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14933.线粒体 | 中国科学院周小龙组与王恩多组合作揭示线粒体RNA m3C修饰酶METTL8的修饰机制和底物特异性

    [摘要]: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Bulleti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小龙研究组与王恩多研究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RNAm3CmethyltransferaseMETTL8reliesonanisoform-specificN-terminalextensionandmodifiesmultipleheterogenou... [发表时间:2023/8/24 14:28:06]

  • 14940.肿瘤微环境 | 张泽民课题组合作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揭示卵巢癌腹水对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微环境的重塑作用

    [摘要]:卵巢癌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卵巢癌主要分为上皮细胞癌、生殖细胞肿瘤以及性索—间质肿瘤三大类,其中95%的卵巢癌为卵巢上皮细胞癌。卵巢癌的发病特点是‘两难一易’,即难发现、难治疗、易复发。这种发病特点也导致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70%卵巢癌患者初始治疗后三年内会复发,五年生存率为40%左右,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肿瘤数据,我国卵巢癌已经取代宫... [发表时间:2023/8/24 14:23:37]

  • 14932.多组学 | 丁莉等合作4篇Cell/Cancer Cell | 迎来新的纪元:肿瘤从基因组学向蛋白质组学再次跃进

    [摘要]:癌症驱动事件是指驱动肿瘤发生的关键基因畸变;然而,它们的确切分子机制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2023年8月14日,临床蛋白质组学肿瘤分析联盟(CPTAC),丁莉等人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Pan-cancerproteogenomicsconnectsoncogenicdriverstofunctionalst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的多组学泛癌症分析通过确定其在RNA、蛋白质和磷... [发表时间:2023/8/24 14:29:18]

  • 14936.肿瘤微环境 | 中国科学院营养与健康所组织干细胞与免疫研究组发现脾脏嗜中性粒细胞调控乳腺癌进展的新机制

    [摘要]: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研究组和时玉舫研究员题为“Glycolyticneutrophilsaccruedinthespleencompromiseanti-tumourTcellimmunityinbreastcancer”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乳腺癌进展中脾脏嗜中性粒细胞竞争性消耗葡萄糖,借以PKM2影响STAT5磷酸化,从... [发表时间:2023/8/24 14:26:28]

  • 14938.临床科研 | 肺部脂质血管“邮政编码”确定,可引导治疗药物对号入座

    [摘要]:近日,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癌症研究所等团队,在肺部发现了第一个脂质血管“邮政编码”。相关研究于今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将药物输送到人体需要的部位,对于成功治疗癌症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关重要,但这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其中一种方式是识别存在于人体特定部位血管表面的独特蛋白质受体,这些受体的作用类似于血管的“邮政编码”。这些“邮政编码”可与配体(如小蛋白或抗体)在物理上配对,将药物或诊断成像... [发表时间:2023/8/24 14:24:32]

  • 14934.临床科研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泓教授团队在知名期刊发表两项多系统萎缩最新研究成果

    [摘要]: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江泓教授团队,分别在《TranslationalNeurodegeneration》(IF:12.6)、《MovementDisorders》(IF:8.6)杂志发表了题为“Multidimensionalbiomarkersformultiplesystematrophy:anupdateandfuturedirections”和“NoCorrelationbetw... [发表时间:2023/8/24 14:27:41]

  • 14931.CNS快讯 | 你为什么长那么白的原因被揭示:全基因组遗传筛选揭示了人类色素沉着的决定因素

    [摘要]:肤色是人类最多样化的特征之一,它是由黑色素的数量、类型和分布决定的。近日,斯坦福大学JoannaWysocka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genome-widegeneticscreenuncoversdeterminantsofhumanpigmen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黑色素的光散射特性对黑色素形成的调节因子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该研究确定了169个功能多样的基因,这些基因... [发表时间:2023/8/24 14:29:56]

  • 14935.脑科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徐春组解析痕迹型恐惧关联学习的神经机制

    [摘要]:近日,《CellReports》期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春研究组完成。该研究利用自由活动动物光遗传学和钙成像等技术,发现海马CA1脑区到下托(Subiculum,Sub)的神经环路参与痕迹型恐惧关联学习;CA1脑区和下托脑区对不连续事件间隔期内的信息维持和传递均有重要贡献,但CA1脑区对学习后恐惧记忆的形成和存... [发表时间:2023/8/24 14:27:13]

  • 14937.多组学 | 北京大学邢栋课题组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揭示三维基因组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摘要]: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基因组在细胞核内的三维空间构象对细胞功能至关重要。例如,增强子常常通过三维空间相互作用对远端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起调控作用。三维基因组水平上的异常也被发现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三维基因组与基因表达的整体关系仍然存在争议。例如,通过靶向降解染色质空间构象的关键调控蛋白CTCF或cohesin,可以使基因组空间构象发生重大重排,但对基因表达却只造成了较微弱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3/8/24 14:26:03]

  • 14939.脑科学研究 |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张捷团队发现儿童青少年内、外化精神障碍及其共病的模态特异性影像标志和神经机制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这一阶段的精神疾病对个体有更严重的影响。高共病,尤其是内化与外化精神障碍的共病是青少年精神疾病的重要特征。相比于单一类型精神障碍的个体,共病个体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和社会功能下降,预后更差。当前研究通常局限于探索单一类型疾病的影像变化,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共病及其影像标志关注较少,阻碍了对精神疾病共病神经机制的理解和有效治疗。这种共病状态是否只是意味着单一疾病大脑异常的简单... [发表时间:2023/8/24 14:24:03]

首页<<1491149214931494149514961497>>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