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随笔 >> 文章正文
  • 众生平等

    类别:随笔 作者:万维书刊用户(ID:148074)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3/23 16:34:00 网友阅读:533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佛说:众生平等。可是,每个生命真是平等的么?

    两个少年,丹增甘丹生来就是贵族少爷,普布则生来就是奴才,少爷和奴才的故事就此展开,两人一生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变迁中演绎。儿童的天性,让他们懵懂于农奴主和农奴的阶级对立,在相随相伴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观看布达拉宫,他们爬上了山头,却在回程中遇上了暴雨,两个孩子的惊恐,在雨中的不离不弃,让人感动。然而这自然的天气突变,却被看做触犯了天怒,冒犯了神灵,农奴主暴跳如雷,要挖去普布的双眼。这是怎样的逻辑,又是怎样的世道呢?幸亏丹增聪明地装病,逼迫农奴主改变了初衷,丹增心底的善昭示出人性的光辉。然而,眼睛保住了,普布的惩罚却不可免。活佛,普度众生的活佛,却作出了让普布代替丹增甘丹入寺修行的判决,连使用自己名字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他所诵的经、所祈的福,都归丹增甘丹。这样的判决,在我们看来实在荒谬,而对于普布来说,却是背上了一生的精神枷锁,让他迷失了自我,让他在人格分裂中痛苦,难以自拔。这样的处罚是公正的么?

    平等的前提是自由。西藏和平解放,农奴翻身做主人,真正获得了自由。西藏的天空从来没有那么高,那么蓝,阳光下的大地从此焕发生机。而以活佛为首的政教威权和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农奴主们,痛失威权,发动叛乱,失败后纷纷出逃。然而无论你曾经多么高贵,多么不可一世,当你惶惶如丧家之犬,在异国他乡,只能过着寄人篱下的悲凄日子。于是饱受飘零之苦的丹增甘丹彻底觉醒,回到了家乡,甘愿做一个平凡的教师。少爷的身份没有了,物质的优越也消失了,他有的只是对央金的爱,对女儿的爱,还有对这片高原故土的爱。这回归,是一次净化,也是灵魂的升华。

    有时候,命运充满了神奇。再来看看那个在寺庙替人修行的普布吧。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而这个结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紧,他对丹增甘丹的误会也越来越深。妹妹央金受到丹增的侵犯,他恨上了丹增;在寺院修行的福到底是归丹增还是归自己,在这个期待来世的佛教世界,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他想解开这个结,他想做回自己。于是他和丹增来到了布达拉宫,少年活佛的话令他们彻悟:“你的心认为解脱了,你就解脱了。”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人均已垂垂老矣。

    《西藏天空》给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么一段历史,从四四年直到八十年代,近半个世纪的西藏社会变迁,浓缩在丹增甘丹和普布的恩怨情仇之中。仇恨新中国的喇嘛和贵族去了,拥护新中国的农奴得到了解放,当家作主人了,西藏的天空依然辽阔深邃,只是,换了人间,一个众生平等的人间。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