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www.shia.org.cn
(202508期)
3、刊内电话:021-63155900
4、刊内邮箱:insurance_magazine@hotmail.com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上海保险(shanghai_insurance)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上海保险》杂志征稿启事
【2025年08期信息】
为进一步发挥《上海保险》杂志在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引领作用,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阵地和智力支持,现面向保险业界、学界、监管界开展征稿。
一、刊物简介
《上海保险》杂志(月刊)由上海市保险学会创刊于1984年10月,是一份在中国保险业界、保险教育界、保险理论界和保险消费者中传播度高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保险期刊。
《上海保险》杂志立足于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保险业一线经营机构,紧跟市场热点,关注市场变化,探索监管路径,为实践创新提供思想先导,开拓理论思维,探究实践真知。
二、内容选题
稿件内容应围绕保险业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新“国十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同时,稿件还需深入保险专业研究,突出理论与实务结合,把握行业发展规律,贴近市场热点,做到适当前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近期参考选题如下: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方面:再保险、航运保险等;
产品和服务方面:巨灾保险、新能源车险、“保障+服务”等;
政策实施方面:新会计准则等;
资金运用方面:险资投向等;
风险应对方面:利差损、风险处置、补充资本、财务再保险等;
其他方面:国别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
三、投稿要求
稿件要求观点明确、材料详实、语言精炼、行文流畅,字数以4000-12000字为宜。稿件无版权、著作权争议,引用的案例、数据真实准确。
稿件格式应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关注“上海保险”微信公众号发送“上海保险投稿”可获取具体要求。
稿件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并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地址、手机号码
投稿邮箱:insurance_magazine @hotmail.com
上海《上海保险》杂志社
《上海保险》杂志投稿须知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上海保险2024年12月15日
投稿须知
一、投稿方式
《上海保险》接收电子邮件投稿,投稿邮箱:
insurance_magazine@hotmail.com(其他方式概不接收)。
投稿请单独附一页,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所在单位、职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上海保险》审稿期为3个月。通过初审后,编辑部会及时和作者联系(电子邮件);3个月内编辑部未和作者联系的稿件,作者可自行处理,编辑部不再通知。
二、注意事项
《上海保险》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体例。请您务必耐心而仔细地按照我们要求的格式对您的文章进行核对,更重要的是校对文章,将其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病句、参考文献不一致等问题全部消除。否则,类似问题的存在必将严重影响对您稿件的初选、复审及采用。
(一)稿件的第一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1.文章标题;2.所有作者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并指明通讯作者及通讯地址;3.感谢语(如有的话)及相关资助。
(二)稿件的第二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1.文章标题:2.最多二百字的中文摘要;3.不少于三个中文关键词。
(三)稿件正文的标题、表格、图、等式以及脚注必须分别连续编号:
—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编号,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三级标题用1.、2.、3.等,四级标题用(1)(2)(3)等。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四级及以下与正文连排。字体字号可参考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2—2022)。
(四)关于插图的格式
1.图的标题通常应位于图的下方,居中。
2.“资料来源”和“注释”应依次置于图的标题下方,并左对齐。图的数据来源通常应该准确注明,数据来自于参考文献的,应以“某某(200*)”的方式注明。
3.稿件中图的排序要按图1、图2、图3等全文连续编号(图的序号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只空1个汉字的间隙)。
4.插图宜紧置于首次提及该图编号的正文之后,先见文字后见图。
(五)关于表格的格式
1.表的标题置于表格上方。稿件中表格的排序要按表1、表2、表3等全文连续排序(表的序号和标题之间不加标点,只空1个汉字的间隙)。
2.表的“注释(或说明文字)”和“资料来源”置于表格下方。
3.表格宜紧置于首次提及该表编号的正文之后,先见文字后见表。
(六)关于翻译
稿件中外国人名的翻译请附原文或直接采用原文;专业术语的翻译请尽量规范化,在较为生僻或可能引起歧义的情况下请附原文。稿件正文中文献引用的表述方式一般如下:另外一种观点认为(Lee等人,1993);Lee(1994)认为……;Clinton(2003)就欧洲问题……,已被广泛报道(Clinton,2003)。
(七)关于文末参考文献
1.请务必保证参考文献在正文或脚注中被引用过,务必保证正文或脚注中被引用过的文献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中英文参考文献分开,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并分别按26个字母排序。敬请作者注意,有些稿件的参考文献过多,有时是必要的,但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
2.论文后面要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须规范,可参考《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一般格式:
[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识]、出版社、出版年月。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中专著[M]要注明出版社所在地,报纸文章[N]要注明参考文章第几版,期刊[J]要注明参考文章所在起止页码。例如:
[1]作者.文章标题[N].中国银行保险报,2024-10-16(3)
[2]作者1,作者2.文章标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4
[3]作者1,作者2.文章标题[J].上海保险,2024,(6):22-24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引文著录“学术论文必须具有引用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的要求,本刊提醒投稿作者:论文所附参考文献须实引并在正文中标注。
《上海保险》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