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dcblq.com(202504期)
3、刊内电话:029-84225087
4、刊内邮箱:DCPQ@xihari.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6、官网作者qq群号:81866429
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电瓷避雷器》声明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4-08-08
最近,有一些作者收到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伪造的录用证书,声称来自本期刊。这些欺骗性行为的目的是向作者收取费用,本刊特发表以下声明:
1) 本期刊尚未发布任何此类信息,并建议作者保持警惕,不要回复任何欺诈电子邮件。
2) 本期刊从未与机构、网站或个人建立任何合作关系,代表(删)其发表论文。
3) 所有提交给本期刊的稿件都应该在网上进行,作者可以在提交完成后验证其状态。因此,任何关于稿件因未支付页面费用而无法在线查看的说法都是无效的。
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欢迎您向本刊提供任何(删)相关线索或信息。
电话:029-84225087
网址:www.dcblq.com
电瓷避雷器编辑部
2023年7月12日
《电瓷避雷器》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4-09-27
一、提交流程
《电瓷避雷器》只接受通过其官方网站(www.dcblq.com)在线提交的稿件。这是提交稿件的唯一方式。要在线提交,请执行以下步骤:
1.在主页上,进入“作者投稿”并以作者身份登录。如果您是新用户,请先注册您的帐户。
2.审查提交材料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确认著作权转让协议的内容。
4.上传稿件(最终版本)。
5.确认稿件信息(标有星号的字段为必填项)。
6.输入作者信息(提供所有必需的作者信息)。
7.一旦稿件成功提交,系统将自动分配稿件ID号。
此外,作者可以随时登录网站查询稿件状态和其他信息。
二、著作权转让协议
在向本刊提交稿件时,所有作者必须亲自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并将稿件的著作权转让给《电瓷避雷器》编辑部。作者应确保提交的手稿是原创的,没有知识产权纠纷,没有以任何形式或语言在其他地方发表,没有多次提交,并且对作者的签名、排名和工作单位没有异议。一旦提交,手稿内容就不能修改。
三、提交说明:
1.《电瓷避雷器》欢迎世界各地的投稿。对于资助手稿,请附上项目名称和资助编号。
2.稿件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存在侵犯版权、抄袭、伪造资料等学术不端行为。
3.手稿必须具有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作者应对内容负责。
4.在线提交稿件时,请严格按照步骤提供稿件详细信息。请确保提交的手稿是最终版本,并已根据“模板”进行了排版,因为提交后无法修改。当所有作者都签名后,根据签名的顺序在系统中单独注册所有作者。下载并上传版权协议。注册信息应包括作者的姓名、性别、职称、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件、隶属关系、邮寄地址和具体研究方向。
5.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度以及是否符合法律、学术和道德规范负责。通讯作者应为研究的学术顾问或导师。对于特殊贡献,建议将该专家列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6.作者应确保手稿是保密的,不会被分享。如果手稿包含机密科研项目,作者应前往其工作单位并获得保密批准,并在签字后上传。
四、 稿件写作要求
作者应提前从官方网站上的“下载中心”下载“模板规范”及“模版示例“,并根据稿件模板进行整理。投稿内容应包括中英文标题、作者全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提交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格式要求:
1.语言流利是对手稿最基本的要求。投稿前请仔细反复阅读稿件,纠正文本错误,避免句子不连贯。
2.手稿应具有清晰、合乎逻辑的结构,并具有重点和严谨性。为了使主要内容的表达和流畅,请精炼句子,简化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并突出研究的新颖性。请简化图表、公式、推导和证明过程。
3.中文摘要应在200-300字以内。摘要应包含四个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该严格检查。此外,8-10个中文和英文关键词应遵循摘要。
4.文本中的数字、希腊语、英语和罗马字符以及小写、下标和上标的公式应明确定义。请使用黑色斜体表示矩阵、向量、向量和张量。请使用MathType编辑方程式;它们不应该以图像的形式出现。汉字、变量、单位、数字要写清楚。表格应该有中文和英文标题。请注明实物数量及其单位。
5.手稿应至少有30条参考文献,描述格式应根据手稿模板仔细安排。格式应标准化,所有章节应完整。请使用一致的大写字母。
6.作者简介的文本内容和顺序请参考稿件模板。如果有三位以上的作者,则只显示前三位作者的个人资料(带照片)。
五、稿件处理流程
1. 稿件评审流程:《电瓷避雷器》严格执行编辑初审、外部专家评审、主编终审。具体来说,在初审中,编辑决定稿件是否符合提交要求。对通过初步审查的稿件将交由主编审稿。通过主编审稿的稿件将进行同行评审。本刊实行双盲审稿制度。稿件将被发送给两名独立的审稿人。最终由主编进行终审,主编最终决定稿件是否被接受,并对期刊全部内容负责。根据最终意见,接受的稿件将退还给作者进行修改。不合适的手稿将被拒绝,并及时通知作者。具体来说,原稿处理流程如下:
2. 内部投稿的评审: 本刊编委、编辑和客座编辑的投稿,同样遵循本刊所有的审稿流程。同行评审将独立于投稿的编委/编辑/客座编辑及其研究小组进行。此外,编委、编辑和客座编辑不得参与其本人、家属、同事,以及其他与其存在利益冲突关系的作者的论文评审。
3. 专刊、专栏稿件评审:上述稿件评审流程同样适用于专刊、专栏的投稿。提交给专刊或专栏的稿件将经过与正刊稿件完全相同的评审和编辑流程,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主编对包括专刊和专栏在内的整个期刊的全部内容负责。在组织专刊时,编辑部有可能会邀约本领域内的权威专家担任客座编委。客座编委的职责包括提出专刊主题、征集稿件、组织同行评议,以及解决专刊出版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等。客座编委的工作需受主编的监督,以保障稿件评审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