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高三地理教研活动暨武汉市实验学校“融·育”高三地理聚焦课堂活动圆满举行
2023/3/30 13:58:53 阅读:158 发布者:
3月8日上午,江岸区高三地理教研活动暨武汉市实验学校“融·育”高三地理聚焦课堂活动在我校录播室圆满举行。
活动开头,区教研员卢书记通报了二调考试相关情况,并对后续备考提供指导。卢教研员讲到,每个学校要充分结合本校学情进行备考,要重视高考改革以来出现的新知识,要关注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国内外典型区域的发展问题。在后续备考中,教师要学习分析近三年来高考试题的解析与评分细则,关注中学地理的课标。在一轮巩固基础之上,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加强引导及时调整。
随后区内两名优秀教师分别带来了两节高三地理研究课。
第一节课为武汉二中胡静老师带来的《南极的“风”与“流”》。胡老师以帮助学生树立时空尺度意识更好把握答题方向为出发点,以南极“莫茨冰川舌”脱离大陆为背景展开探究,在与学生的问答互动中梳理了风和洋流的相关知识,而后带领学生在原创试题与高考真题中学会学以致用。胡老师课堂设计严谨,课堂氛围活跃,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第二节课是我校陈敦杰老师带来的《流水地貌看冲淤》,这节课同时也是武汉市实验学校“融·育”高三地理聚焦课堂活动的一节展示课,学校王文英副校长,教务处李勇副主任,高三年级主任黄忠菊老师也莅临指导,参与这节课的听课评价。课堂主要以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为探讨对象。课堂开头,陈老师以近期考题讲解引入冲於原理,之后结合例题对曲流段、高山峡谷段、河流交汇处、入海口处等四个四个典型河段的冲於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图像、思维导图等形式将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呈现,帮助高三学生更好把握此部分内容。课堂中,陈老师多处举例讲解,与学生互动密切,取得良好成效。
本次研究课以高三地理为对象,课程开展以高三年级备战高考为背景,课程内容选取以考向为依据,授课内容丰富详实且条理分明,课堂氛围生动活跃,为高三地理复习课提供了良好范例。
区教研员卢老师课后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提到两节微专题复习课(胡静老师南极的风与流、陈敦杰老师流水地貌看冲淤)有以下共同特点:(1)课前都注重深度备课,深挖教材,注重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处理,教学思路主线清晰;(2)能充分运用区域典型案例与多幅图像分析突破学习难点,课堂思维量大。
(3)注重知识链与问题链精心设计,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及解决地理问题;
(4)注重知识的归纳与提炼,能以高考真题或经典模拟试题为突破口,重视思维与答题链的构建,培养学生规范与完整答题能力;
(5)师生交流充分有效,注重生成性教学,注重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好。
然后进行的是二调质量分析会。
我校吴敏老师对本校二调进行了考情分析。在答题方面,学生较大问题出现在非选择题部分,并对具体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汇报。根据具体答题情况,吴老师总结出了审题不清、知识漏洞和答题不规范三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建议。之后,吴老师汇报了本校地理的二轮复习计划,二轮复习中实验中学将地理知识划分为9大专题,每个专题需要时间5-10天不等,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育才美高的周楚欣老师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艺术生备考策略的汇报。谈及艺考生备考现状,其关键问题是艺考生基础薄弱时间短,因此要删繁就简把握重点。结合育才美高基本情况,周老师阐述了艺考生的七大备考策略,分别是研读考纲、梳理知识、重视地图、辨析地理概念、掌握原理、适当做题和关注热点。随后提出了五大复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未来90天复习的具体措施。
最后,武汉二中的特级教师卢冰厚老师进行了高考复习的专家报告。卢老师对新高考考题的变化和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知识储备、审题、答题语言组织等多方面为后期备考提出了战略指导。
本次活动的圆满举行,为后续的高三地理复习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科学安排复习计划,进行复习指导,争取取得更好教学成效,为“美好江岸”“美好教育”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转自:“武汉市江岸区中学教研室订阅号”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