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强廉洁

    类别:其他 作者:新用户(ID:229539)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3/5/5 17:18:43 网友阅读:262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加强廉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漫漫人生路上,总有许多往事或故事在不经意间有所呈现并带来遐想、思索和感悟、感怀,就像廉洁、廉政一样,同样也是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步代的加快,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因而对于廉洁、廉政之尖的,看法有所不同,理解有所加深,境界更加提升,感受更是不同。一个党派,不论其规模大小,党员人数多少,最基本的就是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用勤廉的作风赢得大众的欣赏和肯定,这样才能赢得话语权并受到尊重,从而取信于民,而一旦背离这个基本点,就会滋生腐败和其他问题。如此下去,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各类问题的产生。这样,就难言正本清源,党的先进性和影响力因此受到不现程度的影响,这是可以预见的。

    “廉政”两字,若单纯从字面上分析,廉者就是廉洁、廉正的意思,政者就是从政、为政或政治的意思。“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其反义词为“腐败”。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

    如今社会之所以仍有不清廉乃至腐败之风,固然与某些政府官员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有关,也与某些人所处的环境有关,然而,如果腐败之风屡禁不止,难以根治,这就与制度的高度相关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293页)。实际上,当前的腐败主要是制度性腐败。腐败现象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制度存在的缺陷,即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因此,科学地探索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分析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收到应有成果。

    此外,古往今来,廉政一直未曾中断,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即使古人,也不乏廉洁为民的人物,大名鼎鼎的古代名医李时珍,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廉洁人物。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从上述故事可以看出,廉洁故事不分时间和年代,古往今来均有出现,也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像名医李时珍,为了百姓的健康,他兢兢业业,融入其中,用自己的知识和学问,造福乡民,解除他们的病痛,并且用事实证明过去一些被人谬误的东西,正本清源并为此付了大师的心血,做出了杰出贡献,曾一度被他人误称为“书迷”,这样执着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可见他的精神世界和高尚情操,这是一代名医的品格,也是清廉的象征。李时珍不仅是古代的,对当代同样富有学习借鉴之意义,

    不仅如此,过去一度时期,荧屏中也有多部作品生动描述了廉政建设的事迹,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如电视连续剧《包公》,就是一部优秀的勤廉方面的优秀作品。该剧主要描述古代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执法者,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如何加强廉政建设,一心为民的事迹。剧中的主人翁包公,人称包青天,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查办案件时坚持原则,注重事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用正义凛然、廉洁从政的态度和执法为民,公正处理的作风赢得了公众的好评和信任,大家因此都深深喜欢上这位形象高大,执政为民,甘于奉献的优秀人物,在他们的心目中,包公无疑是一位廉政的典型和代表人物,群众从他身上看到了古代廉政风气和正义力量。

    勤政、廉政,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只有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廉政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当干部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正派做人,坦荡为官,腐败之虫自然不能近其身。事实证明,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由此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不满情绪。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智看待生活、学习和工作,追求高雅的怀趣,高尚的情操,不断弘扬新时期的道德风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从许多方面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如果不以“勤政、廉政”的要求规范约束自己,很容易就会使权力成为腐败的温床。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一个有利场所和工具,这是绝对不容许的。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敏锐的政治警觉,时刻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在“勤”字方面下功夫,在“勤”字方面做文章,做到“勤”与“廉”相辅相成,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有机结合,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力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廉政成炒自己的座右铭,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

    定稿日期:2023年05月05日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