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10 >> 文章正文
  • 地下工作者之——人物记1

    类别:小品 作者:艺容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0/3/27 9:21:28 网友阅读:144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进入这个圈子,其实有很多的话要说,忽然想到可以分几个系列来进行,故此命名为“二”,其后还有三、四。。。。。。想到哪就写到哪儿吧。

    随着内容的增加,暴露得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略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部分,比如时间和地点等等。其实又何必遮遮掩掩,这个行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圈内尤以中老年人居多,还有极少数的残疾人。

    我们经常会在一个露天的小小花园里休息,两边毗邻着小商铺和大商场,有长排的水泥凳子,象棋方桌和椅子,因为这里有养老院,这些公共设施都是为老年人设置的。为了不影响

    他们,我们一般比较自觉,只在水泥长凳上休息。但现在天气冷了,水泥凳显然太冰冷,有时也不得不占据他们的地盘了。

    彼时我们正围坐在象棋桌边,一个十分瘦弱的女人过来,坐我对面的大妈非常热情的招呼她过来坐,我注意到她走路一瘸一拐的,自然起身让座。然后坐到旁边的水泥长凳上,刚好背对着她,又讶然于她的左手一直向后背着,并且手指蜷缩。

    从她们断断续续的谈话中,得知她也是圈内人,为叙事方便,按出场次序代号为A吧。A7年前嫁到这里,丈夫与她相差30多岁,去年偏又瘫痪了,膝下无儿无女,现在只得靠她一人照顾着,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刚才又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上蹭破皮出血了。几个大妈都是心怀慈悲之人,纷纷流露出同情之意,其中一个还蹲下身帮她按摩腿部。

    我们正怀着怜悯之心对她,又走来一个女人,称为B吧。与A不同,B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年纪约莫五十左右,披散着头发,不太修边幅,几乎每晚都会在这里聚集,买些饮料和吃食,与她的亲友会餐,即使她一个人,也会不甘寂寞地找人聊天。尽管她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却很少有人愿意跟她聊天。大概是因为她比较唠叨吧,自顾自的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看起来有点神神化化的,用当地话形容是“有点憨居”。只要有人跟她搭话,她便会买来酒水饮料招待对方,她爱喝酒。总之她身上有种典型的地域流派,仿佛代表着当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之一。

    看到B过来,平时不待见她的阿姨们却热情起来,纷纷说着A女的情况,说你们都是街坊邻居,请她照顾一下A女。

    谁知B女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不要太娇气了。谁不辛苦?我年轻的时候,这只手受伤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比划),那个血一直流到地上了,我还不是照样上班?唔使揾食咩?点都要顶住嘞?是不是这样说?老细都话叫我返去休息,我话唔使嘞,我顶得住。个个都一样辛苦嘞。所以说你不要太娇气了。你别看我现在这样,我以前也是捱过来的。知道吗?”

    我原本是非常同情A女的,但现在听B这么一番话,却又觉得也有道理。是啊,在这个残酷的社会,谁不辛苦,大家都一样,不拼能行吗?怨天尤人没有用,女人同样要自强。

    在我的理解,这番话听起来很无情,但却十分励志。同时也对B产生了一点好感,觉得她也很不容易。

    我不知道A女当时是什么感受,也许会有点难堪。坐了一会她便一瘸一拐地走了。

    我便又坐了过去,听大妈们聊家常。B又走过来,我主动夸她坚强,可是她又说了一番话,让我们十分意外。她说:“不是我坚强,是她太娇气了。我知道,她刚才是跟你们撒娇。我平时买了东西,也经常叫她过来跟我们一起吃,我把你当朋友,是吧!你们知不知道她问我要什么?她问我借身份证那些资料,你们明白吗?”我们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她想说什么。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这种现象很常见,无非是做担保之类的。她接着说:“这些是财务的东西啊,我借给你?我这辈子都会倒霉的。我把你当朋友,有什么大家一起吃,这没什么,是吧?但你别当我是傻佬,做人不是这样的吧。你以为我像你们那些大陆人一样?”她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又说“对不起,我说了不好的话。”我掩饰着不快,打圆场说:“没有啦,呵呵,什么样的人哪里都有的。”但大妈们却都不买她的帐,开始不耐烦地陆续离开了。

    她并不在意,接着说:“你们刚才说让我帮她,我怎么帮?我把她当朋友,她当我是傻佬。所以我以后都不想理她。”

    至此方才明白,原来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僵了,原因就是A开口问她借证明资料,而这在B看来,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根本原因,也许是地域的差异造成的。A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或许还不太了解情况。于是我试着解释了一下:“或者她不太清楚这里面的情况吧,不懂得这个重要性。”B也稍稍缓和了语气:“是的,肯定是有人教她这么做的。教她的人真是不得好死。我们这里也有很多衰人的,很坏的。”我说是吗?哈哈。她也许是为了缓和刚才的失言。

    其实当她说到那句话时,我内心是相当抵触的,尽管我愿意承认,她的立场代表了很多人。诚然,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确实素质教育不够,两地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在他们眼里对我们是很不屑一顾的,轻视甚至可以说是歧视。但这样赤裸裸的听着,瞬间就玻璃心了。

    无论如何,从A和B的这次事件来说,是两地现实冲突的一个小小的典型事例。我们都无力改变,只能尽量做到入乡随俗,既然到了别人的地盘,就必须尊重当地的规矩,以免落人口齿,贻笑大方。

    A确实是弱势的一方,值得同情,但如果以此绑架人们的同情心,是不可取的。看过很多新闻,弱者一旦接受了帮助,便有了依赖心理,从而心安理得了。以为这样便可以无忧。殊不知,生活是自己的,旁人没有义务对你负责。帮你是义,而非理。但她对于我的意义,是时时鞭策我,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至于B,我觉得她一定也是有故事的人,表面上看好像有点“憨居”,但其实内心也是有智慧的,毕竟人生阅历丰富,又是本地土著。在这个国际化的城市生存更加不易。

    同为女人,着实有些唏嘘。

    没想到篇幅已经这么长了,看来还得分出1.2,毕竟形形色色的人,很值得一写。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