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wlzx.cbpt.cnki.net/
(202513期)
3、刊内邮箱:zhxwlgz@163com(高中版)
zhxwlcz@163.com(初中版)
4、刊内电话:0451-88067536;88067535
5、刊内微信公众号:中学物理期刊
6、出刊日期:半月刊,每月1日、10日出版。
7、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8、官网说明:作者投稿系统功能暂不开放,投稿方式采用原投稿邮箱。待完善后通知开放。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中学物理》声明
【2025年13期信息】
近期有个人或组织冒充《中学物理》编辑部建立虚假网站代为发稿,本刊郑重声明:从未组织任何分支机构代为组稿、发稿,仅有唯一网站https://wlzx.cbpt.cnki.net(百度认证官网),请作者朋友投稿时注意,不要轻易汇款,如有不明之处可拨打电话0451-88067535进行咨询。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同意授予本刊及本刊合作网站的信息网络转播权,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并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中学物理》编辑部只接受本刊邮箱投稿(高中版:zhxwlgz@163.com;初中版:zhxwlcz@ 163.com),特此声明。
《中学物理》2025年度重点选题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学物理期刊2024年12月27日15:10黑龙江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学物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科研价值,2025年的选题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领域,以强化理论创新、实践指导、时代相关性和国际视野。
1. 课程与教材研究:
我们将关注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与开发。研究重点包括基于核心素养、学科实践、五育并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课程变革、新教材编研特点与对应教学模式创新。
2. 区域教研:
探索教研视角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科融合视角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地域性和可推广的特色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
3. 国际物理教育:
研究国内外物理教育热点问题的进展、探索与实践。包括研究现状、评价工具、课程与教学、跨学科融合、创新实验设计等,可以作为国际物理教育研究的参考方向。
4. 课程融合:
在“五育”融合的总体目标导向下,有机整合主题、资源、活动、情境和评价等各要素,推进与落实物理学科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关注“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推动学科融合、知识融合、方法融合和价值融合的教学方式变革。跨学科教师团队协作和多元化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5. 教师发展:
探讨教科研一体化的物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育人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6. 教学与评价: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变化和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通过收集丰富和有效的证据,将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转变为“经验的实证研究”或实证研究。倡导情境化教学,重视科学思维培养,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关注学情,关注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案设计、测评工具开发、教育测量、学习科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落实“减负”+“提质”的教学与评价研究,作业设计与评价,学业质量评价,中、高考命题研究与评价。
7. 现代教育技术:
研究数字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组织形态、学习方式变革;智能环境下学习者认知与发展规律;可视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
8. 实验研究:
研究实验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规范实验教学实施,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素养导向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中学物理》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1.文稿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清晰,文字流畅。
2.文章格式包括:题目、作者、单位及所在省市、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文章标题要求在25字以内。
3.电子稿采用word文档格式,全文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
(1)论文摘要字数以200字以内为宜,由文章核心语句组成,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确切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和主题、论点、结论等。应以第三人称对文章的实质性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避免以“作者认为”“本文指出”等类第一人称表述方式,也不需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
(2)论文关键词3-5个,词间以分号“;”隔开。
(3)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一),学历/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同一篇文章作者简介人数不超过3个,可以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4)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需注明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4.图、表应该有图说、表头,图为黑线图,表为三线表,分别按序编号。
5.参考文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具体格式如下:
(1)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序号]作者.题目[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地:学校,年。
(4)论文集中析出的论文:[序号]作者.析出文献题目[A]//论文集主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6.文末注明作者工作单位、详细收件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等。
7.《中学物理》编辑部对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附声明。确定录用的稿件编辑部会通过邮件发送录稿通知。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如自投稿之日起45日未收到审稿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8.所投稿件应为作者原创稿件,未曾公开发表,文章复制比在20%以内。文章应不涉及保密内容,作品署名无争议(不可中途变更第一作者),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正式发刊前会再次进行复制比筛查,如出现复制比超标的情况将予以撤稿,后果自负。
9.除作者特别声明外,文章信息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
《中学物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