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
2023/3/29 16:49:17 阅读:90 发布者:
2023年3月21日,在长宁区安顺路小学举办了“区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瞿剑宛为大家做主题讲座《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美术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和《只此青绿》(作品)的现场示范。
瞿剑宛老师从领悟新课标、美术是审美教育、《只此青绿》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瞿老师浅谈了自己对新课标的领悟。他认为美术教师务必明晰新课标内核,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为宗旨,深化“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的教育工作根本问题。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文化源”,提升学科课程建设内涵与育人品质。在美术学科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育智、育才、育德、育人”的“四育”教育。他指出:美术教师要善于用哲学思维、教育思维、育人思维、课程思维,学会用智慧挖掘美育资源,用哲学指导美育教育,用专业精彩美育课堂,用责任践行美育育人,用灵魂驱动美育创新,用三观评价美育价值。
在对“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进行分析时,瞿老师指出美术教师承担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责任担当,美育是塑造美好心灵、滋养精神生命成长的教育,美育工作者要有思辨力,要能先知先觉,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敏感的育人灵魂。拥有质疑、否定、批判与创新的艺术创作精神,学会在传承中思考、在传承中否定、在传承中创新的艺术品质,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地进行艺术传播。
在美育课程开发的案例解析中,瞿剑宛老师例举了《只此青绿》美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案例。《只此青绿》是向《千里江山图》的致敬,以大型舞蹈诗剧以其史诗般的样式与艺术通感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瞿剑宛老师发挥专业特长,用中国人物画的写意表现方式传递了“绿水青山”的中国审美观和价值观。现身说法地解释了美术教师如何用画笔讴歌时代精神,用画笔讲好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
由此课程,还衍生了“艺术,让生活更美好”和“文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两个观念。瞿老师说道:创新能让经典永恒,创新能从新的领域让人们感受经典中的精气神,创新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创新能彰显国家形象与国家精神。而文创,进一步深化“为生活而艺术”的艺术观。文创,让艺术创作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更好地服务实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生活状态,更好地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创意表现。
在讲座之后,瞿剑宛老师进行了《只此青绿》的示范,为老师们带来一场艺术大餐。老师们观摩了瞿剑宛老师的示范,感悟中国画创作的魅力,无不折服于瞿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高尚的教育情怀。
本次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基于新课标精神,聚焦美术课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帮助教师们深刻理解了美术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和体会围绕核心素养以美术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与美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对美术教师“在优秀文化自信”视域下开展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融入时代精神,发挥学科特色,讲好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转自:“长宁区小学美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