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唐伯虎与考案

    类别:故事 作者:任海林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6/7/10 22:16:19 网友阅读:1809次 网友推荐:2次  字号:   

    《唐伯虎与考案》

    (源南中学        广东·河源       517000     八年级     海林 )

    说起唐伯虎,怕是没有人不知道吧?这位唐老兄真可谓是家喻户晓,随着《唐伯虎点秋香》、《风流才子唐伯虎》等热播影视,大家都把唐伯虎看成是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纵情于山水的一位英俊、潇洒的公子哥。而随着历史洪流,后世人们都被影视中不真的唐伯虎给麻痹了,相信唐伯虎是一位风流才子而不愿去探知历史的真相。

    传闻唐伯虎妻妾成群,腰缠万贯的富豪,堪比清代家喻户晓的韦兄——韦小宝,他也是妻妾成群,风流潇洒。但事实上,唐伯虎与传闻相反。唐伯虎才华横溢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要说他风流潇洒,那可就是时尚绯闻啊!事实上,真实的唐伯虎因为穷困潦倒,一生仅娶了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因难产而死,第二个因嫌贫爱富抛弃了他。但他还有一位关系要好的女子,其女子名沈九娘,她虽曾是妓女,但后跟了唐伯虎从良后,两人过得非常好。看来那句“上帝关了你一道门,会给你留一扇窗”是真实的。但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错了。沈九娘与唐伯虎两人关系很好,小两口过得也非常的幸福,还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绝望的死神他老人家似乎特别喜欢唐兄,三番五次去找他,这对唐伯虎来说无疑又是一次绝望的打击。

    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吴县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因这一年岁次唐寅。他恰好生在寅时,父亲便给他取名唐寅。十二地支中寅为虎,因是长子, 故字为伯虎。少年时期的唐伯虎能诗善文,他十三岁时,父亲重金请了一位六十多岁的私塾,在私塾的指导下,他入升空的火箭提升得特别快。十五岁后,拜著名画家阁东村为师,画花十分精湛。几年后唐伯虎的画作犹如加了今天的3D效果栩栩如生。他画作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鸟也与当时的著名才子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后因乡试中了解元,称大才子之首。

    真当唐寅踌躇满志有一番作为时,死神悄悄降临与他开了一个个的玩笑,即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过于悲伤也随之而去,不久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离世,小婴儿也在三天后也跟她妈妈走了。料理4位亲人丧事后,他就将身边的唯一亲人他的妹妹远嫁他乡。但不久,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这使得他意志消沉又一次绝望了。我曾怀疑过唐伯虎上辈子肯定是干死神部长的,因太抠门对下属不好,这次他们来报复他了。在他绝望之时,他的好友祝枝山、文征明鼓励他,之后他便重拾古文,发愤苦读,在乡试中终于考上了解元,因此有了唐解元的称号。27岁的唐伯虎又娶了何氏为妻,可好景不长,第二年考案发生何氏弃他而去。

    说起考案的发生,还要从进京途中说起,在进京途中,唐伯虎遇上了同样进京赶考的徐经,徐经是一个富家公子,除了有些钱以外,也没有什么了,也没什么名气。而唐伯虎他不但在江南有名,而且已遍布天下可谓之大名呀!须经自然愿意与唐伯虎一同赶路,这下子唐伯虎的吃住算是解决了。但徐经找了主考官程敏政的仆人买了考题,程敏政负领导责任,而那句黑锅人人有份的原理,我们那位受死神爱戴的堂兄也入了狱。程敏政是内阁成员李贤的女婿,时任礼部右侍郎的程敏政在当时又出了一道难倒天下才子的题目,但这个难倒天下才子的题目却被两个人给完美的解答出来了。没错,此二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两人。 本来没什么事的,既然是考题不管再难,也会有人解答出来的,他程敏政也是普通人嘛,谁能答出来是谁的本事,但问题是,在考完后大家都在议论谁中榜时,酒后乱语的唐伯虎说:“不用说了,第一名肯定是我。”堂兄说出这句话是靠实力的,因为他确实完美地解答出来了。后因为怀疑买考题,被明孝宗朱佑樘下令调查,据查证,徐经确实买了考题,而唐伯虎和程敏政纯属倒霉。想想像我这种各科考单位数的傻蛋人士估计就算答案给我我也会抄错。后下判决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合谋作弊查无实据,但因其仆人出卖考题给徐经失察行为成立,勒令退休。江阴举人,徐经购买考题,作弊行为成立,贬为小吏,终身不得为官。吴县举人唐寅贬为小吏,终身不得为官。天大的冤枉啊!太有才了也是罪啊!本来以唐伯虎的实力像今天的清华北大根本就是时间问题,说不定唐寅还能连中三元。因为他已经算得上选中双元了,不久还可能中三元,这样一来,明代就有一个连中三元的人了。到了那个时候,真正的唐伯虎将会更加家喻户晓、流芳百世。考案的发生,三品大员程敏政被迫退休,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天下才子唐伯虎终身不得为官,前途尽毁。朝廷一下子少了两个人才。程敏政回家后,因过于忧伤不久后去世。唐伯虎回家后连老婆都跑了,而徐经回家后则拼命烧毁四书五经,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根本就是一句屁话,读书有毛用啊?还不如学点有用的,这句话也一直传给了他的子孙后代。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