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青春 >> 文章正文
  • 为艺术战--信如初学画

    类别:青春 作者:陵君后人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8/23 8:52:41 网友阅读:930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从2008年央美附中考前强化班开始,恋上央美整整六年了。08年在燕郊校区待了两个月时间,开始从书法、国画转到素描、速写、色彩的训练,那是第一次接触素描,第一次享用了央美附中的天光教室。虽经过两个月的艰苦集训,还是与附中失之交臂,专业课没有通过。那一年十五岁,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北京求学,看到那么优美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便深深地爱上了她!虽然落榜,但志在央美的信念就是那个时侯萌发了。

    2009年再次进入附中考前班,这一次显然比较去年多了份期待更多了份自信。虽然依旧是举目无亲,依旧是天南海北的室友,但倾听着央美老师的讲座,观摩着附中老师的范画,还有一群拥有同一个梦想的孩子们朝夕相处⋯⋯画着并快乐着。尽管考试那天因为操场上人山人海的考生也产生了一点压力,但终究发挥不错,通过了专业课考试。专业通过面试通过但残酷的是英语仅仅2分之差,被央美附中再次拒绝门外。那一刻第一次感觉被央美伤到了心,第一次落榜如果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那这一次确实产生了伤感。因为英语是短板,还特意报了个辅导班就在附中北门外边。莫不是因为专业课紧张没有参加英语最后一阶段课程而中了她的诅咒(大概因为没有拿到那部分学费,她说不参加最后一阶段就考不好)这个英语连锁辅导机构的名字已经淡忘了,但那个恶毒的巫婆让我至今恨之入骨⋯

    同样是09年也参加了天津美院美术高中的考试,虽然顺利而轻松地拿到录取通知书,却没有报到而是选择了家乡的中学读书。并不是嫌弃天美附中的小或旧,也许是轻意得到的不懂的去珍惜,也许是央美的影子在心底已经挥之不去。其实在那里度过高中阶段都一样,殊途同归最终还是会叩响央美的校门,就当是错过了公交车而坐上另一辆班车。高一阶段也许显得格外平静与普通

    高一后的暑假一开始,便拖着行李箱背着画板踏上了征程。花家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来自各地的美术生在此云集,寻找适合自己的画室。画室太多了,选择反而会比较难。考虑师资、考虑专业、考虑环境、最重要的是看画室里那些辉煌的成绩。什么央美第一、清美前多少多少名,只看得心潮澎湃而又无从选择。这一年是2010,高考的前一年。其实这一年暑假班还是相对轻松,没有考前的压力,可以说成先来感受一下艺考的前奏与环境。依然从石豪像与静物画起,开始接触人物写生与彩头

    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应该是2011年9月份开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全部的文化课学习。铅笔在画板上发出沙沙声犹如美妙的音乐,满身挂满油彩的服饰,以及深夜依然不灭的日光灯夹杂着我的梦想在闪光。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支磨秃的笔,多少盒涂光的颜料已经无法计算。画室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深得主教老师赏识,优异的成绩不但满足了自己的各种骄傲也让父母更加欣慰。轻松地过了统考后赶回北京。省统考犹如牛刀小试,不求高分过了就行。然后过关斩将考川美、天美、鲁美一路轻松自如。那一年第一次在他乡过春节。

    虽然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却也没有感到格外孤单,尽管也有淡淡的乡愁。和画室同学们聚餐,一起看春晚,一起看北京被烟花映红的夜空。一群为了同一个理想与追求的孩子,一群脸上充满稚嫩充满期望的孩子,一群怀揣美好梦想的孩子。我们是快乐的,仿佛明天就可以步入央美神圣的殿堂,仿佛明天就可以成为天之骄子⋯⋯老爸的祝福短信更化解了我的那一点想家的念头,更加激发了我的自信与热情,那是一付他自编的春联:素描写辉煌未来人在他乡辞旧岁,色彩绘精彩人生志在央美迎新春。

    2012年4月央美却给予我沉重的一击,合格证与我无缘。那一瞬间仿佛跌足痛苦的深渊 ,泪水洗面,我已经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混混沌沌中的我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全部,包括我所谓的坚强。想起奔赴沈阳赶考时的一路阳光,想起走出考场时志在必得的狂妄,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及父母的期望。更令我难过、痛苦、不解的是画室那些平时成绩不如我的好几个同学却拿到了合格证,而我却两手空空的被央美无情的抛弃。那一年画室悲伤欲绝的又岂止我一个,画室造型一班所有的‘精英’统统落榜!我们主教老师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反思,他曾经是央美造型第一名。

    老师实际上就是大我们几岁,处起来更像兄长,他为我们惋惜的同时也常常自责。也许是教学方向偏离了应试的轨迹,也许是我们的年少轻狂个性过份张扬,也许就是央美在考验我们虔诚的程度。也许这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必成大器的前奏吗?那一段时间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中度过,心情更是起起落落尽管高考就在眼前。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复读,坚决而毫不犹豫。高考结束一个月后便再次背起行囊.

    复读不仅仅需要勇气,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逝去的青春,经济的支撑,周围人们的眼神,更令人揪心的依然是拿不拿证的问题。那一年我似乎变的成熟变的沉默寡言,继续面对我的画板继续挑灯夜战。那一年似乎真的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艰辛,懂得了冷暖,甚至第一次感受到了人心叵测。感觉和父母的交流也变得日渐稀少,不再像是以前那只唧唧喳喳的麻雀。直到10月的有一天,那个略带委屈略带哭泣的电话:‘爸,我要换画室’,父母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了我身边,而没有丝毫责备的语气,内心的不安被父母的包容瞬间打消。每当做出一个决定其实并不轻松,可为了梦想我义无反顾。那一年秋天,我剪去了养了多年的长发。

    2013年的春节还是留在了北京,这一年的冬季感到格外的冷。没有订到吃年夜饭的餐馆,吃着菜叶上带着冰凌的鸡蛋灌饼,想起了家里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最爱吃的黄焖鸡。长期饮食不适引起的胃病开始隐隐作痛,不争气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想家的感觉,那竟是如此这般的牵肠挂肚。给父母发了拜年的祝福短信,后面缀了一句“爸,明年我一定在家过年”。初一上午去了雍和宫上香,为家人祈福也为自己祈福。这是迷信吗?不,这是慰籍心灵的一种方式。迷信的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画画的孩子,不敢在央美校门口照像留影,考试前不换新鞋子,报考学校的数目决不选择8所(七上八下)。

    这一年听了老爸的话报了山艺(托底),既使考上了也不会去早已在心中成为定局。为了父亲几百里驱车站台上接我时的等待,为了父亲送我进站后消失在黑夜的背影,我曾经后悔过自己报考山艺的决定。春节后依然是网报、现场确认、校考的依次进行,依然是高铁、公交、的士在城市之间的穿梭。直到有一天再次站到了鲁美附中(央美 考点)的门口才意识到央美来了!不再有秒杀全场的狂妄却多了或多或少的紧张,终究还好,发挥的还算正常。走出考场时放下所有的忐忑,把希望寄托在四月的合格证上。

    一个月的时间也许并不算长,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度日如年,强作镇静的表情下内心是异常的煎熬。苦苦等待来的却是央美的再次拒绝,脆弱的心脏滴着失望的血。这一次创作跪了,仅仅30分,显而易见是跑题了,而应界那年是接近80分。尽管网上在讨论着沈阳考点是否存在的种种黑慕,而我却痛苦地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天赋,反锁房门不想见任何人。这一年同在一个画室一个宿舍同样是复读一年的好友拿到了央美第一名的成绩,而我却再次面临复读还是走其他学校的选择。以前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过不会像有些学长一样为了央美复读几年几年,而现在却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复读的怪圈。这次和父母产生了分歧,老爸说:“你的心中如果只有央美,那么你的舞台就只有央美那么大,如果你的心中不仅仅只有央美,也许你的舞台会拥有整个世界会比央美更广阔。天美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也是许多美术生梦寐已求而求之不到的。”最终的结果还是以父母妥协而告终,我为自己的倔强为自己的任性为自己的不懂事深深自责,但为了梦想,爸妈你们原凉我吧!

    2014年的脚步格外沉重,被央美虐得已经面目全非棱角不再分明,然而心中的信念依然坚挺依然闪亮像那盏启明星,照亮我的心情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一年又是各种各样的坑,高考改革,英语取消听力,艺考文化分提高,鲁美色彩改为创意色彩,国美的各种彩头,天美百年不变的雪碧也不见了……一切都在未知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谁消得人憔悴?爱过了,恨过了,痛过了,渐渐地在成长中也领悟出一些哲理,懂得拥有也该懂得舍弃。这一年意外的经历了一个插曲,错过了清华美院的考试。没有抢到清美在北京的考试名额,在天津现场确认后却丢了准考证,幸亏一个好心人打电话告知。考试前夜千辛万苦赶到高铁站,开往考点列车的票已经售完。这也许是冥冥中让我放弃清美一心一意的去约会我的央美吗?于是我赏了清美100元钱,然后转身离开。尽管还有别的办法赶到考场,尽管心中也有点点的失落。其实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的梦不在这里。也许正如老爸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央美来了,我却患上了恐惧症。来沈阳的这几天画画一直找不到感觉,又是常常在夜晚被噩梦惊醒。是多次失败丢失了自信么?是害怕失败感觉已经输不起了么?六年的北漂生活,三年在他乡过年的经历,还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风风雨雨都这样一路走过来了,你的坚强呢?你的豪迈呢?你的自信呢?就在考前的晚上,老爸的电话再次让我鼓起勇气,那是千里之外的叮嘱与不敢显露的焦急。‘要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行!要充满信心、勇气和力量!放下所有的包袱,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路长路短,缘深缘浅,只要努力付出了,就无怨无悔!’

    央美的考题也在变。熟悉的彩头变成了半身,原来的场景速写变成了单人双人组合写生,速写变得似乎简单,却让我感觉失去了优势。创作是去年伤心的根源,今年本来是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构思(只求不跑题),临场发挥时却改变了主意。一切不求超常发挥,但求正常。考试结束后总体感觉还算可以,却也不敢估计自己的成绩。离开沈阳的列车上,想起了春节时给老爸发的那句话‘我一直都在回家的路上,不是因为要离开,而是希望把最好的带回家。’

    恋上央美这么多年,也曾为你柔肠寸断也曾为你梦绕魂牵。央美啊我的初恋!我不会因为你的冷漠而移情别恋,我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停下追求者的脚步。央美啊我的初恋!我不会一直徘徊在你的门外,我总有一天会登上你的舞台。央美啊我的初恋!不要再无视我如火的热情,不要再虐我千百遍你才心甘。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等成绩了,但还是不能镇静自若,依然是纠结、焦虑、寝食难安,情绪时好时坏总是不能安心学习,尽管心里也明白文化课的重要性。甚至好几次找借口不去学校,甚至好几次接近半夜下晚自习后跑回家,是无法适应这个阔别已久的母校了吗?是无法融入那个都是陌生面孔的班级了吗?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面对班主任老师不耐其烦的开导,我竟是那样无动于衷。

    央美的成绩来的又是那么突然,似乎突然的令我还没有做好任何心理准备,或者就是所有的准备被一击而溃。当梦寐以求的合格证出现的时候,却没有感到一丝快乐与兴奋。先看到‘合格’再看到‘名次’看分数时视线已经模糊或者大脑已经模糊,央美和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或者是找了个拒绝我的最好理由。一个连城院都走不好的合格证就是央美给我的恩赐吗?是让学画12年的我用570+的文化成绩进本院吗?自认为构思还不错的创作仅仅50分,而一致认为肤浅的‘捉迷藏’却高高在上。再看到应届生轻松拿证的喜出望外,再看到太多复读生的失落与无奈,‘复读’--—原来真的是条不归路?

    央美似乎改变了往年的评分标准,获得高分的竟是毫无新意的‘捉迷藏’。且不说画的如何如何,单从立意上就有悖考察创作的本意,创作要的是思维与艺术迸出的火花,而不是把一些没有思想的东西描绘的多么多么好就够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也不可能创造出一幅既有震撼力又有独特意境又刻画细致的作品。如果是这样,一些大师的作品为什么会有三年或七年的创作周期呢?

    ‘人都藏哪儿去了’也许是像老人跌倒没有人扶、雾霾天气等这样的题材抨击了社会吗?也许是真实的现象不能去表现吗?也许这就是违反了创作的要求立意没有向上吗?我是那么的谨小慎微,本想画一个最简单最肤浅但不会跑题的题材,然而进入脑海的却怎么也不会是捉迷藏。画了一个无人关注的书摊儿,人都藏哪儿去了?表现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缺失,表现对物质追求的泛滥,也是立意没有向上吗?

    一位吧友的调侃非常形象:‘央美如绿茶,青春如金钱。央美绿茶很贵,每年我只能买的起一瓶。我很爱喝央美绿茶。连着喝了三年。为什么。?每次喝央美绿茶打开瓶盖仔细一看,上面写着谢谢惠顾或者再来一年。呵呵。现在已经没有钱买的起央美绿茶了’。

    说起来如此轻松,内心的苦楚只有复读生才能懂。那些曾经被央美虐过的同学啊!我们该怎样坚强?

    其实在考完专业离开北京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打消了再重复的所有念头,也‘顺手’丢掉了所有的画具。然而这样的结果还是不能让自己接受,还是不能轻松的说放手。也许和央美真的是无缘了,也许把这个梦想藏在内心深处才是最好的归宿,也许是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吗?呆呆傻傻的禁闭了自己两天后,我走出了房间。楼前河边的垂柳抽出了新枝,桃花含苞欲放,一片春意盎然的灿烂。这些天混混沌沌中竟然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顿悟之后才发现,其实人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凄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曾经追求过,曾经疯狂过,曾经努力过,青春的路上与央美的相遇已经算是缘分了,在若干年以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时一定也无怨无悔。虽然不曾拥有,虽然终究成不了眷属。但是不管是伤痛还是泪水,不管是梦想还是憧憬,不管是美好的记忆还是曾经的海誓山盟,央美就犹如我的初恋。但是央美我不会再为你哭,我知道你不相信眼泪,我也知道你不是我梦想的终点,不是我的全部。央美我不会输,也许在以后日子里的某一天,我会以另一种身份站在你的面前,让曾经不屑一顾的你对我另眼相看!

    后记

    俗语说‘知子莫若父’在伴随女儿信如初艺考的这段日子里,我跟孩子一起经历了喜悦、纠结、矛盾和困惑。作为艺考生的家长,我深深理解学美术的孩子有多么不易。可能非艺考生家长理解不了她们,普文普理的学生理解不了她们,她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奋力拼搏,其中的酸甜苦辣谁又能知道和理解呢?尽管信如初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合格证,但还是留下了一丝遗憾。幸好有中国美术学院(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专业第五名)、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一一伸出了橄榄枝。我试着用孩子的口吻写出这段心理历程,无论是心酸还是磨难,无论是坚强还是勇敢,一起走过,是孩子的也是我的。

    (信如初,1993年出生于山东省庆云,自幼喜爱绘画,多次荣获全国、市县书画比赛大奖。2014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也曾经纠结于中国美院和人民大学之间的选择。人民大学地处北京人文资源优越,而国美是中国艺术类大学顶级院校之一,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最终信如初选择了艺术氛围浓厚的中国美院。考上美院不是全部也不是终点,而是艺术生涯的刚刚开始,正如中国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上的那句话“为艺术战")!

    谨以此篇献给那些拥有央美情结的孩子们一起共勉!一一陵君后人于2014年四月

    本文评论 (共 1条)

    • 万维管理员 给他发短信:可怜天下父母心!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