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深秋,福城的风里已带了凉意,桂花香气隐约浮荡。新生煤矿七六届高中的十九位老同学,又一次相聚郴州。六十多年弹指而过,青丝落雪,笑容却如当年。宴设“顶家家”仰天湖包厢,鲟龙鱼、“牛气冲天”(店里的一道名菜)次第上桌,却无人细品菜味——满腹感慨都化作了杯中的暖。不言晚景,不提斜阳,只共守着这片刻融融秋光。想起去年春聚尚有二十余人,今秋虽少了几位,情意却更浓。六十载匆匆,多少重逢的欢喜、未诉的牵挂,都溶进这酒杯里。
午餐后,我们乘车同往苏仙岭。观光车绕山缓行,风过耳际,如旧日私语萦回。山顶“屈将室”静立,灰墙暗瓦锁着将军昔年的沉郁。窗前绿意如织,仿佛还映着当年的豪情与隐忍。这里既有仙人的飘逸,也有历史的悲歌,恰似我们的人生一半飞扬在理想中,一半沉淀于现实里。走出“屈将室”,凭栏远眺,整座福城尽收眼底,楼若积木,路如银线。群山尽伏脚下,此刻方懂杜甫诗中的“一览众山小”的真意。年少时只觉气势撼人,如今才悟:困住我们的,或许从来不是山高,而是所立太低了。
下山后,转往仰天湖。由于山路弯急坡陡,几位同学禁不住颠簸,晕车呕吐。大家忙递上晕车药,一边打趣:“当年都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如今倒被山路难住了?”笑谈之间,彼此照应,兴致不减。傍晚抵达廖家洞民宿,农家菜暖人脾胃:土鸡汤色澄黄如金,腊肉咸香,青菜犹带露水清甜。灯下围坐长谈,语声如溪流涓涓不绝。才知人间至味,原不在珍馐玉盘,而在这样的质朴清欢、同窗共话之中。
次日早餐后,我们漫步至仰天湖大草原。谁都未曾料到,在这南岭腹地,竟藏着如此一片北方般开阔的天地。秋草已染上浅黄,绵延起伏,直至与远山相接。那一座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屹立在广袤的草甸之上。巨大的叶片在湛蓝的天幕下缓缓旋转,划出优美的弧线,带着一种沉静而磅礴的力量。仿佛天地间一场无声的交响。“这哪里像是在湖南,分明是到了塞外草原!”一位同学张开双臂,由衷赞叹。我们这群银发同窗,瞬间被这壮阔而温柔的景象点燃,纷纷走入草原深处。风拂过我们的白发,也拂过这片见证了无数青春的草地。大家相拥而立,以这现代风帆与绿肥的草原大地交织的奇景为背景,镜头前的我们,笑容灿烂得如少年。快门轻响,将霜鬓与秋光、往事与远方,一同定格在这片澄澈的天地间。岁月在此刻温柔驻足,我们虽渺小如尘,却因同窗共览,这尘埃亦能盛下整片天空的辽阔。
午后,我们赶往高椅岭。丹霞地貌果然名不虚传,赭红色岩壁在秋阳下宛若燃烧的史诗。大多数同学年高体乏,选择在服务区闲坐叙旧,唯我们六人兴致勃勃,结伴穿行其间。台阶蜿蜒陡峭,我们走走停停,互相搀扶。及至登上帽子山顶,眼前豁然开朗——高椅岭全貌尽收眼底。只见赤壁千仭,如巨龙脊背起伏腾跃;碧水环绕,似玉带蜿蜒丹霞之间。石峰形态各异,有的如高背椅倚天而立,有的似巨兽俯饮清潭。秋阳斜照,岩肌纹理分明,红、赭、橙、黄层层晕染,宛若天工挥毫绘就的巨幅长卷。“太壮观了!”同学们情不自禁赞叹。山脚下的湖水静静地映着这赤壁丹崖,一动一静,一炽一凉,构成绝妙的画面。如此集雄奇与秀美于一身的丹霞,实属罕见。我们虽已鬓发如霜,此刻却仿佛回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纪,在这片炽热的红色里,找回了心底那份永不褪色的赤诚。
暮色中,旅游车沿东江的环湖公路向白廊镇行驶,一侧是墨绿的果树林,一侧是粼粼湖面。路边三角梅怒放,山居的白墙黛瓦,炊烟袅袅,恍若水墨漫漶。当晚我们夜宿福太垅民宿,推窗见雾锁湖面、青山如屏。同学们或在平台品茶拍照,或在房中麻将声混着笑语,KTV里飘来优雅歌声。餐厅内农家菜香弥漫,话语间重温的是无数青葱岁月。窗外橘林硕果垂枝,微风过处,尽是老友相伴的惬意。
东江晨雾轻柔,两岸青山凝翠,恰似我们的情谊——纯净而绵长。六十多年光阴荏苒,岁月以风霜雨雪相待,却从未改变心底那份少年意气、同窗温暖。它静静驻留在每一次举杯、每一句笑谈里,在熠熠秋光中,温暖着我们往后所有的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