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177473条记录

  • 113561.浙大学报英文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视角:靶向铁死亡通路

    [摘要]:内容介绍中文摘要概要:体外培养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有愈合损伤组织的能力而被研究。MSCs的移植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并且能分化为目标细胞或是对存活的目的细胞起保护作用。但目前MSCs的移植修复效率受限于被移植到目标区域后,MSCs的存活率低。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制定提高MSCs修复效率的策略。铁含量过载、活性氧蓄积以及抗氧化性能的下降均会抑制MSCs的增殖和再生能力,从而加速MSCs的... [发表时间:2023/4/18 15:49:04]

  • 113562.150万/项 | 基金委:发布两项国际合作项目指南!

    [摘要]: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TÜBİTAK)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项目说明(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2023年度将围绕地震相关研究,在以下6个领域方向(具体领域说明详见附件1)开展跨学科合作,申请代码1只能从相应领域方向对应代码中选择,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 [发表时间:2023/4/18 15:48:21]

  • 113563.美国Meng Xie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摘要]: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MengXie课题组招聘博士后有意向深入了解的可以直接与PI联系,邮箱mxie@bnl.govPost-DocPlantBiologyJobID3700Dateposted04/05/2023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www.bnl.gov)deliversdiscoveryscienceandtransformativetechnology... [发表时间:2023/4/18 15:46:36]

  • 113564.Brain-X | 牛津大学腾格尔博士:钙离子活动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离子传递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科交叉脑,作者Brain-X尽管在所有癌症和肿瘤中,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那么高,但由于其病灶位置的特殊,仍然带来了较高的死亡率,是不可忽视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中胶质瘤是CNS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且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征,多年以来其诊疗技术一直困扰临床的诸多方面。从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入手,去探索肿瘤微环境和局部网络活动,不仅有助于从病理根源上认识胶质瘤的... [发表时间:2023/4/18 15:45:19]

  • 113565.Brain-X (交叉脑科学) | 上海交大杨宇:新型成像传感器检测大脑深处光分布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科交叉脑,作者Brain-X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不同种类的荧光传感器,包括量子点、上转换纳米颗粒和荧光蛋白等,用于监测生命系统中的信息生成。研究者可以通过向这些传感器照射激光来观察这些传感器的荧光。然而,传统的荧光传感器对深层组织信号成像的能力有限,因为大部分光在穿透组织时会被吸收或散射。为了应对这一挑战,Jasanoff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可以将光转换为不受吸收... [发表时间:2023/4/18 15:44:40]

  • 113566.Brain-X综述 | 可离子化纳米载体递送,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科交叉脑,作者Brain-X脑部疾病包括急性脑脊髓炎(感染)、脑萎缩(创伤)、癫痫(发作)、胶质瘤(肿瘤和肿块)、中风(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是全球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现如今已有很多小分子药和蛋白药物用于治疗脑部疾病,然而,血脑屏障(BBB)对溶质和小分子(如抗癌药物)输送到脑组织构成了重大障碍。此外,药物的跨细胞运输受... [发表时间:2023/4/18 15:44:11]

  • 113567.Brain-X综述 | 西北大学魏岱旭团队:基于合成生物学的3-羟基丁酸功能及在脑部疾病中作用机理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科交叉脑,作者Brain-X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脑科学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岱旭团队在Brain-X发表了“3-hydroxybutyrateinthebrain:Biosynthesis,function,anddiseasetherapy”的综述论文,本文总结了3-羟基丁酸(3HB)的理化特性、内源性3HB在人体中合成、运输及其在脑中的分布情况和潜在的作用机理... [发表时间:2023/4/18 15:43:31]

  • 113568.浙大学报英文版:多黏菌素B治疗药物监测专家共识

    [摘要]:内容介绍中文摘要概要:多黏菌素B是治疗广泛耐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因剂量限制性肾毒性及低剂量可能出现治疗失败和耐药性,临床上迫切需要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优化其使用。多黏菌素BTDM专家共识以及规范操作程序的制定将有助于确保TDM的准确性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中国药理学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及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共同发起制定多黏菌素B的TDM专家共识。共识... [发表时间:2023/4/18 15:42:52]

  • 113569.浙江大学严庆丰团队:听神经病相关AIFM1基因突变引起凋亡诱导因子二聚体形成障碍并导致细胞凋亡增加

    [摘要]:内容介绍中文摘要概要: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NSD)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特征为内毛细胞和/或听觉神经元的功能异常,但外毛细胞的功能正常。在听力障碍患者中,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的发病率高达15%。我们前期通过突变筛查、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蛋白表达等检测,在ANSD家系和某些散发病例中发现了凋亡诱导因子1(AIFM1)基因的几种点突变。为阐明AIFM1突变体的致病机制,本文使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 [发表时间:2023/4/18 15:42:10]

  • 113570.2023年国自然评审季:评审是双盲,还是单盲?

    [摘要]:2023年国自然,在上个月已提交完成:2023年NSFC提交!接下来就是评审过程了:2023年国自然已经进入评审季节!这也是牵动大家心弦的地方。马上要评审季节,尤其是很快要到来的函评,这个时间段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NSFC自然基金的评审是不是双盲评审?专家是可以看到申请者信息的吗??为何不实时双盲?在这里,我们解说科研项目公众号为大家做个简单解释。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按照2022年及以往规... [发表时间:2023/4/18 15:41:32]

首页<<11354113551135611357113581135911360>>尾页共17748页 跳页共17747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