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其它 >> 文章正文
  • 建功广阔天地,不负伟大时代

    类别:其他 作者:宜昌潘某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9/11/29 15:43:10 网友阅读:346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的号召,广大知识青年满怀着革命情怀,奔向农村,奔向边疆,于是乎在沙漠戈壁上,马兰花开,在塞上高原间,点石成金。君不见,55年前罗布泊上伴随着一阵石破天惊的巨吼声,那朵冉冉升起的蘑菇云让中国打破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君知否,40年前三北大地上随着国家一声斩钉截铁的号召令,一片勃勃生机各防护林点缀了风蚀沙埋的不毛之地……无数的先辈们曾在这片历经苦难辉煌的土地上前赴后继,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世界奇迹。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七十载春华秋实的拼搏,我们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今天,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我们无比自信。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毕业后留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的机会,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乡梓,扎根基层,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在农村的广阔舞台上书写青春最美的华章,他们就是一群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选调生。幸运的是,自己在今年的夏天,自己放弃也有幸通过了选拔,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三个多月的时间,弹指一挥间,俯仰之间,亦感悟良多,书于此间,以揽抒怀。

    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必须筑牢信仰之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万丈高楼平地起,是建立于工程前期打下的夯实基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从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把实现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最终使命。才跨出象牙塔的我们,就直接奔赴到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都会满怀期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树勋,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凌云壮志,但面对众生喧哗的世界,诱惑很多,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世间百态,光怪陆离,我们会目睹无数的悲欢离合,乃至天地人寰。在基层,我们会有一次次持之以恒后成功的喜悦,亦难免会被各种琐事缠绕,当漂泊异乡时偶然泛起的鲈鱼之思,当面对大学同学在大城市里赚得满盘金钵时,我们只有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必须构筑本领之骨。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厦,是因为有诸多牢不可摧的剪力墙作为支撑骨架。“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万山磅礴看主峰,是建立于巍峨群山中凸显的险峻层峦。“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连接党和人民的最后一公里,是矛盾最为突出,任务最为繁重的地方,在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光有很深的群众感情是远远还不够的,我们必须要在基层的大舞台上不断摸爬滚打,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那样的经历,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在千锤百炼的实践中,百炼成钢,才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得文武艺,报得十三亿人民”。我们要把学生时代学习到的知识和培养的思维,灵活运用于各项工作中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通过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来不断登堂入室,螺旋上升。当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完成,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到村里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我们,大家都被分到了贫中之贫的第一线,使命光荣,责任艰巨,我们必须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学习各种国家方针政策,在田间码头,工厂车间,去强筋壮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各项任务久久为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我们生逢盛世,风华正茂,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上,要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百姓立心,为生民立民,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风雨同舟,牢记总书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殷殷嘱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