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473条记录
[摘要]:众所周知,氮气物理吸脱附表征是表征材料孔道结构的重要表征之一。本文内容对氮气物理吸脱附这一表征测试数据进行基础分析,主要测重于实际例子(以含介孔的分子筛催化剂ZSM-5为主)的分析,此次的例子总结只是一个小范畴内的概括。由于内容是个人的总结和认知,如果有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建议和指导,以便于对内容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开始~~~~从技术员处获得的数据中只有氮气吸脱附曲线(Nitrogen... [发表时间:2023/4/18 17:27:08]
[摘要]:硬碳(HC)负极已显示出对钠离子电池的非凡前景,但由于大量的缺陷,其初始库仑效率(ICE)较差,实际比容量较低,因此受到了限制。这些带有含氧基团的缺陷会导致钠离子的不可逆位点。高度石墨化的碳减少了缺陷,但同时有可能阻断钠离子的扩散路径。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硬碳的石墨化,为钠离子提供开放的通道是实现高性能硬碳的关键。此外,设计一种既能获得高ICE又能获得高容量的HC的传统方法是具有挑战性的。温州大... [发表时间:2023/4/18 17:26:31]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刘攀研究员团队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欢迎优秀青年学者加盟。一、研究方向1.金属基能源电催化纳米材料结构表征、设计制备及性能优化。2.服役条件下多光源、高时空分辨、跨尺度金属结构材料的缺陷演化、变形损伤及强韧化机制。二、岗位职责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 [发表时间:2023/4/18 17:25:20]
[摘要]:电化学尿素氧化反应(UOR)是一种替代水电氧化的节能制氢方法。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目的,设计具有增加电子转移和高电流的选择性尿素-亚硝酸盐(NO2-)电氧化催化剂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钴锗(Co,Ge)共掺杂镍(Ni)氢氧化物催化剂,在1.4Vvs.RHE下,尿素转化为NO2-的法拉第效率达到84.9%,并将UOR活性显著提高到448.0m... [发表时间:2023/4/18 17:23:31]
[摘要]:用于电催化CO2和CO还原反应(CORR)的高效稳定催化剂的开发正在积极研究中,但C2产物的选择性差、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基于此,苏州大学徐来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的OlegV.Prezhd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等人设计了一种二维氮化碳材料(C5N2H2),它包含一个八个N原子的结构,能够配位四个金属原子簇,并同时负载C2偶联所需的两个碳氧化物。所设计的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窄禁带半导体(Eg=0.1... [发表时间:2023/4/18 17:27:43]
[摘要]:前段时间有位同学在群里遇到了如下问题,如下图所示,这位同学做完柱状图后发现errorbar被散点挡住了。本期根据该同学遇到的问题,简单讲解一下errorbar不想被散点挡住,该怎么设置?首先简单作个柱状图。1.打开graphpad软件,依次选择Column数据类型,Enterorimportdataintoanewtable,Enterreplicatevalues,stackedintocolu... [发表时间:2023/4/18 17:29:48]
[摘要]:由于等离子体效应的存在,等离子体纳米结构附近的反应物的反应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基于此,南京工业大学吕刚教授(通讯作者)等人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析氢反应(HER)体系,该体系通过钴卟啉分子(CoTPyP)催化剂与等离子体金纳米粒子(AuNPs)复合,其周围存在局域电磁场、局部加热和增强的热载流子激发的等离子体效应。优化后,HER的速率和转换频率分别达到3.21molg-1h-1和4650h-1... [发表时间:2023/4/18 17:24:19]
[摘要]:电化学双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生成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高能蒽醌工艺的方法,然而,在设计符合应用标准的2e-ORR催化剂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基于此,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邵名望教授,邵琪副研究员,杨昊,廖凡(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采用微波辅助机械化学-热方法合成了边缘结构裸露的六方相SnO2(h-SnO2)纳米带。在0.1MNa2SO4电解液中,h-SnO2催化剂对H2... [发表时间:2023/4/18 17:25:50]
[摘要]:由于镁金属负极的高理论容量(3833mAhcm-3)和低的电化学电位(-2.37Vvs标准氢电极),镁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储能电池体系。此外,镁电池还兼顾有高安全性(镁金属负极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枝晶生长风险)、高资源储量(地壳中镁元素含量为2%)和低成本等优势。然而,与单价(Li/Na/K)金属电池不同,使用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会在镁金属负极表面形成钝化层,阻碍了镁离子的传输和可逆的沉... [发表时间:2023/4/18 17:24:49]
[摘要]:具有层状结构的材料已被广泛采用为锌离子电池的离子插层型正极,但受限于氧化还原对的工作电压。而较高电位的I−/I2转换则因差可逆性而受到限制。中南大学周江、梁叔全等通过在乙二醇(EG)和H2O(体积比为9:1)溶剂中混合3MZn(CF3SO3)2和0.1MZnI2获得了一种双离子(Zn2+,I-)溶液,作为包含NH4V4O10和多孔活性碳(NVO-PAC)正极的电池,以进行连续的Zn2+(脱)插层和... [发表时间:2023/4/18 17:28: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