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 驻村故事

    类别:故事 作者:抒鑫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1/3/4 11:17:23 网友阅读:1911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2021年春节,欣闻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机场集团)荣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接下来,在深入云南广南县采访的每一天,驻村扶贫工作队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让我铭记于心。他们驻村扶贫,真情倾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一心只为群众脱贫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他们的身影在我的脑海时时浮现,挥之不去,激励着我奋笔抒写脱贫攻坚火热现实,以饱满的细节记录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摆脱贫困道路上的智慧与付出,以平凡的故事塑造带领村民改变落后面貌的七彩空港时代新人。

    ——作者手记

    故事一:扶贫“贴心人”——谢鋆

    2020年12月23日,风和日丽,微风徐徐,多日不见的蓝色天幕上,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暖暖的洒向广南大地,一片片祥云像碧海上的帆船在晴空中飘游。云南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如今幸福生活的写照。

    下午两点多,我随机场集团驻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谢鋆(单位职务:临沧机场副总经理)及其他三名工作队员从海子村委会出发,入村入户走访。

    眼前的谢鋆,个头不高,身穿一件灰白色的保暖羽绒服,国字脸,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一面镜子,双目炯炯却不摄魂,时时刻刻流露着智慧,看上去像个彬彬有礼、博学多才的学者。

    “做好驻村扶贫工作没有捷径可走。”见我一直打量着他,谢鋆开口说:“只有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贫困户和村民才会真心对咱们,咱们也得真心回报,有啥事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贫困,让父老乡亲们的日子像蜂蜜一样甜起来。”

    前几日,谢鋆到昆明参加扶贫工作培训,虽然人在春城,但心里依旧牵挂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培训刚一结束,连家也顾不上回,即刻坐上高铁回到广南,回到他已经驻村三年的海子村。

    走进村子,不远处,几个眼尖的村民已经扬着手跟他打招呼。

    “谢书记回来啦!有日子没见着你了,来家里坐啊!”

    看着村民热情打招呼,谢书记回话,“我这刚从昆明培训回来,来看看大伙,家里咋样啊?有没有啥困难?”

    一路上,谢鋆走走停停,碰见人都要问问近况。

    “来来来,谢书记快进屋坐一会儿!”谢鋆刚走到汪家坪自然村周啟方家门口,就被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的周啟方跌跌撞撞地拉进了新屋。

    “你可得常来啊,就算脱贫了也不能走,这么长时间见不着都想你了。”周老汉说出了心里话。

    “行,脱贫了还得乡村振兴呢,咱们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 谢书记一如往常,把扶贫政策、脱贫信心转变成为朴实的家常话,让右腿长期行动不便的周老汉吃下了“定心丸”。

    出东家进西家,谢书记又来到羊角老田维香老人家中。

    80多岁的田维香,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微微下陷的眼窝,两只眼睛有点浑浊,手上皱巴巴的皮肤悄悄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人家有个院子,院子里饲养着鸡、鸭、鹅和5头猪。院子边用水泥砌一个池子,放了一些水,提供鸭子和鹅游泳戏水。看见我们进到院子,鸡、鸭、鹅焕发了生机似的,抬起头、排成队,叽叽咕咕地在院子走来走去。偶尔,大鹅还会伸长脖子、仰起头,发出几声洪亮啼鸣,引得我们一行驻足观看。

    “要不是有党的好政策,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吃穿不愁,看病还有医保兜底,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好!”田维香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看着整齐的小院和三层楼房,田维香老人忍不住念叨起来,“这些自来水管、门窗、楼梯扶手等都是机场集团出资安排给修的,家里有啥活,驻村工作队员都帮着干,真是多亏了他们,咱这日子过的才舒心。我要感谢机场集团和驻村队员对我们整个海子村民的关心和帮助!”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海子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1131户、5376人,有耕地5123亩、林地6877亩。那些年,海子村的穷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在省、县、乡都挂上了号。单说吃的水,在当地叫“栽”水吃,意思是天下雨就有水,天不下雨就没有水。很多村民用的都是道路上流淌的水,各种垃圾存在,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就吃了。有的村民抓住雨季降雨,接引房顶的雨水到水窖里存放饮用,但储存水时间过长也不卫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地老百姓流传民谣:“海子是个好地方,打桶水来半桶浆,白米煮成红米饭,白衣洗成红衣裳”。真实反映了海子村人民群众吃水困难的现实生活状况。

    为彻底改变海子村饮水难现状,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机场集团)决定在海子村水海子水源地投入800万元,修建坝塘一座,实施管引工程,实现海子村片区饮水全覆盖。建设和管引工程期间,谢书记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积极配合村组干部寻找水源点,策划管引项目,隔三差五的就往工地和村民家中跑,察看水管安装和资金使用情况,召开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会议,监督每个工程建设环节,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2018年,海子坝塘工程初步建成,坝塘总库容3万余立方,年调节供水4.85万立方,有效解决周边14个自然村、2358人、298头大牲畜生活用水难题,为当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让昔日的“干”海子“水”起来。如今,村里每家每户装上了自来水管道、修复了水窖。清澈安全的自来水犹如一股股暖流,滋润村民心田。

    在村里采访,村民们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修路不忘民航人”之说,而这里所说的“挖井人”、“民航人”都是指云南机场人。这些年,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机场集团)不仅新建坝塘和管引工程、配套水窖建设,而且先后投入445万元,建设10条总长24.9km机耕路,机耕路的建成解决海子、石笋两村18个村组5440人生产难、出行难问题,覆盖13600亩土地。

    村民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幸福路,谢书记又盯上了美丽乡村振兴。

    下龙定村民小组有一个大水塘,这是一处早期人畜饮水的池塘,后来每家每户修建了小水窖,不再到水塘打水饮用,水塘就慢慢荒废了,变成了臭水塘,塘里堆积着厚厚的淤泥,水质浑浊,还带着恶臭味,水面上漂着各种生活垃圾和农药瓶子。

    谢书记听说了此事,专程前往一看究尽。只见那池子中的水是乌黑乌黑的颜色,尤其是味道,闻起来就像是鸡蛋发臭了一样,令人根本不敢靠近,难闻的味道与秀气的村庄气质很不契合,滋生的蚊虫也令村民感到十分困扰,附近几家人甚至不敢开窗户。一打听,村民们说:“臭水塘边不是人呆的地方,过路都要绕着走。”

    此时,谢书记心中涌出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要整治一下这个臭水塘,让它尽快净起来、美起来!”

    他先是在驻村队员中研讨整治水塘的费用和相关事宜,后又在村委会工作例会和群众大会上提出此事,共同讨论水塘整治方案,得到全票支持。

    说干就干,谢书记主动联系施工方,与施工方实地查看,确定施工项目,协商工程价格,签订工程协议。工程有序施工,先排污水、再清运淤泥、水塘清洗、消毒杀菌、底部补漏、改排水沟,出水口改造,加固水塘护坡,加高水塘边的安全墙,塘边还修了一条景观道。

    整个工程历时28天,花费4.2万元,费用由驻村工作队经费支付。

    工程竣工后,随着雨季的到来,水塘逐渐蓄水,水塘的恶臭没了,水也清澈了。茶余饭后,村民在水塘边散步或休息聊家常,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村民们说,“从来没有想过水塘能恢复昔日的样子,这还得感谢机场集团、感谢驻村工作队,感谢谢书记,没有你们的帮助和关心,就没有现在这么干净清澈的水塘。”一次,村民们商议要在水塘边立块碑,以机场集团来命名或是把机场集团写上去,却被谢书记谢绝了,他说:“我们驻村工作队做事不是为了留名,我们把这里群众当做家人,为家人谋福利是我们应该做的。”

    采访中,提起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员杨建伟介绍说,2020年广南县全县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打造工作,海子村委会研究决定先打造海子村玉屏村民小组。先是征求村民意见,并挨家挨户进行设计规划,核算所需施工材料水泥8吨、沙子20方、红砖12000块、铁丝围栏300米、花盆200个、水管30米、花种5kg、厕所门一道、厕所蹲坑和冲水器一套、竹子200根,费用在1.3万元左右。然而,村委会没有这笔资金,谢书记主动提出用驻村工作队经费来打造。

    说干就干。端午节那天,玉屏村民小组的村民在毛毛细雨声和鸟鸣声中缓缓睁开双眼,空气中弥漫着雾气,村庄一派和谐热情景象。一大早,驻村工作队、挂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来到玉屏村民小组,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到村中,大家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妇女儿童清理枯草、收集清运垃圾,砌砖技术工负责砌花台和公共厕所,其余的男同胞负责搬运材料、用竹子编围栏,之前用黑色遮阳网围起来养家禽的,现在换成铁丝网栏。到场的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花台填土,花盆装土,撒上花种,净化美化庭院,好一番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天,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各式各样的粽子送到工地,送给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和一起干活的乡亲们吃......

    一个月后,谢书记再次走进玉屏村庄,村内干净整洁,到处开满各色各样的鲜花,村民自发捐献的各种瓶瓶罐罐、老式石头、水缸、磨盘,摆放在路边美化装饰,还真的别有一番乡村特色。玉屏昔日脏乱差现象悄然转变,取而代之的是洁净美的乡村新景象,相邻村的村民“顺道”赶来闻花香、赏美景、觅乡愁,其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显现出来。

    年轻有为、敢想敢干、充满爱心,这是海子村群众对第一书记谢鋆的第一印象。在海子村采访,每当谈到谢书记,村民们的评价都很高,说他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实事的同时,还关心农民子女上学,是村民的“贴心人”也是扶贫队员的知心朋友。

    2018年9月中旬,杨柳井乡初级中学反馈海子村一名名叫晏娇的小升初学生,开学已有半个月了,还未到学校报到。谢鋆立即与村支书汪克华到晏娇家了解情况。

    原来,晏娇的家在羊角老村民小组,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中6口人,爸爸在外务工,还有两个弟弟。晏娇用自己娇小的身板扛起家中的农活,给爸爸分担一些负担,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谢鋆与村支书分别向晏娇的爷爷奶奶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又给在外务工的爸爸打电话沟通,还给晏娇讲解了很多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都难以说服晏娇返校上学,第一次就这样无功而返。

    回到村委会,谢鋆心中一直挂念着此事,考虑到晏娇的家庭实际情况,加上多次的思想动员、鼓励和现身说法,最后决定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2020年7月,晏娇顺利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

    不仅是晏娇,在海子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谢书记的倡导下,有5名适龄残疾人也通过送教上门的学习方式拿到毕业证书。

    谢鋆在外人看来是一位非常严厉的扶贫队长、第一书记,而他的内心却如一团火,时时温暖着身边人。

    扶贫工作队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2018年3月,集团党委派驻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和石笋村扶贫队员8名,均由谢鋆统一管理。三年来,一直坚持每月两村工作交流和谈心的会议制度,传递组织关怀,激励工作队员担当作为、连续作战。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生力军作用,在决战决胜最吃劲的时候,给工作队员鼓士气、提要求、压担子,坚决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让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更“助”村。

    平时,谢鋆主动关心、关爱扶贫队员,嘘寒问暖,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在队员生病、受伤的时候第一时间上报集团队员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一次,队员舒晓省与村主任吴永华到廖家塘去做贫困户群众的补短板工作。两人行走在山间小路,由于山路陡、弯道多,舒晓省在一个转弯处不慎摔了一个跟斗。当时有点蒙,以为没什么大事,继续往村赶,但到村里后头痛难忍。电话打给谢书记,立即安排一辆村里的面包车,陪着一起去广南县人民医院检查,发现脑里出血,最后又转院到昆华医院检查治疗,直到完全康复。

    驻村三年来,谢鋆每月留在村里的时间26天以上,有时候,连续几个月都在村里值守。他就像一颗螺丝钉,时刻围绕着脱贫攻坚工作不停旋转,心里想的始终是如何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而他对家庭的长期亏欠却是无法弥补的。

    谢鋆的爱人名叫康维,是昆明机场场区管理部一名三级机构管理人员。当她听到老公选派驻村扶贫的消息后,表示坚决支持。而当时,小孩才一岁多,老爸眼睛视网膜严重脱落急须动手术,老妈腿脚不便,家庭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全压在康维一个人身上......如今,老爸视网膜手术已先后动过4次手术,依然不见好转,老妈的腿脚毛病依然如故,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偶尔见到谢鋆回家也不爱达理他,更难以叫一声“爸爸”。

    采访中,谢鋆不愿意提及家庭,他说:“一年到头在家呆的日子还不到一个月,每次离开都带着内疚出门。但是,内疚解决不了问题,看着海子村民生活发生的变化,我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扶贫无悔,情洒乡村。三年间,谢鋆的驻村工作日志写满了驻村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透露着海子村蜕变的模样。

    坑坑洼洼的道路变得平坦畅通;

    危房改造,贫困户相继住进新房;

    自来水通了,水质全部达标,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2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已全部稳定超过4000元,全部达到不愁吃不愁穿的要求;

    两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

    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级公共服务活动场所,配备乡村医生和体育活动设施;

    生活用电覆盖全部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宽带网络已通村委会、村完小、村卫生室,并能正常使用;

    乡村振兴栽植的树木、花草随风起舞,将村庄点缀一新……

    故事二:山村课外老师——涂佳嵩

    驻村不久,原本以“帅哥”著称的广南县杨柳井乡石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涂佳嵩多了一个新称号——涂老师。原来见面喊他“涂叔叔”的石笋小学的孩子们,每次远远看见他就喊“涂老师好!”

    事情还要从2018年3月份说起。刚来驻村的第三天,涂佳嵩就去了村小学和幼儿园。因为他认为教育很重要,扶贫先扶智,接受好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他要去看看这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情况。

    石笋小学就在村委会旁边200米处。那时,村里的小学还比较简陋,有的孩子手上的书本都已卷了边,依稀可看清“语文”二字,孩子们对课本爱不释手;孩子们是那样的眼神,那样的虔诚,那样的投入,双手捧着书本,朗朗的书声似乎已跃然纸上......

    此情此景,涂佳嵩决定在工作之余甘为园丁育桃李,扶贫、学校工作两不误,做一名山村课外老师,“零报酬”服务山村教育。

    石笋小学一个年级一个班,有学生163名、老师14名。作为石笋小学的课外老师,当涂佳嵩了解到这些留守儿童连县城也没去过时,他就主动参加学校晚自习、班会、家长会、毕业会和学校课外活动,给小朋友们讲外面的世界、航空知识,带着同学们做游戏、讲故事,一起憧憬未来,有时候还上英语课,教一些日常口语。大家都很开心,眼睛里散发着炽热的光芒,五、六年级的保兴清、郭鸿、刘勇、李丹丹等几个同学还经常跑到村委会邀请:“涂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学校,能不能再给我们上上英语课,给我们讲讲有趣的事情。”

    ......

    帮扶工作见真情,小小举动暖人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9年底、2020年初,脱贫攻坚任务越来越重,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的涂佳嵩只好把心思更多地放在脱贫攻坚、带领石笋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上。

    石笋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东南部,地处滇桂两省交界处、杨柳井乡最高点的石头山上,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38公里。这里都是峰丛,是一个一个不连续的小山包,更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山区,遍地是石头,就连山上为数不多见的植被,都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由于这里的石头不是连着的,而像竹笋一样,石笋村因此得名。全村国土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79亩,海拔1364米,共13个自然村18个村小组,主要居住着汉、壮等民族,总人口790户3606人。2015年,石笋村纳入管理的贫困户数为163户,人口数为656人,年内可支配收入为295000元,年人均收入仅为470元左右。

    这天,在谢鋆和李加贤的陪同下,我们坐上了朱元珍女司机开的面包车,前往村委会所在地。远处,是一座座恰似蒙古包的小山,连绵起伏;近处,一条平坦而弯曲的山路,一直向前延伸。沿途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着山村的神秘气息。

    到了村委会办公楼,涂佳嵩第一个出来迎接。眼前的涂佳嵩,白皙的肤色,俊美突出的五官,极致完美的瓜子脸蛋,帅气中带着一抹温柔,更散发着阳刚的气质,那脸型和身材像极了香港明星谢庭锋。

    到会议室落座,涂佳嵩便向我讲起他的扶贫故事。

    “石笋村平安寨3小组罗方顺户是我与刘俊琦分片负责的建档立卡户,也是整个石笋村条件最差、生活最困难的一户人家。该户原有5口人,老两口七十多岁,儿子是家中唯一劳动力。2019年,儿子不幸患癌去世,给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二老拉扯着两个高中在读的孙子和孙女艰难地生活。”

    原来,因为儿子的去世,该户享受建房补助修建的新房还未收尾,未达到居住条件,罗方顺一家还住在破旧的土房中,冬不遮风,夏不避雨。

    这时,我看见涂佳嵩的眼睛里范着丝红,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哽咽。“经过分析研判,我与刘俊琦迅速联系了村小组干部和村小组施工队,协调补助政策和资金,将其新房建设继续进行。因为统一旧房拆除工作,该户出现了无厨房、卧室不够等问题,我又积极施策,为该户进行厨房修建和房屋加层。利用机场集团拨付的补短板资金,为其安装护栏扶手及空缺的门窗,修缮了卫生间,硬化了庭院,购买了电视、衣柜、床和床上用品。”

    停了一会儿,喝了口热茶,涂佳嵩继续说:“由于该户没有收入来源,我又积极为该户申请民政社会兜底保障和临时救助,通过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散种散养补助,缓解该户生活压力。在教育方面,积极找寻补助政策,为两名学生申请生活和学习费用,确保不因贫辍学,顺利完成了学业。通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家庭情况动态监控,该户于2020年10月满足贫困户脱贫各项指标,实现了脱贫。”

    采访结束,我随扶贫工作队去了罗方顺家。看着崭新的新房和家具、家电一件件把屋子放得满满的,老人头发花白,虽然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但脸上笑得像一朵绽开的菊花,不一会儿又热泪盈眶,热情地拉着涂佳嵩的手,连声感谢:“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机场集团和扶贫干部的帮助,我们这辈子永远不可能住上新房子、盖不了新被窝。”

    涂佳嵩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入职一年后到云南机场集团人力资源部任管理职员,民航入职六年有一半在石笋驻村,履行脱贫攻坚职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2020年春节前一天,好不容易忙完了村里的事情,涂佳嵩从石笋到广南坐高铁回贵州过年,陪陪已经两年不见的父母和亲人。哪知新冠来袭,虽然每天只能通过电视、网络来了解疫情的各种信息,但他依然能够想象到,在神州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抗疫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涂佳嵩在家里如坐针毡,正月初五风尘仆仆赶回到石笋村,立即投入到每天防疫宣传、道路设卡、体温检测等工作中。

    春节期间的石笋村,天气很冷,就连路旁边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刚开始,在岗的同志只有泡面充饥,当地群众就自发过来送吃的、帮忙烧开水,还有石笋村40多岁的杨顺芬自愿过来一起坚守,村民郭海山还把他家的大伞送来检查点遮风挡雨。

    涂佳嵩说:“抗疫和扶贫,都是在和时间赛跑。那一个个暖心的身影,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亦坚定了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念!”

    携手共同抗疫情,精准扶贫基层行。涂佳嵩以实际行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青春力量。

    故事三:锦旗送亲人——张超

    驻村之路,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感动。

    2020年11月26日这天是西方“感恩节”。上午,石笋村委会上演了一幕感人场景,下坝自然村村民黄正芬满怀感激之情,将一面写着“精准扶贫暖民心,真情帮扶三载恩”的锦旗送到了驻村扶贫队员张超手中,对他驻村工作期间所做的实事、好事表示由衷的感谢。

    黄正芬激动地说“小张,你来我们石笋扶贫就像亲人一样,为我们下坝、为我们家做的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你的感谢,就送面锦旗给你吧,希望你一定要收下!”

    驻村三年,能得到村民的肯定,生平第一次收到如此“深厚”的礼物,张超盛感莫大的荣幸,这是对他工作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此时,接过锦旗的他,手都有些发抖,心情格外甜美,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不一会儿,这位堂堂正正、常常加班熬夜、一心扑在扶贫岗位的七尺男儿眼泪就像断了线的水珠。

    那一刻,一切的辛苦都化作了喜悦和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泪水滴落到了他的衣襟。这是感动和幸福的泪水,更是一心为民的真情流露。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张超怎么也睡不着觉,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下坝自然村那一段难忘的经历,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已经烙下深深的烙印。

    下坝是从半山腰上的达幕自然村整体搬迁而来的村庄。

    原来,达幕是一个汉、壮杂居的深度贫困山村。多年来,由于受制于“十年九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恶劣自然环境,村民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严酷的生存环境,极为不便的生活条件,让留守在这里的56户248名村民(其中,仅有1户3人不是建档立卡户,是石笋村委会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一个自然村)吃尽了苦头。如何彻底摆脱这“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严酷山区,唯一的出路就是易地搬迁。

    近年来,脱贫攻坚春风吹遍广南大地,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虽然远离县城和乡政府,地处干旱半山坡上的达幕山村依然沐浴到了党和政府扶贫阳光的温暖。广南县委县政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先后投入1044万余元,对杨柳井乡石笋村委会达幕自然村实施易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开展移民搬迁工作。

    然而,搬迁到下坝的村民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农闲时候,或在门前屋后、或在田间地头聊天谈论起“搬迁”这件事情。有的村民觉得搬迁到新村很好,不仅路平、地势平,吃水用电不愁,而且改善了家里的居住条件,也有利于全村以后的发展;也有的村民觉得搬迁后,生活生产有些不习惯;还有的村民表示,虽然房子比之前漂亮,但居住面积小,担心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

    下坝的易地搬迁是2016年开始的。部分村民因为对易地搬迁建房方式不统一,对易地搬迁住新房拆旧房(危房)政策不理解,心里有怨气,对党委政府开展的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不配合、不支持,导致在下坝自然村各项工作推进受阻。

    由于村里人文化程度较低,又受到非本村人的挑唆,后来发展到以安置房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聚众越级上访。然而,安置房是经过第三方鉴定和住建部门认定,有权威部门发放的安全鉴定证明,结论是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安全稳固。

    一次,针对村民集中反映的安置房疑似存在安全问题一事,杨柳井乡政府组成工作组,由乡长带队到下坝开展安置房安全隐患排查及配合第三方房屋质量鉴定机构进行安全等级鉴定。结果,遭到村民粗暴阻拦,手持棍棒、菜刀、砖头打伤工作人员,砸坏公务车。涉嫌以暴力方式阻碍脱贫攻坚的几个村民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判刑。消息传出,下坝,成了谈村色变、远近有名的后进村,在县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这样的局面,怎样才能凝聚人心增强信心,打开工作局面呢?正当村委一班人面对烂摊子一筹莫展之际,从2019下半年开始,不信邪、不怕事的张超和村支书林光武横下一条心,坚定地接下了下坝易地搬迁后续维稳和帮扶任务。

    在接管下坝脱贫攻坚工作初期,因当地村民对村“两委”的工作失去信任,村民们对这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同样不屑一顾,对他所讲的政策不理解、不领情,甚至对张超多次上门动员表现得不耐烦,冷眼相对,群众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

    张超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在下坝易地搬迁点走访的第一户是壮族村民李兴华家。入户时,其子李发兴、李发辉两兄弟因对前几任村委会干部有偏见,不信任村委会工作人员说的话,对工作极不配合,向其宣传政策也爱答不理,甚至用壮语敷衍应付,表现得极不耐烦且没有礼貌。”

    第一次吃了“闭门羹”,张超又从周围邻居了解该户生产、生活情况。原来,李兴华患有重度视力残疾,配偶韦凤仙患长期慢性病,长子李发兴和次子李发辉因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经过多次培训也无法掌握就业技能,无法外出务工,因为家里穷,两人将近50岁了也一直找不到媳妇,每日在村内放养1头牛度日,家庭全年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为生,生活困难。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联系了县里的鞋服城询问招工信息,但年龄和文化程度均达不到用工要求,后又对接乡政府为其争取到两个公益性岗位名额,打算让李发兴,李发辉在村内做保洁员实现就业。”张超接着说。

    然而,事与愿违,当张超再次入户与其商议村内就业事宜时,李发兴却说:“我自己家我都不愿扫,你们政府说的话我不信,别想骗我去为你们扫地”。

    唉!张超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他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双有些深陷的眼睛闪着泪光。就这样,第二次吃了“闭门羹”。

    张超有着倔强的性格,这位来自昆明机场航站区管理部的小伙子,虽然身体有些精瘦,可是浑身是劲,只要见他发亮的眼睛一瞪,牙齿一咬,就知道他下了决心,任何困难都会被他粉碎。经过了几天的沉思,他跟自己说:“我们就是来啃硬骨头的,坚冰还需暖风吹,他不了解我们才会这样,堡垒就从这一户人攻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超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每次下村都有意的与李发兴、李发辉俩兄弟俩找话题、拉家常,说些养牛方面的话题,渐渐激发起双方交谈的兴趣。

    2019年12月的一天,张超帮李发兴哥俩向县妇联报名参加县里组织的大龄单身贫困人员联谊活动。

    听说要帮他俩找媳妇,李发兴调皮的笑了,不好意思的说“哎哟,都这把岁数了,找什么媳妇哦,是不是真的哦,如果去了,我要说什么啊......”

    看出他对生活重燃希望的火苗,张超高兴地说:“老李,你好好”收拾“下自己,穿干净点,下周四去县城八宝贡酒店参加相亲,争取领个嫂子回来哦!”。

    从那以后,李发兴对张超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见面会打招呼了,话匣子也打开了,说话也客气了,玩笑话也多起来了。

    经过连续的思想动员,李发兴、李发辉也接受了张超帮他们两兄弟安排的村内保洁员的工作,解决了两人的就业难题,也彻底消除了下坝搬迁村民零就业的问题。

    在后续的帮扶中,张超使用工作经费为其购买了电视、衣柜等生活物品,动员扩大高峰牛养殖规模。到2020年年底,高峰牛养殖发展到8头了,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稳定脱贫。

    如今,这户朴实而腼腆的贫困户总有抑制不住的喜悦。

    看着老李每天乐呵呵的样子,张超的心中也感觉轻松了许多,打趣地问李发辉:“老李,我挂钩下坝一年多了,去你家也很多次了,从没见你这么笑过,是不是还对我有意见啊!”张超帮他家算一算,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

    “以前是我们家不对,我看得出来你跟以前的个别干部不一样,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以后会好好配合你们的工作,家里生活质量争取更进一步。”李发辉激动的说。

    在当时,像李兴华、李发辉这样的贫困户在下坝还有很多。张超通过一件件实事,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取得了下坝村民的信任,逐渐消除了党员干部在下坝村的信任危机。现在,下坝的村规民约建立了,从以前开群众会没几个人来到现在一呼百应,村民们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高涨,迎头赶上了其他村寨的脱贫进程,过上了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如今,在全县、全省、全国全面脱贫摘帽之际,下坝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一个干净整洁的下坝、团结一致的下坝、懂得感恩的下坝、同心向党的下坝正在“共战贫魔,奔小康!”

    张超深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除了下坝自然村,张超的足迹踏遍了石笋的村村寨寨、田间地头。这位做事认真、心系村民、平常爱穿迷彩T恤和牛仔裤的“眼镜男”,那灵活闪亮的眼神特别使人感到欣喜和温暖。

    一天,张超与同事正在石笋二组走访,一名黑瘦大哥急匆匆迎了上来:“叔叔,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们是云南机场集团派来的驻村工作队。老哥,有什么事?”张超赶忙答道。

    听说是驻村工作队的,黑瘦大哥嘴上露出了笑容,那高兴劲儿,就像一个老农播下了种子、不久就将看见嫩苗长出般那样喜悦。马上拉着张超的手说:“同志,去看下我侄儿子家吧,现在一家人还住在帐棚里啊!”

    这一听,张超愣了一下,心想现在还有人住帐棚?

    跟随黑瘦大哥,沿着乡间的小路往前走,不一会儿,到了他侄儿子刘刚祥家,立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这是一处破破烂烂的帐棚,用油毡布、塑胶布和回收的旧木材搭建而成,境况有些凄凉。这儿没有水电等公共设施,刘刚祥家5口人就“蜗居”在这个简易的帐棚里。

    一打听,刘刚祥和别人合伙养殖意大利蜂,常年在外“赶花”,家中仅配偶刘朝芬和三名未成年子女在村内生活。

    张超按照“五查五看”要求查看了室内环境,详细询问刘刚祥家的基本情况,该户仅一名劳力外出务工,收入疑似不达标,初步判断该户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条件。

    在随后的工作中,张超促成村两委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开会,依照“三评四定”程序,将刘刚祥户正式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

    通过多方协调、帮忙,刘刚祥获得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壮大意大利蜂养殖产业。2019年,建好一层75平米砖混结构住房,后又陆续盖起了生产用房和卫生厕所,硬化了入户路和庭院,在院坝边上也种起了菜和花,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于2020年脱贫出列。

    2018年底,张超在小寨建档立卡户吴昌福家走访了解到,其儿子吴志波以前在海南的一家猪场养猪,懂点技术,现在也有点积蓄,想回来家乡养猪,但担心盖猪圈和水窖资金不够。张超天天想着如何促成这事,多次到小寨查看养殖场修建、完善情况,协调畜牧站技术人员为该户提供牲畜繁育、疾病防控技术支持。2019年初,吴志波通过金融扶持及技术指导,盖起了标准化的圈舍,蓄水池也建了两个,生猪存栏量发展到70余头,吴志波也告别了“打工仔”的生活,在当地当起了“猪老板”。

    2020年5月13日清晨,石笋的上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瑰丽朝霞,已经早起的村里几户人家的屋顶飘起了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张超是石笋扶贫信息员,是全村扶贫开发数据的“大管家”,加夜班整材料、录信息、编制脱贫攻坚项目数据库是家常便饭。这不,忙到凌晨4点多,刚睡不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

    打电话来的正是心急如焚、忧心如捣的贫困户黄正芬。“我的兄弟黄正突患心脏瓣膜病变,目前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说他的病情危急,急需手术治疗,但是需要提供黄正是建档立卡人员的证明。医生还说,黄正的医保卡在昆明用不了,做这个手术要花费将近10万元,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小张能不能帮想想办法啊......”

    听着电话,张超真切地感受到电话那头的焦急与无助,急忙说了句:“别着急,你等着,我立即去办!”

    “真拼实干,马上就办”。挂断了电话,张超立马穿好衣服、穿上拖鞋,跑到村委会帮黄正开具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又马上联系杨柳井乡合医办,协调做了异地就医登记,开具文山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证明,传给了黄正芬。当天上午,黄正按计划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享受到了住院费用报销90%的优惠政策,自负费用仅花费了不到1万元。

    ......

    在石笋采访,村民们对张超的评价是:“危房清零,他是群众的军师;产业扶贫,他是群众的技师;就业增收,他是群众的导师;日常相处,他是群众的情师。”

    “情师!?”我有些疑惑。

    见我有些不解,一位村干部把手机递给我看。微信上,一篇《张超:一心一意促脱贫 壮乡苗岭写丹心》的宣传报道印入眼帘。

    原来,张超驻村三年,发生在他身上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扶贫故事感人肺腹、动人心弦,而每一个故事里都离不开与老百姓的一个“情”字。在这个驻村情怀的字典里,有“钉子户”张边宏,贫困养殖户吴志波、郭海方,易地搬迁户李兴华、李秀金、罗华金、岳代兴和罗永福,以及刑满释放在家的岳学良......每次加班到深夜回宿舍,村口开小卖铺的李忠国大哥都会热情的跟他寒暄两句:“小张又加班到现在啊!”“饿了不,想吃点什么来拿嘛,不要客气!”......每次在路上走着都有村民打招呼:“小张,上班了该!”“张叔叔,要去哪里啊!”......这几年,张超与石笋村民建立了难忘的情谊,而他曾经相处准备结婚的女朋友还是因为三年难见一面提出了分手。

    张超把贫困村当成了自己的家,用真情和坚守带来了石笋全村的改变。2020年底,石笋村委会接受了国务院第三方脱贫摘帽县专项检查评估及脱贫攻坚普查,均顺利通过评估考核,为乡党委、县委及广大广南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这样的成绩为脱贫攻坚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后续乡村振兴工作才刚刚起步。

    重任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张超一直走在最前沿。他坚信,只要团结一心,真情倾注,不断向前,乡村振兴的胜利终会到来。

    故事四:修路带头人——杨建伟

    “小杨带着我们修好了两段泥泞路,出行方便了,行人、摩托车、轿车在雨季都可以正常进出了;路修好了,我们上龙定村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脱贫的信心更强,致富的步伐更快了。”

    海子村上龙定村民小组的村民们,望着自家门口修建平坦的路,满心欢喜。昔日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贫困村,因为修好了两段泥泞路,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村民们口中的小杨名叫杨建伟,是集团公司派驻海子村的扶贫工作队员,来自云南空港物流公司。

    “一定要让村民告别行路难,打破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贫困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8年,驻村不久的杨建伟发现上龙定村小组道路没有硬化,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从村口到村内的主路有多段,淤泥较多较深,一下雨,路又稀又滑还淹水,行人和车辆通行十分困难。村民们的外出、农资的运进、粮食的运出都非常不便。每次,杨建伟到村小组开群众会,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这条路的问题,村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条宽阔的大路通到家门口。

    2018年8月,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拉开了帷幕。当时正值雨季,一条泥泞的土路让施工车辆难以通行,施工材料无法正常运输到该村小组,导致施工进度特别缓慢。

    “危房改造的工程耽误不得!”在一次群众会上,心急如焚的杨建伟提出:“等不得政府和交通局来解决,那我们就自己解决。在村里找几辆三轮摩托车,大家一起出力把路修好怎么样?”

    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可不到一分钟,有群众说:“提议倒是好了,摩托车要烧油,建排水沟要水泥,这些钱谁来出?”接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有的说用村上公益林资金,有的说按户出钱。村民吵得不可开交,吵到明天也出不了结果。

    杨建伟站起身,“大家不要吵了,静一静,听我说,只要大家愿意出力,这些费用我来想办法,明天就干。”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接着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夹杂着“好——好——好”的欢呼声。

    当天晚上,回到村委会的杨建伟立即把此事向第一书记谢鋆作了汇报,同意修路材料费从驻村工作费里开支。

    第二天,恰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一大早,熟睡的上龙定小山村带着晨的清新,带着晨的芳香,在蝈蝈声、鸟鸣声、犬吠声和人们的吆喝声中惊醒。村头,树梢上空飘荡着缕缕炊烟;村里,猪羊满圈,鸡鸭成群。整个山村就像正在织一幅美丽的晨画,织进了蓝天,织进了白云,织进了树木,也织进了杨建伟对山村人民的一片深情!

    村边的山路,早已聚集了上百人,忙忙碌碌、干劲十足、热火朝天,村民们自发前来修路的热情高涨。他们中,大部分是年轻壮劳力,还有年纪稍大的妇女,以及10多岁的小孩。现场,挖土的挖土,铲土的铲土,掏沟的掏沟,搬石头的搬石头,有说有笑的干着,拉土、拉料的三轮摩托车,哗啦啦地跑来跑去。

    见这幅修路热闹场景,一同前来的村委会副主任张仁礼脸上挂满欣慰的笑容,高兴地说:“上龙定小组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参加公益劳动,这么积极还是第一次。”

    这时,一位细心的村民眼尖,看见杨建伟赤手与大家一道干得起劲,出了一身的汗水,跑去拿来一双手套,“干这活伤手,带双手套好一点。”说完转身消失在修路人群中。

    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不要报酬,仅用两天时间完成了修路任务。群众出行方便了,车辆进村也不会打滑、沦陷了,施工材料也能正常拉运到村了。看着平坦宽阔的路面,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仅是修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通过走访,收集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办好一件件好事实事,让驻村工作拉近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才能真正搭起工作队与老百姓的连心桥。”

    采访中,杨建伟向我讲述了大山村小组卢志英家的情况,刚来驻村的时候还是三口之家,现在只有一个人了。

    原来,周兴良、卢志英和儿子周啟章一家的门槛,杨建伟不知踏了多少回。

    2018年底其丈夫周兴良因病去世,2019年11月其儿子周啟章意外死亡,卢志英成了村里的独居老人,感觉世界都塌了。

    卢志英由于多年的劳作,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她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手掌心上也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看着老人痛心,连眼泪都流不出来,说话声音颤抖,杨建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边商量和安排周啟章的后事,一边安慰着老人“卢大妈一定要坚强地挺过去,要相信党、相信政府,苦日子一定会过去,美好的生活在等着你呢!”

    周啟章的后事办完之后,杨建伟常去老人家里陪伴、帮扶,照顾生活,并兑现了对她儿子生前的承诺,将3吨水泥折合人民币600元,交到老人手里。

    后来,杨建伟负责片区变动,虽然不再负责大山村,但一有什么政策,只要卢志英老人符合享受条件,他都会问一下负责该片区的责任人是否帮其申报了。平时,在街上遇到老人,老人依然记得他,过来拉着他的手,“小杨,好久没见你来大山了,有空来家里坐坐。”看见老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杨建伟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32岁的杨建伟,家住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牛鼻村,2009年9月参加工作,2014年12月进入空港物流有限公司,在行李保障部行李监装岗位工作,一直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

    2017年底的一天,杨建伟突然在在公司部门群里看到“云南机场集团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通知,便勇敢地报了名。2018年春运结束后,接到集团党委工作部赵主任打来电话,说被选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去集团参加座谈会。

    挂了电话,杨建伟特别兴奋,马上打电话将这个喜讯告诉了妻子。

    爱人听了也很高兴,表示支持他去。当时女儿仅有一岁多,父母打零工供弟弟上学,爱人没有工作就一直在家带小孩和照料家务,全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杨建伟驻村半年老不回家,爱人就带着小孩去了昭通姐姐家,照看侄子上学去了。

    爱人去了昭通,家好像散了一样,杨建伟遭受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苦,他把心思更多的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想妻子女儿时,就视频通话一下;偶尔工作空闲时,就拿出那张合影照片,暗自思念。那是一个中秋月圆的晚上,圆满的明月,含情脉脉,飘逸抒情,撩人心弦,逗人遐思。杨建伟独自一人赏月,他站在路边的一棵树下,把烫热的脸颊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已经有些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树皮,透过蒙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远山,心里难受得像一个受了委曲的小姑娘,“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等我扶贫归来时......”

    三年来,杨建伟以村为家,沉下心,俯下身,走村寨,下农田,一直抱着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日子一长,村干部和村民们都对他非常信任。“小杨人踏实、能吃苦、又认真,把工作交给他去做,我们都十分放心,所以这些年他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他对待群众热情耐心,能站在群众的位置上考虑事情,很受老百姓的爱戴,连续三年都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提起对杨建伟的评价,海子村老支书汪克华和挂村队长李远宇总是赞不绝口。

    采访结束,有些腼腆的杨建伟对驻村工作作了一个小结:“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亲身感受了农民的不易,对村干部基层工作难的心声有了切实的体会;驻村3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收获颇丰,这些收获在我的一生中都是弥足珍贵的。”

    故事五:整治村容的“老李”——李加贤

    “老李来啦!”

    在石笋1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李加贤每年每户至少走访了10次以上,村民都亲切地叫他“老李”,而他16岁的大女儿脚摔骨折了、老母亲得了败血症住院一个多月......他却匆匆忙忙到医院看望一眼就返回村里上班去了。

    李加贤驻村所在地是石笋村委会,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贫困地区,是个深度贫困村,遍地石旮旯便是“石笋”的由来,国土面积19平方公里,共辖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辖区内生活着汉、壮等多个名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6户785人。该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石质荒漠化山区,自然生产生活条件极端恶劣,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人多耕地少,耕作层浅薄,干旱缺水,广种薄收。

    这就是当时石笋村的最真实的现状。

    2018年3月,从集团公司空港物流自愿报名、心怀扶贫攻坚初心使命的李加贤,初到石笋的第一印象就是“村子脏、乱、差,房子破、旧、烂”,这给他心里添了很多忐忑,怎么做好扶贫工作?如何改变群众的思想和乡村面貌?这些问号是他日思夜想的牵挂。

    石笋村共790户3606人。以前,因当地长期缺水,村里建有池塘、各户建有水窑,但很多水窑都没有井盖。他听村里的人说,“农村大人白天去地里面干农活,一般村里的几个小孩就在一起玩耍,小孩掉水窑里面,牛掉水窑的不安全事故发生过好多起。”

    就在他刚来驻村不久时就发生过一起,几个小孩在一起玩,一个差不多7岁的小女孩掉在路边的一个水窑里,水窑主人和小孩家长现在还在法院打官司。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马上与驻村、挂村和村委会的人员一起商量,上报上级部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给于所有没有井盖的农户每户1000元人民币,用于解决井盖安全问题。

    在石笋,部分村民以放养猪、牛和家禽增加经济收入,虽然赚到钱,但却污染了村庄环境;有的村里塑料袋、塑料盒乱扔现象明显,而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几年的时光,如果它们散落在土壤里,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从而抑制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有的村里把垃圾直接进行焚烧处理,而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长期吸收这样的空气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在政府与机场集团的帮助下,村里建立了统一的垃圾焚烧场、配套垃圾车和垃圾桶。但村上没有资金来源,无法请人拉运。每次垃圾桶满了,李加贤就叫上村上工作人员一起开车去拉运。村民每次看到他,都说:“你一个机场集团派下来的驻村帮扶工作人员,从来不怕苦不怕累,还来给我们收垃圾......”但他只是笑一笑,对村民们说:“你们以后垃圾不要乱丢就好了。”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有美!怎样去改变村庄环境,怎样去建设美丽新农村?作为驻村队员的李加贤深感责任重大。

    他告诉笔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较为突出的难点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乱搭乱建等,我们的做法首先宣传教育,重点从生猪、牛和家禽放养开始,鸡要关,狗要栓,放牛必须带铲子,村民自我监督,发现放牛不带铲子罚款50元等。”

    李加贤每天早晨不到七点就跑步下村检查卫生,很多时候,他下村回来大家才起床上班。就这样,渐渐消除了村庄环境的污染源。

    接着,李加贤带领村民对村庄进行整治与改造。帮助村民拉沙拉水泥,村民自己出劳力,先后硬化100多户的入户道路,兴建农村文化墙,因地制宜做好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对村空闲地进行绿化、安装篱笆,打造村庄环境建设亮点。

    村里的环境变化,让群众满意,也让李加贤打心眼里高兴,更加激起了他干事为民的信心和激情。

    2018年,随着危房情况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李加贤对石笋、木门的三家无房户和一家危房户特别上心。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弓没有回头箭”,盖房子钱从哪儿来,单靠政府补贴肯定是不够的。

    怎么办?只有硬着头皮干。李加贤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和渠道,四处求人说好话筹款,能借就借,能贷就贷,凭着人脉关系找来施工队,自己备料降低成本。按国家建房补助政策,新建户张志贵和刘兴贵每家补助3万元,另外两家是村里面的村民在城里面建了房子,村里面的房子也就空起不要,就给别人买来住,各补助1.5万元。终于,四户人家全部驻进了安全达标的房子。

    有安居房子住了,家里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以前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在终于有了,能不高兴吗?”说起盖好的新房,刘兴贵显得非常兴奋。

    以前,刘兴贵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居住在村里的兄弟家房里,面积也就20平方米左右。

    李加贤介绍,“为尽早圆住房困难户的安居梦,前年,村委会制订了解困方案,出台解困实施《意见》,通过就地新建、解困式拆迁等模式,解决像刘兴贵家一样的农村实际住房困难(边缘)户的住房困难,像这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就有很多户,通过易地搬迁解决安全住房有45户。”

    采访快结束了,我开始细细打量起眼前的李加贤。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中等身材,举止稳重,一双细长眼睛炯炯有神,他那善良的心就像一泓清水,替人解忧就是他的最大快乐。他的话不紧不慢,好像织布梭一样,有节奏地把他的思想准确精密地表达出来。

    这时,李加贤让我看他的《扶贫日志》,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不忘初心、践行初心、砥砺初心,千方百计为广大群众谋福祉。”原来,他的内心深处始终铭刻着扶贫攻坚的“初心”情结。

    三年来,李加贤靠一颗真诚为民的心和一份脚踏实地的干劲,先后争取养猪场、危房改造、修路、种植、养殖等项目建设,村民用土地等方式入股集体企业,每年有分红,贫困户也从中受益。

    如今,石笋村民思想转变了,家家户户干净了,村民有干劲、有信心了,在外地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创业了。在去年的大考中,石笋还被考核组现场点名表扬了。

    脱贫攻坚,李加贤把人留在了石笋、把心留给了贫困人家。和村民三年的交心、帮扶,村民们早已接纳他、信任他,石笋的很多村民都说,“老李如果政策允许,能在多留几年在我们石笋就好了。”

    结束了采访,李加贤说:“这里的点点滴滴都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路走来,我从未后悔过我的选择,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将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故事六:在帮扶中成长——刘俊琦

    驻村脱贫攻坚任务说来就来。

    2018年3月,正是山花烂漫时节,刘俊琦随云南机场集团第三批扶贫驻村工作队,来到广南县杨柳井乡石笋村,开启了他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的全新征程。

    在此之前,刘俊琦在昆明机场安检站行检一大队工作,他是自愿报名要求加入驻村扶贫队伍中的。那天,当接到上级领导电话正式通知准备出发的时候,他正在安检岗位上忙碌着。他没有犹豫,当下答应并立下了军令状。

    来到石笋这个小山村的第一天,从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刘俊琦,看到一张张陌生的脸庞,内心反而没底啦。到了晚上,他发现乡村的夜晚和城市不同,城市的夜晚是明亮的,少了乡村的一份寂静。深夜时分,他静静地躺在村办公室新铺的床上,耳边不时传来农户家狗叫声、小孩哭闹声、林间昆虫声,思绪万千。面对即将开启脱贫攻坚驻村帮扶这一光荣任务,他的内心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感,深怕辜负了身上背负的脱贫攻坚使命。

    不知不觉中,刘俊琦睡着了。天渐渐地放亮,亮色像一层纱,覆盖着黎明前的乡村。鸟儿已经出来活动了,站在树枝上、电线上、房顶上,叽叽喳喳练习着合唱。当夜幕极不情愿地退去后,太阳露出了半张脸,人们又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初到石笋,刘俊琦惊奇地发现,这个位于到处怪石嶙峋的石笋村还是满有新鲜感、满可爱的。

    接下来,刘俊琦“迈开腿、张开嘴、讲政策、解纠纷、看状况、聊生活、话远景,每天早出晚归”,感觉每一天既充实而忐忑。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开村组会、被吓得不敢说话的情景。当时讨论的内容比较敏感,村民都比较激动,甚至发生了争吵。

    半年下来,刘俊琦走过了石笋的每一条道路,掌握了每一户建档户的基本情况,与村民的交流也没有了障碍。与村两委、挂村队一起协商解决问题已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刘俊琦和村民也渐渐变得熟悉起来,每到一户村民们热情地招呼、倒水,就像朋友一样亲切交谈。

    熟悉了民情,掌握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那就从小事做起,用真情和实干为民办实事好事。

    平安寨小组的罗方顺是整个村条件最差,生活最困难的一家。老两口七十多岁,唯一的儿子2019年不幸患癌症去世,二老拉扯着两个孙子艰难地度日。

    那一次是针对“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入户走访。刘俊琦走着山路到罗方顺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眼前,一间木瓦、土墙结构的老房子已经出现了裂缝。开门进去,三开间布局,伙房、堂屋、卧室,但没有隔栏,一眼望尽。没有什么家具,锅碗瓢盆、木床、陈旧灰黑卧具及零星杂物家什,一张看不出颜色的约一米直径的饭桌,几条小木板凳。抬头看屋顶瓦片,稀疏有几处漏光,雨水从瓦片漏光处滴落下来,地面滴滴答答的响着雨点声。

    老人的住房问题得不到保障——土墙土瓦、漏雨漏风,生活用品缺乏,环境卫生极差,糟糕的家境和人居环境让人大吃一惊,这是典型的D级危房啊!

    刘俊琦一一记下。回到村委会,他马上协调将该户纳入了危房改造项目,通过“补短板”,提升人居环境。

    从规划到选址,再到监督建房进度,刘俊琦操了不少心。先是给罗方顺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盖了一层的平房。房子建好后,面积不够,刘俊琦又协调1.5万元加层、1.5万元新建厨房。这期间,刘俊琦还为罗方顺办理调高低保等级,为其孙女孙子罗文彩、罗文俊申请雨露计划补贴,申请办理临时救助一次3000元,每年一次。

    罗方顺老人就要住进二层小楼。可是,家徒四壁的破旧屋子里几件破旧的行李铺盖与新的环境格格不入。

    搬家这一天,刘俊琦专程到县城购买了电视、衣柜、床和床上用品等。

    看着崭新的家具家电一件一件把屋子放满,罗方顺老人拉着刘俊琦的手,满含热泪表达着感谢之情:“小刘时刻为我们家着想,为我们的生活解忧。赶上了好时代,感谢共产党、感谢机场集团、感谢你和乡村干部;如果没有你们,我这辈子永远不可能住上新房子,盖不了新被窝,穿不上新衣服,孙子女也不可能继续读书。”罗方顺老人的这番话让刘俊琦感慨万千。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这些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了,心里暖洋洋的。

    “感谢小刘,真希望你永远不要走!”采访中,突然有一位中年妇女,径直走过来对刘俊琦说。

    我有些好奇。原来,听说我是机场集团下来采访的,当地老百姓就担心驻村队员是不是要离开了......

    这时,我忍不住认真打量起俊琦这位小伙子。眼前的刘俊琦戴着近视镜的脸上写满微笑,他是一位粗线条的汉子,浓眉肩宽,皮肤有些黝黑,四肢健壮得像白杨树,那双方方的手非常厚实。

    看着我在打量他,刘俊琦急忙拿出《扶贫日记》给我看,以转移我的视线。“每当看到村子里一座座危房焕然一新、一批批年轻人外出务工个个高中生大学生顺利入学、一条条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的喜悦成了我坚持的动力。”刘俊琦有记《扶贫日记》的习惯,每天无论工作几点做完,他都要坚持将工作日志写完才能安然入睡。翻开一页页,写满了收获、成绩、感想,更记载了一桩桩、一件件扶贫事例。

    83岁的平安寨龙富能是一位“五保户”老人,无儿无女,长期依靠每月领“低保”过日子。老人原本住在土墙土瓦房内,也没窗户。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雨季屋顶漏雨,冬季窗户透风。刘俊琦了解到这一情况,多方协调危房加固项目,自费给老人买了新窗户安装上。先后协调3.6万元加固改造,把土墙换成砖墙,更换新的琉璃瓦。逢年过节,刘俊琦还自费买些米油等物看望像罗方顺。现在,龙富能老人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身体状况也比之前好了许多,每次见面都会发自内心的说声“谢谢”,热情邀请一定要去家里面坐坐。

    驻村三年,刘俊琦“五加二、白加黑”,放弃了五一、十一长假,放弃了无数个礼拜天,放弃了节日与家人的团聚,驻守在村,常常与贫困户做交流、谈思路、谋创业。

    刚来驻村的时候,刘俊琦的孩子出生仅仅5个月,但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驻村扶贫当中。到现在,孩子已经三岁多了,没有好好的陪伴过孩子,错过了和孩子、家人共处的时间。虽然在感情上愧对孩子,愧对家人,但心里面感觉满满的、暖暖的。

    时光匆匆而过。现在的刘俊琦早已放下了自己的浮躁,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得沉稳严谨,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合格的帮扶工作队员。他说:“扶贫工作虽然真的很辛苦,但它教会了我许多。我很庆幸当时做的这个决定,否则我绝不会有如此大的进步,这段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就是一个八零后扶贫驻村队员的故事,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他怀抱热忱和信念,以拳拳之心不断奋进拼搏着、成长着。

    故事七:种“豆”带头人——舒晓省

    从成都军区空军某部机务兵到昆明机场航空安全护卫部,再到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驻村脱贫攻坚,业余种植中药材广豆根,70后的舒晓省想带动乡亲们奔小康。

    2018年3月,舒晓省自愿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

    驻村不久,他发现海子村的怪现象,好些村里年经人都出去打工,农村一些田地丢荒废弃,不荒废的地也大多种植玉米、烤烟,年产量有限,年收入不高。这让舒晓省意识到,这种传统单一化的农业种植模式,要给乡亲们带来脱贫致富的可能性“可怜”得很。

    他心想:在海子村推广种植些农作物,先承包一片空地,通过自己试种中药材致富的成功案例,传递给乡里乡亲,让乡亲们一同致富、奔小康。

    但是,药材的种类繁多,适宜种什么、如何选种、种植多深、用什么除草剂、市场行情和前景......所有这些,都让舒晓省这位种植新手困惑不已。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差异颇大,不同的药材适合生长于不同的气候环境,形成地道药材。种植药材不但要选好品种,更要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种植。

    当他四处打听,获悉广豆根适合在海子村大面积种植推广后,心里别提多高兴啦!一位中药种植专家告诉他:“新手种植,要多看、多了解、多观察、多实践。”

    接下来,他自费购买书籍,如饥似渴自学广豆根种植技术,想方设法参观考察、学习请教。

    不到半年功夫,舒晓省学习技术成熟后,在外地购买了500多斤广豆根种子。在家人的支持下,承包了60亩荒地育苗,开启了带头种植中药材历程的开端。

    起初,舒晓省每天都要走上1公里的山路到苗地,搭棚、消毒,精心管理。在他精心照料下,广豆根苗出苗率和长势呈现出喜人态势,开花结果,平均每株长新芽4根,高达1米以上。

    采访中,舒晓省说:“起初,我对于中药材懂得并不多。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请教,让我知道了很多中药材的别名和属性,对药材的功效也有了认识和积累,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探讨中药材的种植技术。那段充实的时间里,学习到了许多学校和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说完带我看了广豆根有些像“黑珍珠”、黑皮大豆的种子和生长茂盛的成片成片的广豆根苗圃。苗圃里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绿野,一根根用树枝、竹杆搭建的架子掩映在绿叶丛中,一股淡淡的散发着豆腥气味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广豆根,又名柔枝槐、山豆根、苦豆根、黄结等,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广豆根的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

    广豆根在医学上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中草药,以根部入药,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是治疗咽喉症疾病的良药。由广豆根提取的氧化苦参碱,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钩端螺旋体病等症。同时,该品具有抗癌和抗霉菌作用,用于生产治疗冠心病和抗鼻癌、喉癌、肺癌等新药。因为广豆根适合在山地种植,喀斯特地貌的海子村就比较适宜种植这种药材。

    现如今,舒晓省掌握了广豆根种植技术,不必每天都要去苗地,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苗木的销售和技术推广方面。在农业局技术推广站,他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在电脑和电话前,他与药商洽谈中草药销售;在村里,他向乡亲们介绍中草药种植的优势,忙时让村民前来帮忙打零工、发工资,顺便传授种植技术,宣传种植广豆根的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让广豆根豆子成为村民们眼中名副其实的“金豆子”。

    在他的带动下,下海子已经有人种植广豆根。他已经是海子村中药材种植的领头人,又计划着带领村民大量种植生姜,引种工业大麻,通过运行“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同时和农户签订低价保底回收协议,规避市场风险。

    舒晓省说:“我希望能够把学习和种植经验传授给海子村民,让这里的中药材种植形成小规模的产业化产出和管理,让乡亲们看到种植中药材的可观利润后,将单一化玉米、烤烟种植改为多产业种植,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日常工作中,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舒晓省通过可行性走访、座谈和实地考察,了解到下海子残疾人郑佳荣水

    池长期无盖子,生活用水的水质受到污染。舒晓省立即利用半天时间帮助清洗、建好水池盖。这以后,舒晓省就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一有时间,就上门帮干家务活儿。陶家坡的陈治国家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农产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其儿子陈光松特别想找个事做,补贴家用,舒晓省便推荐到昆明打工......

    舒晓省的辛苦付出被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说:“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机场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村干部和驻村队员的不懈努力,海子村的人一定会走上富裕之路。”

    故事八:张大爷的新房——郭俊飞

    蓝天白云下,海子村龙牙寨张存方老大爷的二层新楼房顶新安装的太阳能设施锃锃发亮,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进干净整洁的新房中,明净而舒适。院子里,相邻相亲座无虚席,欢声笑语。

    原来,这是张大爷上新房的大喜日子。在农村,每当有人家搬入新房,都喜欢摆一院子酒席,宴请亲朋好友、隔别邻居来吃席,以此获得人们最好的祝福,那热闹劲儿像是过年似的。

    这一天,张大爷甭提有多高兴啦——心情舒畅,如春风吹拂,暧意融融。

    这时,当张大爷见到前来贺喜的海子村扶贫工作队员郭俊飞(来自昆明机场机电设备中心)一行时,赶忙上前握住小郭的手:“党的政策就是好,我做梦也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新房子,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感谢习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机场集团和你们驻村队的帮扶,我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在这之前,70多岁的张大爷一直带着两个孙子艰难地生活。原先居住的老房子属于土木结构的危房,是50年代修建的,因年久失修早已多处漏水,木制窗户也破旧不堪。郭俊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上级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3万元,帮助建盖了80平米的砖混结构房,后又联系机场帮扶,为张大爷家里购置了电磁炉、衣柜、鞋架、床和电视机等家具家电用品,向民政申请孤儿救助金和低保金,争取到每年救助金3万元,保障了张大爷家庭基本生活。

    房子建好后,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房屋粉刷还没有着落,又与村委会商议申请人居环境改造资金和驻村工作队经费,帮助安装上门窗、楼梯扶手和粉刷墙面。

    在海子村,像张大爷家这样,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保障住房安全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享受到了政策和帮扶的红利。近年来,随着惠民政策不断加紧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强力推进,县、乡、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高度重视、统筹谋划,以农村危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消除危房住人情况,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住房使用功能齐全,居住条件大为改善。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道,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让更多农村困难群众搬进了漂亮的新房,实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房梦”。

    46岁的独人户叶福文智力有问题,以前无房居住。郭俊飞从乡政府争取到救助粮食、低保金和6万元,联系上级部门,衔接好施工单位,帮助建盖好房子,又建水窑、厨房,还教他饲养了4头猪。

    一次,叶福文上街赶集,不小心把身份证、银行卡弄丢了,着急着不知怎么办,是郭俊飞把他送回了家。回家路上,凛冽的寒风发出凄历的尖叫,枯草落叶满天飞扬,天地之间黄尘蒙蒙,混沌一片。天很冷,风刺骨,叶福文穿着很少,冷得瑟瑟发抖,郭俊飞就把棉衣脱给他穿上。

    ......

    海子村农村危房改造以“贫困户不住危房”为标准,以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为宗旨,以高效高质量推动工作为目标。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郭俊飞和驻村工作队员们与村干部不搞“一刀切”,让每个改造户都能住上满意的房屋,切实提升其幸福感、满足感。日常工作中,遵循“建新拆旧”原则,逐户开展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未拆除旧房的,按照要求立即拆除;每年制作农村危房改造“明白卡”,预防农村危房改造中易发生的恶意强揽工程、强供建材等行为,杜绝危房改造存在“涂脂抹粉”、“穿鞋戴帽”等形象工程。

    目前,在郭俊飞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和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海子村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贫困群众安居乐业和美丽乡村振兴铺平了道路。

    故事九:“火线入党”——葆春和红富

    杨柳大地,扶贫攻坚鏖战正酣;驻村一线,“火线入党”葆春和红富。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2017年七一建党节这天,石笋村和海子村党建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党宣誓仪式分别举行,宣誓人杨葆春和李红富面对鲜红的党旗,站得笔直,庄严地举起右拳,铿锵有力地宣誓,成为扶贫战线上光荣加入的中共预备党员。

    这已是三年前激动人心的一幕。但是,在广南采访的日子里,让我吃惊的是,当地干部群众中至今还有人提起“石笋有葆春,海子有红富”这样的话语。

    原来,杨葆春和李红富是云南机场集团派驻石笋和海子的第二批驻村工作队员,分别来自集团飞机维修服务分公司和培训中心。2016年2月28日,带着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深厚情怀,杨葆春和李红富投入到广南县杨柳井乡大山的怀抱,成为大山的儿子。

    扶贫工作两年多来,他俩他乡作故乡,驻村在职在位,始终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不辞辛劳,真情服务,用实干诠释扶贫精神;他俩不仅用所学和扎实的工作成效改变了当地贫困现状,还对农村合作社发展进行了规划,培养种植、养殖户,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俩比翼齐飞,双双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火线入党”。

    刚到石笋不久,杨葆春和村干部一起入村走访时,一名村干部突然接到电话报告称靠近广西的一片山地突发山火,情况紧急。杨葆春汇同其他驻村队员及村干部迅速奔赴火灾地点。只见着火区域位于陡峭的山坡下荆棘丛生,坡陡草密。由于高温干燥,火势蔓延迅速,火苗腾空而起。关键时刻,没有半点犹豫,马上与在场的村民一起,加入灭火行动,在火源处用掰下的树枝扑打,阻止火势,保护了周边近百亩山林,避免了居住在附近的人家被山火吞噬遭受灭顶之灾。直到专业消防人员到来,他才被强行要求退下,又跟随消防救援队员在涉火山地来回巡查,清理暗火和残留着的火种。

    工作之余,杨葆春就到石笋小学,教孩子们发音、书写、唱歌、玩游戏、讲述英雄的故事,孩子们学得认真、玩得开心。伴随着孩子们的是一声声欢笑、一阵阵嬉闹……一次,当他听说8岁二年级的陈坤小朋友无人照顾成了孤儿,便多方联系协调,为孩子申请到了校园补助。这以后,孩子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有时放学了还去办公室找他,要求多给他们上些课。采访时,杨葆春说:“那个时候,真让人感动,感受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也感觉到自己这编外教师的意义与责任。”

    ......

    其实,脱贫攻坚战役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简要介绍完了杨葆春的扶贫情况,接下来,就让我来讲讲李红富的驻村故事吧!

    2020年“七.一”建党节前夕,这位已经离开扶贫村两年半的李红富,带着400个口罩、4个书包,来到了他一直牵挂的地方——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

    李红富赶到村子,先是看望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凤恒家,后又来到田维良家......与村民拉家常、做农活。

    太阳快落山了,有的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吃饭,有的人家将桌椅饭菜摆到自家院子里吃饭,见到他时,都高兴地叫他坐下来吃晚饭。

    不一会儿,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天边归巢的鸟儿与乡村的人一起汇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美丽的田园风景圣地。

    原来,李红富曾是这里的驻村工作队员。他,两年如一日,趴在扶贫工作岗位上,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用信念和汗水演绎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里,成为当地在扶贫岗位上“火线入党”的驻村队员。

    吃过晚餐,实在是挡不住老百姓的热情,东家一碗酒、西家一根烟,几家走下来,已然有些醉意。

    此时的他,经过长期煅炼没有半点多余脂肪高高贲起的肌肉,与他的那张脸一样,泛着最坚实的古铜色。浓眉下,性感鼻梁和深陷的眼眶,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面带了一丝微笑和两三分淡然的酒意。在酒劲的作用下,他的思绪回到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扶贫岁月。

    海子村委会辖区共有14个自然村1223户5476人,2016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扶贫户137户525人,2017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扶贫115户428人。由于地处喀斯特山区,缺水严重,不仅烤烟、核桃、蔬菜等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且饮水安全已然成为了事关当地群众生存的一大因素。

    李红富还没到达驻地,来接他和其他驻村同志的人介绍说:我们村的穷在当地有名的,单说吃的水,在我们当地叫“栽”水吃,意思就是天下雨就有水,天不下雨就没有水。很多老百姓用的都是道路上流淌的水,各种垃圾都会存在,也没有经过消毒处理都吃了。有的村民抓住雨季降雨,接引房顶的雨水到水窖里存放饮用,但存水时间过长也不卫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当地老百姓流传民谣:“海子是个好地方,打桶水来半桶浆,白米煮成红米饭,白衣洗成红衣裳”。真实反映了海子村人民群众吃水困难的现实生活状况。

    为彻底改变海子村“一桶水半桶桨,白米饭煮成红米饭”的饮水难现状,云南机场集团决定在海子村水海子水源地修建坝塘一座,实施管引工程,实现海子村片区饮水全覆盖。策划和建设期间,李红富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积极配合村组干部寻找水源点,策划饮水项目,隔三差五的就往工地跑,察看施工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和明细,召开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会议,配合监理方共同监督每个工程建设环节,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2018年3月,海子坝塘工程初步建成,坝塘总库容3万余立方,年调节供水4.85万立方,有效解决周边14个自然村、2358人、298头大牲畜生活用水难题,为当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奠定坚实基础,让昔日的“干”海子“水”起来。如今,村子每家每户装上了自来水管道,修复了水窖。清澈安全的自来水犹如一股股暖流,滋润群众心田。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刚开始下村做政策动员时,李红富说什么老百姓都不喜欢听,还有人议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后来为了方便工作李红富开始留胡须,老百姓戏弄说:“你留胡须的样子太像个大军阀”。又后来为了方便工作,李红富又把胡须留在嘴巴下面,老百姓又戏弄说:“你留胡须的样子太像路边摆摊的假道长”。直到李红富在下巴上留了一小点胡须,老百姓才说有点接地气了,慢慢地也有老百姓主动向他打招呼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红富发现村里很有影响力的一位村民喜欢下象棋。他便利用去县城洗澡的机会,花了五块半买了一本象棋书,下功夫背读棋书上的杀技之后,晚上空余时间去找那个村民下棋,发现平时在村里比较刁钻的几个村民也在,结果他在棋盘上把他们杀得人仰马翻。第二天,李红富和村主任去他们村开村民会议时,他们主动和李红富打招呼、发烟抽,对村委会的工作也是前所未有的支持。李红富惊奇地发现:和老百姓打交道要他们认可你,只要方法得当也不是那么难。后来,他又在乡政府干部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方法,开始主动走到村民当中去,成为一名“村里人”。

    云南机场集团帮扶海子村委会重点项目水坝修建,由于水坝修建项目需要先修通往水坝施工的路面,所以要占用老百姓的地,因为修路无补偿款,2017年4月,一些想不通的老百姓就把路堵了,扣留了修路的挖机。李红富与其它3名驻村干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施工现场,耐心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经过1小时40多分钟的努力,成功调解了此次因占地引起的矛盾纠纷,遏制了事态的发展。

    在扶贫工作中,以心换心最重要。李红富记得,交通局修建海子村委会到杨柳井乡的路要占用老百姓的地,其中有一户村民怎么做工作都不同意,村委会已经去了7、8次,这户村民就是不同意。2017年5月,李红富与杨柳井乡人大主席黄先懿买了几瓶酒,去找该户村民,在他家喝酒吃饭,等村民酒喝高兴了就开始做思想工作,当天一直说到次日凌晨3点未果。第二天、第三天又去,依然吃了“闭门羹”。“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他俩第四天再去,这户村民终于同意了。

    “要想富,先修路”。云南机场集团参与杨柳井乡扶贫重点项目“农耕路建设工程”建设,先后投入资金450万元,修建一条近4公里的上龙定入村道路,修建11条20多公里的农耕路,结束了以往种植农作物玉米、烤烟只能靠人背、马托的历史。趁热打铁,李红富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与其他驻村队员、挂队队员和村委会干部一道,不等不靠,主动寻求政策帮扶。先后向当地民政局、财政局、其他条件好的乡镇等相关单位寻求项目,筹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为当地百姓修路、安装路灯,14个自然村全部安装了路灯,新建老年活动中心,解决了当地村民集会、开会没有集中场地的现实困难。开展产业发展扶贫,注册了一个中草药种植合作社、一个养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方式来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先后向农技站要帮扶政策,无偿发放两批小猪仔、小牛犊给“建档立卡户”进行养殖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主动联系劳动就业服务局,把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输送到当地企业、增加他们的收入,解决了“建档立卡户”就业难的问题。向住建局要政策和资金,帮助“建档立卡户”新建房屋和进行危房改造。向水务站要政策和资金,帮助“建档立卡户”修建新水窖,解决发展养殖的牲畜饮水后顾之忧。

    李红富常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嘘寒问暖、体察民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大家伙的心越来越靠近、越来越聚拢。2016年10月,有位领导到海子村委会调研,当时到汪家坪村贫困户田孟寿家进行现场调研,动员贫困户田孟寿在家多养几只鸡、多养几头猪,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田孟寿答应饲养,但只能养3只。这位领导动员田孟寿多养点,可就是不同意,大家说他是典型的属于因懒导致贫困。后来,经过几次谈心后,李红富知道不是他不愿意多养,是因为他只识123数字,多了不会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红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最终想出了解决的办法:虽然他只识123,但可以区分颜色。于是,第二天,李红富建议他红色的鸡养3只、黑色的鸡养3只、花色的鸡养3只、黄色的鸡再养3只,猪也是白毛的猪养3头、黑毛的猪养3头、杂毛的猪养3头.......用颜色区分,这样田孟寿就数的过来了,也方便他管理。现在田孟寿本人就养了好几头猪,十几只鸡。

    ......

    收回思绪,天已大亮。李红富一个人走在一段长长的山路,瑰丽的阳光倾洒在他的身上,身后早已是模糊的云烟。曾经,那些或深或浅的脚印,都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努力,属于自己与老百性朝夕相处的情感。

    如今,让杨葆春和李红富魂牵梦绕的石笋和海子村,早已全部脱贫,正在实施美丽乡村振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曾经夜黑黑、路茫茫的乡村小道被明亮的路灯点亮;曾经除了劳作就是看电视、打麻将的单调农村生活被丰富的文化所代之……村民们正在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

    故事十:故事讲不完

    “老乡,咱家平时吃的米面油能吃饱吗?”  

    “当然吃饱了!现在谁家还能吃不饱!不仅能吃饱,你看看俺家养的鸡鸭鹅,我顿顿都能吃肉呢!”

    “咱家的住房看起来挺新的?”  

    “可不,刚盖一年多,我琢磨着明年还想落上一层呢!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机场集团和你们这些扶贫干部,像我这样的家庭,妻子重病,两个娃上学,不遇上这么好的政策,咋能过到今天:不缺吃,不缺穿,还有新房住,妻子没那么大压力,病也好了很多。”

    ......

    “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舍小家,顾大家,真的了不起啊!”

    “非常感谢机场集团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得到你们的帮助,让我们海子村的每一位公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这是一件非常之大的事,永远忘不了你们的辛勤和汗水,让我们海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然一新!我代表海子村的每一位公民发出内心话说声感谢不尽!”

    “国富民强,奔往小康生活之路的背后,总是有那么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你们是最可爱的人!我是中国公民!我是广南人!我的家在海子!我为住村工作组点赞。”

    这是我在整理现场采访时的一段段录音。我清楚地记得,好些农民汉子、老人、妇女边说便抹着眼泪——那是感激、高兴的眼泪。

    ......

    精准扶贫,与爱同行。

    驻村扶贫队,脚上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

    有这样一群云南空港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艰险,穿梭于云南贫困乡村的村村落落,走进每一户贫困户家中,用一颗颗真情服务的爱心,温暖贫困群众,带领呈贡、武定、广南、迪庆、腾冲、保山、德宏、丽江、沧源等地的贫困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

    《驻村故事》为您讲述了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机场集团)派驻广南的十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真心、真情、扶真贫”事迹。这些仅仅是云南空港部分驻村工作队员的扶贫故事,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参与过扶贫工作的广大云南空港干部职工,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为民服务的生动记录。

    十多年来,集团党委、各机场(控股公司、建设指挥部)党委(支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连年参与扶贫攻坚,走精准扶贫之路。一批批资金投入贫困农村各项基础建设和贫困群众房屋新建改造,一波波挂职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新农村指导员)散落在贫困乡村脱贫攻坚。

    十多年来,从机关到基层,从机场到控股公司,从脱贫帮扶到乡村振兴,云南空港人一直在路上,这是一种工作状态,也是一种真情为民的情怀,更是一种庄严承诺。

    十多年来,我的足迹跑遍了武定、呈贡、腾冲、保山、德宏、迪庆和广南乡村,用手中的笔和摄影镜头记录集团机关、机场(建设指挥部)和控股公司所涉及的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扶贫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以及涌现出的成功案例和模范人物事迹。他们中,除了这次讲述的十名同志,还有聂森、张松涛、梁小强、万杨、杨志荣、资静德、尹林伟、段绍荣、杨永泽、张安平、郑河、尼玛、李加林等等。这些平凡的挂职、驻村队员,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当地干部一道,组织和帮助贫困户自强不息、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勤劳和才智已经全部脱贫。

    每一次采访下来,从走访贫困户的笑声和泪眼中,我已深深感受到中国脱贫攻坚的深刻意义,主动肩负起一个业余热爱写作和摄影人的初心使命,在这山水之间、彩云之南写下了20多个平凡的扶贫小故事,收获着一个个“小确幸”。

    作者简介:

    周子淦(笔名:抒鑫),男,壮族,原在武警云南边防总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后转业到民航工作至今,业余热爱新闻、文学和摄影,现为云南省摄协会员,昆明市作协会员,曾出版军旅报告文学《橄榄色的防线》、民航报告文学《金色的机场》、《真情的服务》和《空港“逆行者”》等。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