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B 西北师范大学魏太保团队:基于吩嗪大环的新型“开启”荧光传感器,用于肉眼检测苯二胺异构体
2023/7/14 16:43:30 阅读:83 发布者:
开发一种视觉颜色变化途径来区分和识别三种苯二胺异构体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西北师范大学魏太保团队首先引入碘分子(I2)来调节吩嗪大环(PNH)的刺激响应特性,从而通过分子间卤素键构建了一个新的“开启”荧光传感平台(PNH-I2)。该平台PNH-I2能够在低浓度(2 μm)下对邻苯二胺(OPD)、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进行肉眼识别和超灵敏检测。OPD和MPD的最低检测限分别达到6.97 × 10-9 M和2.90 × 10-9 M,远低于文献报道。更重要的是,基于PNH-I2的测试盒可以作为智能荧光显示材料,在三种苯二胺异构体的检测和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荧光传感器PNH-I2可以成功地感知真实水样中OPD和MPD的存在。这种新的策略有望开辟吩嗪衍生物在环境科学中的新应用。
总之,他们团队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吩嗪大环的新型“开启”荧光传感平台(PNH-I2),用于通过I2介导氧化检测苯二胺异构体。这项工作不仅为简单检测苯二胺异构体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为设计和开发易于识别其他异构体的化学传感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另一方面,三种苯二胺异构体通常被用作化学工业的中间体,由于其毒性,它们的排放可能会污染环境。因此,这种新颖而简单的策略有望为环境分析和工业生产中苯二胺异构体的识别和监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这项研究还拓宽了吩嗪衍生物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论文题目:Constructing a novel “turn-on” fluorescent sensor based on phenazine macrocycle through halogen bond interaction for the naked-eye detection of phenylenediamine isomers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nb.2023.134186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