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听书

    类别:散文 作者:阿杜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7/7/16 19:02:32 网友阅读:1382次 网友推荐:7次  字号:   

    我早期的启蒙教育可以说是从听评书得来的。不像现今的孩子,从蹒跚学步时就开始了幼儿早教学习,有些更甚的家长,怕自已的孩子落后于人,从胎中怀孕时就准备各种各样的所谓胎教,怕孩子未来输在起跑线上。在我儿时的时候是没有这个优越条件的,能在农村冬季农闲时掺合在大人们中间,落座在一屋的角落处,听听说书人讲些评书演义就是时运不错了。在那文化教育极其溃泛的时代,村里最可能的是在冬日慢长的夜幕降临时,请个说书人讲一段时间评书。每每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醉人的时刻。见他:立于堂屋中堂前、一人、执一棍,击一鼓、夹一快板,抿一口茶,说时:涛如江水里漾漾荡荡,唱时:湍如激流处千回百转。这算是我儿时听到的最好的福音。

    每每我听到讲至书中英雄侠肝义胆、荡气回肠、凛然正气时便肃然起敬,听至书中奸邪丑态狰狞、日月无光、豺狼当道时便黯然神伤。一曲《封神榜》,驱妖伏魔正邪较量;一曲《杨家将》,满门中烈荡气回肠;一曲《隋唐演义》,演义王朝忠肝义胆;一曲《岳飞传》,精忠报国满江红沙场。

    那叫一个痛快,虽显单调,那一些时候听讲的评书却深植脑海。我感触着那些忠义的英烈彰显灼灼巍然的正能量,那些奸邪的权谋却默然地钉在遗臭万年的十字架上。

    年长后,入世更深切,也经历着生活的艰难,那满天童真的想法像是消退些它单纯的色彩,仿佛与世界一样经历着沧海变成桑田,仿佛像世界原来模样由于时间的遥远而面目全改。我对儿时评书的记忆也像随着时光的远去而模糊起来,那些原根植于脑海的灼灼正义和唾口不止的邪恶,有时想来,只是遥远山峦处的一道远景,一声想努力召回的远方呼唤。

    于是,我曾一度困惑,纠结着庸庸碌碌的无为,失忆于自已在所呈现世界美与丑面前没有清晰的评判标准,或倦缩在糊凝和懦弱面前,浑然不觉。

    似乎我要拿儿时所听评书来唤回我真挚的记忆,重回演义历史的一幕幕来润湿久违的干渴。书中演义这么说:杨令公带领他的七位儿郎在金沙滩与辽人一战,血战金沙滩,为保大宋昏君,死的死伤的伤,独身兵困二狼山,死战不降,李陵碑前他愤怒撞死于投降派李陵的碑前,以死明志,一代忠魂,召唤日月。还有,精武岳飞那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对天长啸,总有人认为岳飞一生文韬武略却是情商不高,说他不知当时皇帝赵构的心思,非要提出“直抵黄龙府,迎二帝还朝,与诸君痛饮”,如他所战结果迎回二帝,试想如果二帝还朝,那现今皇帝位往哪里搁。在那个权力重于泰山亲情轻如鸿毛的皇朝下,岳飞的悲剧是必然的。但是,我不相信精武的岳飞就凭他的睿智难道想不到这一层?他难道就想不到二帝还朝对现今皇帝宝座产生威胁?不然,他是肯定想到的,为什么他还在反其道而做呢?这是精武岳飞的还我河山的民族气概之心战胜了他个人的生命安危,他要拿自已的岌岌可危的生命与大义凛然的民族光复赌一把,那怕输了生命也不后悔,尽管胜算甚微。李世民用开创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来洗刷他“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被人们评说不佳的一面,历史大同地认为这种亲情的杀戳是不可取的,但反过来说能光复正义让世界太平的杀戳也一种不得以的选择。李世民用他治国有方证明了李唐王朝这场血雨腥风的杀戳也是一种历史的成功选择。试想一下,大唐如果没有这场李世民全胜的争夺,或被消亡,大唐江山由兄长李建成掌管,极有可以重蹈隋杨帝灭国的命运,人民将重又经受战火蹂躏,不是很悲矣。

    评书——我儿时保受益处的经典。它教我一些甄别正义与邪恶的方法,在任何困苦前面任何纷乱的时刻不要失去甄别的能力。我幼时没像现在的孩子那样能识很多字,读很多书,但通过简单的评书讲演受教了历史给我了谆谆教导。温润且凝厚,清晰且坚强,正直且友爱。

    评书。与其说是讲义历史阡陌沧桑,还不如说是教导人睿智刚强。我爱你,是给我启蒙的经典,胜万卷书。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