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6 17:33:42 阅读:8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几深教育李老师 ,作者几深教育李老师
我算是心气比较高的学生,在考研的时候,我直接就定的北大,原因很简单我要考的专业北大排名第一。在考博的时候,我仍然继续考的北大。
在我考研的时候,我就是报的现在几深教育的考研集训营。当时来到集训营的时候,我就很震惊,一个月集训营50人,考北大清华的根本没有几个,大家报的学校五花八门,什么类型和档次的学校都有。原来不是每一个人都想考清华北大。
对于考研来讲,跨不跨专业以及底子怎么样其实不重要,任何一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考任何一个学校,无非是自己的意愿和努力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考研要想换到顶尖的学校其实难度没有那么大,最起码通道畅通无阻。因为考研是考试制,大家面临一样的试卷一样的评分标准,分数分高下,很简单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七八年之前的考博市场中仍然遵循同样的逻辑,依然跨不跨专业以及底子怎么样其实不太重要,都是考试制,拼分数就行了。但是在现如今考博申请考核制占据主导的情况下,规则变了,也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主要的变数在于材料审核这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不去,连考试拼分数的机会都没有。
也就是说材料审核这一关就把广大考生分流了。你的本科硕士院校一般,又没有什么学术成果。那你凭什么和本科硕士院校很好且学术成果一大堆的学生竞争?博导凭什么放着后者不要非要要前者?什么才是公平?博导要后者就是公平。毕竟考博是一场竞争性考试,而不是一个资格性考试,博士名额有限,只能是挑挑拣拣优中选优。
现在的材料审核一般都是按照招生人数的一定比例挑选材料审核过审的人数,目前最流行的比例是1:5,比如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招生人数是6人,那材料过审的人数是30人。对于这个学校和专业来讲,可能收到了几百份申请材料,从中选出30人去参加笔试。这一关就注定了无数人已经结束了考博的旅程,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好学校和专业具有稀缺性,从来就不缺申请的学生。但是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够通过材料审核环节,进而获得笔试拼分数的机会。
这种申请考核制度就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公平的拼分数上顶尖名校的机会,这就势必导致考生不得不选择自己的条件能够够得找的学校。也就是说,考博有了材料审核这个环节之后,你连“投机”的机会都没有了。考博阶级完全固化,寒门难出贵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这种现实之下,哪怕你就是想读顶尖名校也无门,那就不得不选择双非的或者说普通的高校。
这是从现实和考试制度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学生不得不分类考学校的情况,换言之,只要你想读博士,就必然存在不得不选双非学校的现实,对此你毫无办法。也就是说双非学校不是读不读的问题,是不得不读。
然后我们再探讨:双非院校的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虽说部分同学内心想读顶尖名校,但是不得不读了一个双非学校,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些不情愿。但是双非学校怎么了?就不值得读吗?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来讲,肯定值得读。
首先,能够有博士点的学校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在双一流制度的评选规则下,有些学校虽然不是一流学校但是学科是一流学科,专业实力非常强大,业内认可度非常高。到了博士阶段,学校的名声已经让位于专业的实力,特别是对于想进高校或者科研单位的同学来讲,这一点尤其明显。因为都是业内人士,都是圈子内就业,大家对彼此的实力都心中有数。哪怕是这个学校不是一流学科,但是只要有博士点,那就差不到哪里去。
其次,双非学校的博士也是博士。很多同学对名校有执念,这是好事,能上名校当然更好,问题是,你去不了啊!此时,就不能看不上一般的学校。很多同学在咨询的过程中问我有没有必要再去考个好一点的硕士,然后再去准备博士,我都认为没有必要。一方面是因为考研的难度太高了,你去考也不一定考得上;另一方面在于就是考上了也意义不大,时间上备考一年再读至少两年,三年就过去了,三年之后的考博竞争程度还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本来现在挑一挑就能够得找70分的学校,等你新硕士毕业,搞不好就以你新的条件都够不着60分的学校。甚至还有的同学考虑读一个一般学校的博士还不如多考一个好学校的硕士,你就是读一万个硕士,也还是硕士。
双非学校的博士也是博士,博士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具备稀缺性。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博士。说一个不太恰当的数字做比喻,2021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1703人,受伤人数为250723人。每年全国博士招生大约10万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你身边没有人遭受过交通事故,你甚至很多年都没有听说过身边有谁遭受过交通事故。而每年的博士招生数量和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量也没差多少,由此可见博士的稀缺性。
只不过有了顶尖名校作对比,相对来讲,双非博士没有那么耀眼,但是博士仍然是博士,从绝对含金量来讲,仍然非常高。就像全国人民普遍身高175cm,顶尖名校的博士生很高230cm,双非学校博士身高210cm。210cm不如230cm高,但是要远远高于175cm.
博士就像一辆飞驰的高铁,清华北大是头等舱,其他的学校是一等座和二等座,实际上不论那个座位都在高铁上。所以说,双非学校的博士肯定值得读,上岸比什么都重要,确保自己在高铁上而不是原地踏步。
还有就是,其实哪一个学校的博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奋斗和发展,博士仅仅是一个平台,学术成果才是立身之本。
转自:“考博早知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