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读《摩挲大地》有感

    类别:随笔 作者:博远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7/8/16 14:28:13 网友阅读:1072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读《摩挲大地》有感

    ——《天涯的眼神》饱含沧桑的温柔

    李宽

    《摩挲大地》——是余秋雨从其《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中摘录精美篇章,再经过大于三分之一的篇幅的修改,进而辑录所成的优秀散文集。而《天涯的眼神》是其中一篇独特的文章。

    《天涯的眼神》内容主要以我国海南为基点,以海南的历史发展为主干。这样,一个独立的维度就建立起来了,其间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发展,唯一亘古不变的是那海南对于历史的包容,与对女性的满含笑意的温柔!

    一、 历史长河,流淌海南的光辉

    《天涯的眼神》中写道“只有在天涯海角、绝壁死谷,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一切才变得深刻。”而海南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处于我国南部。“南”对于古老的中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特殊的含义,古代帝王面南而坐,居民住房坐北朝南,无数石狮、陶俑都面南或立或匐,无一例外所以目光都汇聚南方。因此,这里也就绽放无尽光辉!

    海南,在汉代才被人们以行政眼光比较认真的打量,西汉时的路博德和东汉的马援在南中国开疆拓土时,只是顺便的光顾了海南,并将其纳入中华版图。《三国志》中也记载到:孙权一再南征海南岛,却终未得果。直到冼夫人安定这片土地,而她也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她不时回首中原,从盈盈秋波到朦胧慈目,始终是那样和善。”再从李德裕到苏东坡、邱浚、海瑞,他们无论是自愿亦或是被贬来此,最后都在这个地方留有痕迹;当他们离开或是逝去之时,那眼神将不再是向往,而是深深的不舍。

    二、 沧海桑田,永葆女性的娇颜

    女性文明和家园文明(如果有此一说的话)是一体的,也是文明的根基,经过一番推导,作者称其为海南的灵魂。海南本是天涯一隅的流放地,一座陷落在南中国迷雾中的孤岛。将流放地转换成家园,将流放者转换成归家的游子。但这一推导俨然一场价值消解:柔软消解了孤苦,喜剧消解了悲剧,传说中鹿回头幻化成美女的“嫣然一笑”消解了中原朝廷严酷的政治斗争。不同的女性在这里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前面的冼夫人就是一个代表,她为了安定、为了民生、为了民族间的和睦,几十年如一日的指挥若定,恩威并施。她在盛唐之前便为历史确立了海南岛形象——一种在依然荒昧背景下的女性化存在。接着,又有一名来自江苏松江乌泥泾的青年女子来到这里,她以温和的笑容与黎族姊妹交流,并在黎族姊妹的传授下很快成为纺织能手。后来当她思乡心切,回到松江老家被人称为“黄道婆”,因她也才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而这纤纤素手中的缕缕棉纱、柔柔布帛,自然也是海南对于中原的回馈。再者是宋氏三姊妹对祖籍的铭记、“哥哥”与 “妹妹”的呼唤应声、宋美龄女士为重印《文昌县志》书名执笔,随处流露着对故土的向往与思念。

    女性文明很自然地派生出了家园文明。女性文明和家园文明的最终魅力,在于寻常形态的人间情怀,在于自然形态的人道民生。就因为女性在海南发展了文明,所以不至于寻常形态和自然形态的失落。海南,由于以海为屏,隔绝了世俗的侵扰,始终保留着最原始的那份纯真。尽管沧海变作桑田,女性的那份娇颜也驻留在海南的眸子里。

    三、 往事如昨,轻抚眼眸的温柔

    海南“滋润的风,温暖的水,畅快的笑,洁白的牙齿,忽闪的眼”,哺育着生长于斯的生命,抚慰着寄籍于斯的灵魂,蔚然而成释然、安然、怡然的生命景观。这样的美,难以用线条刻画;这样的博大,难以用江河作比;这样的温柔,只能微风亲吻。海南的发展虽未与大陆同步发展,但其进度却具有跳跃性;她虽处于天涯海角,但能开始新世纪的故事。

    《天涯的眼神》以中外两个追鹿的故事开头,寓示人们的寻找往往会变成追赶。不过历史又何尝不是在追赶现在、追赶未来,海南也在追赶中开启眼眸。她的眼眸里有光彩、有迷惑、有不舍、有向往、有温柔……

    天涯的眼神兜住所有朝南的目光,让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这双温柔似水的眸子。海南也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她温柔的注视着她默默守护的那片土地,她那具纵使娇弱且饱经沧桑的身子,也始终屹立在祖国南方!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