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内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
https://www.zjedu.org/(百度认证)
4、刊内网址(202504期):
https://show.zjer.cn/(投稿)
5、刊内电话:0571-88068223
6、刊内邮箱:zjjyjs@zjedu.org
7、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刊。
8、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可查阅电子版。
2025年10月27日星期一
                    
 
《浙江教育技术》投稿须知
【2025年04期信息】
 
投稿方式:登录之江汇活动广场(https://show.zjer.cn)“《浙江教育技术》投审稿”模块在线投稿。
来稿(含附件)文责自负。
投稿的格式要求登录之江汇活动广场“《浙江教育技术》投审稿”模块查看下载。
《浙江教育技术》2025年重点关注内容
【官网信息】
 
发布时间:2025-03-17
岁序更替,新章再启。根据《2025年全省教育技术工作要点》,新的一年,《浙江教育技术》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等理论与实践,加强前瞻引领,突出应用导向,服务教育强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数字教育与教育高质量发展
1.数字教育政策、理论、伦理与未来发展战略等的研究;
2.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优质、支持教育共富、赋能教育变革等的研究;
3.教育数字化领导力提升和教育技术战线指导力提升研究实践;
4.新型教育技术共同体深入推进研究实践;
5.国际、区域数字教育比较分析研究等。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变革
1.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应用伦理等的研究;
2.人工智能的设计、开发与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3.人工智能赋能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教与学评价研究及其他创新性教学研究;
4.人工智能系统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应用,人工智能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应用等。
三、数据治理与教育整体智治
1.教育大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等建设研究;
2.教育数据分析、教育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数据赋能的教育现代化治理、教育质量评价等的研究;
3.教育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服务等数据资源整合集成应用研究;
4.“学在浙江”平台体系、“教育魔方”技术中枢体系建设完善与应用,教育政务服务、教育入学等场景设计应用;
5.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研究。
四、数智环境与智慧教育生态完善
1.基于元宇宙、虚拟仿真等技术进行校园、教室、实验室和场馆等的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升级的研究实践;
2.数智时代之江汇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范式研究;基于国家、省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的研究实践,优质数字资源(数字教材)建设应用研究;
3.新型教学空间、复合型综合实验等教学环境研究建设,实验教学、科学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探索等;
4.协作学习、协同教研、实验实训、在线自学以及场馆学习等各类学习场景建设应用;
5.“午休躺睡”等民生实事落实、“浙里阅读”规模化应用、“浙里问学”“浙里研学”“艺术互联网学校”等教育数字化浙江特色核心场景研究应用。
五、新质生产力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新一代智能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对教育体系的治理变革研究。
六、数字素养与智能时代人才培养
1.智能时代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作机制建设、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等的研究实践;
2.数字素养提升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实践;
3.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智能评价研究;
4.乡村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研究。
 
《浙江教育技术》投稿格式要求
【官网信息】
 
张  三  单位名称
李  四  单位名称
摘  要:介绍《浙江教育技术》投稿的格式要求。作者可以以此短文的格式为模板进行排版,即将此短文中的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及正文内容换成需投稿文章的相应内容即可。
关键词:论文  内容  格式
此处为正文的开始。内容及其他格式要求如下,请重点关注摘要、关键词、标题层次、图表、标点符号及参考文献等的要求。
一、内容要求
稿件力求文字简练、论点明确、逻辑清楚、叙述清晰、语句通顺。字数在3000—6000字左右为宜。
二、格式要求
(一)标题、摘要、关键词
1.标题言简意赅,一般在20字以内,如有必要,可以增加副标题。一般情况下,标题句末没有标点,句中的逗号换成空格,其他标点如顿号、冒号、破折号以及书名号和冒号等酌情处理。
2.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摘要一般应体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遵循客观性、准确性、简练性、规范性原则,能够概括文章的结构和重要观点,一般在300—500字之间。
3. 关键词前加“关键词:”作为标识。关键词要有检索价值,提供3—5个反映论文主题的词。
(二)标题的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 二、……”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标识,三级标题用“1. 2.…”标识,四级标题用“(1)(2)……”标识,五级标题可用“a.b.”等标识,六级标题用“(a)(b)”等标识。一级标题末尾不加标点,后面没有接排的文字。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左起空二格。标题中括号的格式均用中文格式。
(三)图、表
图或表应放在相应正文之后,分别按出现顺序用“图1、图2…”或“表1、表2…”统一编号,并注明标题及注释。图或表的序号、标题及注释需居中。
1.图
图片不宜过多,能将叙述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一般遵循文先图后的原则。图一般由图、图序(文中只有一个图时没有图序)、图名、图注几部分构成。图必须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列;必要时可将图中标注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名之下作为图注。
2.表
表格应有确切精炼的表名(表题);表与文呼应,按先文后表的原则,在正文的适当位置。表格由表序(全文一个表时没有表序)、表题、表头、表身以及表注构成;当表格中应为数据内容而又缺失时,应以“—”符号补齐;单位(包括%)统一放在表头里,加注括号,如“(人),(篇)”,可参考表1。排版时表格中的文字居中排列,数字一般居中排列,表示货币时可考虑右对齐排列。表格中的文字结束时,末尾不加标点。表中出现序号时用“1.2.3.……”,不出现其他格式。表格采用三线表(见表1)。
表1  作者的机构类型、地域与文献量分布
地域 机构类型  | 国外(篇)  | 中国(篇)  | 合计 (篇)  | 中国作者所占比例(%)  | 
内地  | 台湾  | 香港  | 
传统高校  | 75  | 11  | 54  | 16  | 156  | 51.9  | 
开放大学  | 18  | 3  | —  | 16  | 37  | 51.3  | 
研究机构  | 2  | 1  | —  | 1  | 4  | 50  | 
不详  | 24  | —  | 1  | —  | 25  | 4  | 
合计  | 119  | 15  | 55  | 33  | 222  | —  | 
 
 
 
 
 
 
 
 
注:此表为示范表格,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四)数字、公式等
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和数学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文中的数字,如数量、长度等,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尽量用标准的符号表示。
(五)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各种标点符号的名称及形式见表2。
表2  各种标点符号的名称及形式
点   号  | 标   号  | 
名称  | 形式  | 名称  | 形式  | 
句末 点号  | 句号 疑问号 感叹号  | 。 ? !  |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间隔号 书名号  | “”‘’ ()[]〔〕 —— …… .(字的下方) — ——  -(外文中的连字符) ·(上下居中) 《》<>  | 
句内 点号  |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 , 、 ; :  | 
注:1.书名号和引号之间连用不加标点;
    2.点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六)参考文献
以“参考文献:”作为标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用“[1][2][3]”统一编号。
1.期刊引用格式为:
[序号] 作者名. 引用文章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
2.出版物引用格式为:
[序号] 作者名. 引用书名[M].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
表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 专著  | 论文集  | 报纸文章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报告  | 标准  | 专利  | 
文献类型标识  | M  | C  | N  | J  | D  | R  | S  | P  | 
 
参考文献:
[1] 童兆平.从技术支撑与资源整合角度 审视全省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情况[J].浙江教育技术,2020,(1).
 [2] 刘济昌.教具理论研究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