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投稿邮箱:media@chinanews.com.cn
(微信公众号信息)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一期。
4、官方微信公众号:国传观察
2025年9月25日星期四
《国传观察》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国传观察2025年08月18日
《国传观察》简介
《国传观察》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国际传播类专业期刊,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2049/G2,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6992。《国传观察》由中国新闻社主管、主办,本刊编辑部严格遵守学术出版管理条例,持续提升办刊质量,打造精品专业期刊。
《国传观察》深耕国际传播领域,关注学界的前沿探索,业界的创新洞见,聚焦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密切追踪新业态演进、新群体崛起与新技术突破对国际传播领域的影响,致力于搭建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转化平台,推动国际传播创新成果从理念到落地的全链条贯通,助力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度与全球影响力。
《国传观察》栏目介绍
《国传观察》开设有焦点话题、理论圆桌、传媒新知、海外视窗、实践工坊、国传纵览等栏目,约稿范围主要涵盖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类和实务类等论文稿件。其中,有基金课题项目支持的将优先发表。
焦点话题:聚焦近期国际传播领域热点话题。
理论圆桌: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文章、业内观察、重磅对话。
传媒新知:国际传播的新思潮、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等新兴前沿研究。
海外视窗:聚焦海外舆论场关注热点,侧重区域国别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大国传播战略研究、华媒研究、侨文化国际传播等。
实践工坊:国际传播采编业务研究,实操类优秀案例赏析。
国传纵览:聚焦地方和企业国际传播创新实践。
《国传观察》投稿方式
1.请将论文电子版以附件形式传至本刊投稿邮箱:media@chinanews.com.cn。
2.来稿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中标注作者姓名、题目,注明【投稿《国传观察》】字样。
3.请在投稿邮件内备注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刊物邮寄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4.本刊不接受已正式发表的论文。
5.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涉密、抄袭或重复发表。文稿如摘引他人文字或观点,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著录。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益的文稿,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6.审稿周期约为两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若两个月未得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7.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刊概不退稿。
8.为扩大作者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凡给本刊投稿,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图文作品拥有网络传播权。来稿经刊登后,将在一个月内寄送当期样刊。
附:来稿格式规范
(一)来稿要素构成
1.论文标题(可含副标题),需简明扼要,主题突出,一般不超过20字,不宜使用缩略词。
2.作者姓名(多位作者姓名之间用空格隔开)。
3.论文摘要(150—200字为宜,简明扼要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过多叙述研究背景和意义)
4.关键词(能准确表达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者词组3-5 个,用空格隔开)。
5.正文论点鲜明、论述充分、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引用准确,篇幅在4500~9000字为宜。
6.作者简介置于文末(包括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等,若多位作者请分别介绍,标注信息请务必真实有效) 。
7.来稿请附知网查重报告,查重率须低于20%。
(二)来稿格式
1.字体
标题:方正小标宋GBK、二号、加粗。
文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的序号用“一、……”“(一)……”“1.……”“(1)……”标示。
正文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正文二级标题:楷体、三号
正文三级标题:仿宋GB2312、三号、加粗
正文:仿宋GB2312 三号。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
英文:Times New Roman
2.图表
图表标题在表格上方,图片标题在图片下方,居中,用冒号标注,如“图1:”“表1:”。图表与图片标题黑体、五号字,表格内文字仿宋GB2312、小五号字。图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附图须清晰,达到出版要求;文中图表原则上不跨页。
3.引文注释规范
(1)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本刊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释序号用 [1],[2],[3]……标识,全文统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词、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2)注释的标注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依次是:序号、作者姓名、文题(或书名)、期刊名(外文期刊名可用标准通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页码。如属专著,要在书名后加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及页码。文献作者超过3人时,须列出前3人的姓名,后加“等”;欧美作者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形式,名可用缩写,姓全大写。
4.注意事项
(1)文字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
(2)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一律遵照国家标准。
(3)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