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H | PLOD2:肝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2023/5/22 8:52:31 阅读:103 发布者:
文章导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中第六位,死亡率位于所有肿瘤中第三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持续性增长趋势,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肝癌侵袭转移是导致肝癌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赖氨酸羟化酶 2(Procollagen-Lysine,2-Oxoglutarate 5-Dioxygenase 2,PLOD2)是一种与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的蛋白,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为探索PLOD2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细胞实验及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PLOD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其预后差相关(图一)。
同时,在分子水平上,PLOD2通过下游分子BIRC3促进肝癌细胞在体内与体外的侵袭转移。此外,PLOD2受到其上游分子IRF5的调控,导致其在肝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图二)。
总体来说,PLOD2作为一种促癌基因,在肝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上下游分子直接的相互调控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结论展望
PLOD2参与了肝癌侵袭转移过程,其在肝癌中高表达受 IRF5调控,并通过正向调控 BIRC3 表达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PLOD2有望作为预测肝癌切除后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肝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本文 “Dysregulation of PLOD2 Promotes Tumor Metastasis and Inva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2.00401
投稿:2022年8月18日;修回:2022年12月4日;接受:2023年2月22日;上线:2023年4月21日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李斌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第一批)。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肝脏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近年来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深入探索了肝癌最常用治疗手段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消融治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抵抗机制及肝癌复发转移机制,为逆转肝癌治疗抵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临床干预策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在JCO、Adv Sci、Nat Commu、Oncogene等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通讯作者
元云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肝癌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先后JCO、Adv Sci、Nature Commu、Oncogene、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ut、Cancer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已获得国家/省部级基金等17项,其中包括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等基金项目。
第一作者
黎可人
博士,主要从事肝脏、胆道及胰腺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以共同作者先后在Adv Sci、Nat Commu、Oncogene等期刊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
牛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从事肝脏肿瘤基础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Hepatology、Nat commu、Adv Sci、Mol Cancer、Oncogene等著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