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独处

    类别:散文 作者:回音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11/26 18:05:36 网友阅读:738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今天是2015年9月30日,九月最后一天,我在旺苍,淅淅沥沥的早秋秋雨。门还是昨晚睡前我反锁的状态,这样的天气对于我来说,不适合出门。

    九月的金堂几乎是在雨里度过,细密而又绵长,长时间看着湿漉漉的地面,心里没了新鲜感。回到这里,依旧是阴雨连绵,便对天气失去了期待。

    前几天看完一本小说,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有人说,爱情像是一场瘟疫,没有人可以逃脱,有人死了,有人幸存下来,却带着永久的伤。

    爱情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其他联系,何尝又不是这样!

    一个人在家,百无聊赖,于是昨天下午想着去书店来场饕餮盛宴。一路上的变化不大,台台阶的那家麻辣烫装潢还是没有换,店里却依旧坐满了食客,电影院那边的步行街还是人最多的地方……书店不大,人很少,一眼望去,大概十来个,大多还是爷爷奶奶陪着三五岁的孙子孙女,老人翻着书悄声用拗口的普通话教小朋友认字。我仔细看书架的目录,文学类在最角落的小一个书架上,小初高辅导书几乎占了书店三分之二,还有所谓的成功学书籍和为数不多的生活实用类书籍……两个多小时过去,败兴而归。

    我曾经形容过这个小县城:颓废而又生生不息。

    后来,被同是旺苍人的学姐看似义正言辞的“质问”,你怎么能说自己家乡颓废呢!

    我不想解释什么,迅速删掉这条动态。

    走出书店的时候天已经昏暗,我突然想到的还是那两个不知道是形容词还是动词的词语:颓废、生生不息。

    刚刚看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看到“我原以为,我们可以就这么插科打诨糊涂过一辈子的”这句话,妈妈打电话来。

    戛然而止的思绪让我感到郁闷。她说,明天来看你;说,你想吃什么给你带来;说,你应该给XX打电话关心一下……我气急败坏的反驳,你能不能让我安安静静的,我不想和谁没事就联系,烦啊!

    妈妈明显感到我的不耐烦,瞬间说语调更高: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人与人相处就该经常关心别人……我把手机放在桌上,没有声音传来的时候就拿起电话说:哦,我知道了。

    在我的人生经历里,从未有和妈妈说清楚的道理。

    挂掉电话,看着翻到143页的书,索然无味。我到底是不是个冷漠的人。一个人待的时间太久,我从不认为我自己会有多需要别人。在我的观点里,单数,并不意味着孤独。

    或许,正因为我这种“可笑”的想法,让我变得对自己无关的事情总是选择漠然处之。

    某个周四下午的大课,有事迟到,到教室老师已经开讲,我随便在后座坐下,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算是志同道合的女生。她说她对我印象深刻,我疑惑,她说因为每次你都坐第一排,我尴尬的不知怎么回答,她接着说我很喜欢你这样把自己事情努力做好的人。

    我怅然,原来在别人的眼里,我也只是在为自己做着事情。可是,我连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做好。

    我喜欢安静,一个人,至多两个人,三个人的时候思维就会被他人左右。

    我是个人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吗?大概,我所追求的“安静”和“自由”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几天,我独处。爱上深夜不眠的状态,披着妈妈的大衣,坐在书房,一盏灯光,一杯温水,拉上的窗帘,流淌的音乐,散文或者小说。人一生又有多少这样不被冗杂世事烦扰的温柔时光呢!

    没有能耐隐世,没能耐放弃已经走了的小段路。因为衣食住行,因为人情冷暖。

    从小做事就中规中矩,不好不坏,或被人称作懂事,或被人称作乖巧。我曾恨极了这样的评价,意味着,我永远不敢跳出那个奇怪的圈。什么行为乖张,什么性格倔强,在所谓的“大人”眼里,离我很远。可怕的两个字——习惯。

    关于《双城记》,很多人都会想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我却更喜欢: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如果还要下雨,我只希望在深夜里。如果还要吹风,我只希望在深夜里。风雨交加,泰然安宁。

    这样安静的夜,愿那些还在奔波的人,对生活忐忑不安的人,能有一段温柔的独处时光……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