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邮箱:japanlaw@163.com
4、微信公众号:法学思潮
5、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一辑。
2025年10月15日星期三
《日本法研究》2025年征稿延期、编委会纳新公告
【微信公众号“法学思潮”信息】
日本法研究编委会 法学思潮2025年01月07日 23:09发表于山东
01【期刊简介】
中日法学交流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于日本法的研究和借鉴更是方兴未艾。为了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与学术发展,早稻田大学的四位中国校友于2015年创办学术辑刊《日本法研究》,牟宪魁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作为一份追求精致和特色的学术刊物,《日本法研究》已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成为国内学界了解日本法前沿理论、最新动态的重要窗口和留日法律专家展现才华的重要思想库。
办刊模式
编辑委员会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决议通过了编辑规则和注释体例,尤其是,在选稿方式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编委会初审通过的稿件送匿名专家外审(学界回顾栏目约稿除外)。匿名专家对选题、资料、逻辑、结论的审查更加专业和严格,但都秉持了独立、宽容、扶持后辈的立场。
2025年,《日本法研究》转为海外期刊,作为日本各大学法研华人学生、早大法科中国校友的Law Review,在公开征稿的同时,招募执行编辑。编辑委员仅负责审稿。主编改由执行编辑(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在校生)担任。
栏目设置
《日本法研究》每期刊登的文章不再控制篇数,在保持“学界回顾”栏目的同时,由主编视情况设“专题研究”、“判例分析”、“立法动向”等栏目。
02【编辑部成员】
编委会主任:牟宪魁
编辑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宪会 毛乃纯 李成玲 牟宪魁 肖盼晴 曾文科(将继续增员)
编辑协力:《早稻田法学》编辑委员会
后援机构:早稻田大学法学会
03【投稿须知】
《日本法研究》以学术价值为唯一用稿标准,旨在促进中日法学交流,推介日本各大学法学硕博课程在籍华人学生、早大法学学术院中国校友的研究成果。来稿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匿名审稿制。编委会初审通过的稿件送匿名专家外审(学界回顾栏目约稿除外)。在校生投稿视为已得到导师同意。
二、来稿须为独立署名的中文稿件,要朮文字简洁,脉络清晰。不接受译稿。
三、稿件应采word文档格式,包括标题、目次、作者姓名和简介、联系方式、详细目次、正文和脚注。
四、来稿视为同意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CNKI)、北大法宝等数据库,并同意编委会进行复制传播以及通过互联网(包括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读者下载、打印、浏览等行为。
五、来稿请寄电子邮箱:japanlaw@163.com。投稿之日起1个月内如无答复,请另投他处。
六、来稿一经发表,文责自负,并不代表编委会的观点或倾向。
七、投稿期限为1月31日,特殊情况下经编委会同意可适当延长。对于拟送外审或拟采用的稿件,主编将要求就以上事项签署书面同意。
04【注释体例】
本刊对于投稿,并不要求符合本格式体例。但是,稿件通过匿名外审之后,作者应参照以下各条修改稿件格式。
一、稿件内容
稿件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和简介、目次、正文和脚注、文章名和作者名的英译。
二、正文分节标题
一级标题:一、
二级标题:(一)
三级标题:1.
四级标题:(1)
五级标题:a.
六级标题:(a)
三、正文和脚注中出现年份、页数、卷期数,应以阿拉伯数字书写。正文中出现昭和、明治、平成等年号,应以括号加注公历年。
四、注释采通篇排序1,2,3……的脚注形式。脚注中的日文文献名不翻译,保持作者、文献名、刊名、出版社名的日文原文不变。作者的姓与名之间不留空格。学界回顾栏目的脚注文献可不标页码。
五、注释格式根据文献的语种依各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