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上的英语老师正在不知疲惫的说着所谓的新时代的知识、而我毫无反应的盯着她、上课嘛,即使听不感兴趣也要装装样子。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受这么多限制的生活了,也许是从初中、高中开始起、自己越来越违背自己的意愿生活。那时候只想着考上大学、然后开始自己的自由、无奈的是上大学后我发现自己还是一样得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我有时会想,究竟是什么在左右我们去违背内心真实的想法,原来一来到这个世界,命运早已经注定、开始上学,不管自己喜不喜欢,按照别人的说法是:读书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过上好日子,周而复始,想想也就释然了,为了大学,即使你再不喜欢读书也的努力,考上后又得未以后能找份好工作而表现好点,因而处处受限制,生活轨迹早已画好。
我一度喜欢听许巍的蓝莲花,因为里面有句歌词: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每当听到这里,我不禁对自己产生怀疑,我向往它,但我是否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呢?答案是没有,因为我身上有太多东西放不下,责任和使命压着我。
如果一个人为了梦想而抛弃一切去追求它、他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但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不择手段得到它,他可能会被唾弃。然而,谁又能否定它们本质不是一样呢?梭罗曾在《瓦尔登湖》中说过:人们常常已自己理解的东西为基础生活,这是必然。但我们却经常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却又不能放弃。
恍过神来,发现自己一瞬间竟闪过这么多念头,抬头看看台上,老师还在唾沫横飞的讲着课文。望向窗外的蓝天,我庆幸,至少,我还有思想是自由的。
—完
2015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