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感谢你的敌人

    类别:故事 作者:薄暮的彼方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10/5 12:18:44 网友阅读:732次 网友推荐:2次  字号:   

    1941年,随着一个战争狂人的怒吼,超过百万的德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东方的征程,这个号称“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让前苏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整个国家四分之一的领土沦陷,这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沦陷区。

    时间转眼就到了1944年的夏天,这时的苏联红军在同德军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役之后,逐渐走出了最初的阴霾,军事实力愈发变得壮大,越来越多的士兵被投入战场,眼见德军的败局已定,过不了不久苏联红军便能攻入德国本土,从而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此时深陷囹圄的德军在乌克兰独木难支,当地群众组织起游击队顽强的抗击德军。一个炎热的夜晚,在乌克兰的某个小镇上出现了一支从前线撤下来的德军小分队,逃到镇子上的时候他们早已筋疲力尽狼狈不堪。指挥这支小队的是个久经战阵的老兵,名叫施罗德,他知道这里远离交前线,可以让士兵们得到喘息的机会,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担心遭遇当地游击队员的清剿,于是一行十人躲进了一户人家的牛棚里面。

    说来也巧,这户人家的牛棚刚刚被清理过,到处都堆积着半人多高的草垛,倒也是个藏身的好去处,施罗德决定暂时将这里作为士兵们的营房,暂做休整。第二天牛棚的女主人发现了这群衣衫褴褛的德国兵,朴实善良的她给德国兵们准备食物和牛奶,还叫自己的小女儿照顾几个受伤的士兵,丝毫没有把他们当做敌人对待,这叫施罗德倍感欣慰。没过多久他便跟女主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偶尔还会帮助寡居的女主人收割作物。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前线的炮声开始在镇子的附近回响,施罗德明白自己不能长久的在这里待下去,他召集手下的士兵,决定每天由两个人持枪负责警戒,以便于随时准备撤退。

    在德国小分队商讨完撤离方案的第二天黄昏时分,女主人家的小女儿慌慌张张的跑来告诉施罗德镇子上来了一群全副武装的游击队员,好像在到处搜捕德国兵。女主人故作镇定地让施罗德一伙人躲进储藏室,她自会应付过去,等到游击队离开再招呼他们出来。光线昏暗的储藏室相当狭窄,勉勉强强的能够容纳十个人躲藏,女主人刚把水缸推到储藏室的入口处,院子外面就传来了游击队员整齐的脚步声,女主人慢吞吞的走出木屋,大声地与游击队员们进行谈话。

    为首的一名游击队员询问女主人最近有没有遇见过身穿灰绿色军装的德国兵,女主人连连摆手说没有遇见过,平时镇子里连外地人都很少碰见。长满胡子的游击队长半信半疑,提出要查看一下她家的牛棚和木屋,女主人没有拒绝,亲自带着他们来到空无一物的牛棚,细心的游击队员在牛棚角落的水槽中发现了一块沾满污血的绷带,那是她的小女儿不小心丢在那里的。大胡子队长有些生气的质问女主人这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德国伤兵身上的绷带,女主人一时语塞,低着头不再说话。大胡子队长明白了什么,命令其它游击队员搜查屋子的每个角落,找出受伤的德国士兵。女主人自知事情暴露,强作镇定的告诉大胡子队员,前几天的确来了一伙德国人,他们都是逃兵,身上没有携带武器,她同意那些德国伤病在这里住上一晚,可他们在第二天早上天未亮的时候就走了,那个绷带是他们留下的,这不能说明什么。大胡子队长看了女主人一眼后,命令全体队员停止搜查立即归队,临走前他还加重语气地叮嘱女主人,以后只要是遇见了德国兵就马上向他们汇报,绝对不能姑息那些穷凶极恶的法西斯敌人,这是每个人应当做的。

    躲在储藏室的施罗德和他的士兵们都以为游击队发现了他们,每个人都拉开了冲锋枪的保险栓,准备与游击队员做殊死的搏斗,然而等了许久都不见对方有所行动,直到女主人挪开水缸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了刚刚发生的事情。为了保证女主人一家的安全,施罗德决定在夜里撤出这个小镇,女主人也没有极力挽留,临行前施罗德亲切的同女主人握手告别,并反复称赞她是个好人,还说了诸如上帝会保佑她之类的话,女主人说乌克兰以热情好客而闻名,换做是谁她都会这样做,不管他们是敌是友,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生命尤为可贵。

    后来,施罗德在战后去了一趟当年的那个小镇,女主人已经离世多年,他在女主人的墓碑前放了一束鲜花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感激那些用善良化解仇恨的人。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