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设计作业时如何把握其难度,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出发

2023/3/22 8:41:21  阅读:272 发布者:

事实证明,科学的作业难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种强烈的内在自我满足感会唤起认知内驱力,而同时受到的老师或家长的鼓励和表扬还会加强其成就感,强化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从而使之在良好的作业情绪体验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再次去获得成功。而要科学安排作业的难度,就要注意处理好三个维度。

一、做好学情分析

作业难度具有相对性,因此要处理好作业难度,首先就要把握好学情分析这一维度。可以说,精准的学精分析是保证作业难度适宜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要提升自己科学整体判断作业难度的基本功,首先要做好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的角度

王月芬老师在其作品《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中,总结了学情分析的三个角度。

1)做好学生群体分析。

所谓学生群体,就是学生集体,即要对学生整体在完成作业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群体对作业整体难度的感受,然后依据相关的分析调查结果,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

这种学情分析,是基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就其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的不稳定和成熟,分析了解其在完成特定作业时的生理、心理状态与作业内容的匹配度,以及可能产生的知识误区,可以充分预见或许会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作业设计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调整,使作业内容和形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功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平均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用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知之甚少。因此作业中要注意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的方法,而且能够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具体地说,就是要依据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比如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与人相处方式,是喜欢合作还是喜欢独立完成,就学生的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的不同,以及其他特点,结合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对学生进行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灵活把握,进而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作业,把握难度,适当引导,变难为易,激起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使之乐于写作业。

2)做好相关群体的学情分析。

所谓相关群体,是指在设计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就学生相关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将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但又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作业的重点,进而设计作业。这样的作业,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那么就可以通过给予科学的提示、引导,甚至范例,借助于作业形式的变化,降低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3)做好学生个体的学情分析。

所谓学生个体,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学困生、学优生。对前者,要分析其在学习内容上会存在的困难,后者要分析其在学习内需要拔高之处,在作业设计上有的放矢,逐步实现作业难度与实际难度相一致,让作业更具针对性。

W 老师针对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好奇心强的特点,发现个别学生爱动,以至于上课经常不专心,对于单纯抄单词等机械训练没兴趣,甚至因为这种作业过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其学习的热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于是为了让孩子们兴趣十足地完成,而且事半功倍,有效地激发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设计了调查作业:

在学习完Do you like pears?这一课后,布置了如下作业:夏天快到了,水果开始多了,做一名小记者,了解班中的同学对水果的态度吧。记得将自己的采访对象的姓名及喜欢或不喜欢的水果名称用英语记录在表格中。

这样的作业,是基于学情分析下设计的,不但降低了难度,还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英语的空间,更好地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翻翔的天空。

2.学情分析的方法

在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学情分析时,需要教师做有心人。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每次作业、考试评估的试题中的客观题预估一个难度系数,然后等学生实际完成作业或考试后,记录下学生的实际正确率。

其次,教师对估计度数和实际正确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时,一方面要通过对比分析自己的预估难度与实际难度系数,检查自己对本班学生的了解,从而对学生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自己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难度设计问题。另一方面,要重点分析差异出现的题目,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作业题的难度之所以不符合学生实际的原因,调整作业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避免学生对作业产生畏惧和厌倦,使之在作业完成中产生良好的作业情绪,进而提升其成就感。

二、找到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的现有水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之间的差异。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仅是教师教学要着眼之处,也是作业设计要着眼之处。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为学生提供具备一定难度的作业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推动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进入下一发展区。

1.分析最近发展区,创造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体现适宜的难度,就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方面考虑学生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在作业中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以避免因作业难度过低或过大而使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产生挫败心理。

1)变化作业形式,提升思维含量。

为了让作业难度适宜,教师可以变化作业的角度,提升作业的思维含量。比如就同一种类型的作业内容,可以基于学生的学情和最近发展区,设计出不同的形式,让作业的难度可升可降,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和发现,在自我提升中逐渐掌握知识,完成作业。

1.把本课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并争取在短时间内练会。

2.下面词语的书写是否正确呢?请你当小老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把写错的字改正过来。

遵严(      疲备不堪(       款侍(   

列外(      候结(   

3.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累、饿的词语各一个,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4.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正如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同学们读了课文之后,一定有很大的收获。那就把你的感受用一句精辟的语言写出来,作为指导你行为的格言。

这个案例中,同样是字词的作业,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分别用书写、判断、组词、应用进行强化,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内容,掌握字词,增加了思维的含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应用字词。

2)提供支架,进入潜在发展区。

所谓支架,就是学习支架,就是用以帮助处于实际发展层次的学习者跨越最近发展区进入潜在的发展区的桥梁或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式支架,为学生在完成作业提供问题解决的可能性,避免学生因情境陌生而不理解题意,从而增加作业的难度;为学生准备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深化感知、拓宽思路,找到区别与关联,使之更好地完成作业;为学生搭建由浅入深的支架,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思维路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而轻松地完成作业;基于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要求和问题提示,采取提示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降低作业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协作共同体,在明确角色和责任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现实学习工具,为其提供自主探究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作业……总之,借助于不同的支架,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建立学习自信,使之体验成功的愉悦。

“耕读传家育英才”是毛泽东的祖居地——清漾历代培养人才的写照,同时也蓄积了 “刚正诚信敢创业,开放实干勇争先”的“江山精神”,我们江山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代有人才出江郎,今天我们走进江郎山脚下探究毛泽东祖居地的清漾,并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探源毛泽东祖居地——清漾蕴育了多少杰出人物?

2.分析产生杰出人物的机制?对我们今天培养人才有何借鉴意义?

3.江山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4.“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这个九年级道法探究性作业,为学生提供的支架是资源——毛泽东祖居,并以此为支架,引导学生从小到大、由浅到深地明白我国江山历史上人才辈出,是与江山悠久的文化渊源,人文积淀有很大的联系,而清漾“耕读传家育英才”,她为我们培养和造就人才提供了典范,通过本次探究性作业,使学生懂得如何培养人才,懂得我们该如何去努力。 

2.持续分析,把握难度

要把握好作业难度的科学性,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坚持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加以记录,比如记录常见的错误、整体反馈好的地方、存在较大差异之处等,并加以分析,查找原因,为后续的作业设计提供依据,进而有效地把握作业的难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拔高或降低难度。

三、考虑作业品德

所谓作业品德,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上的品质。作业的难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作业过难,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作业抄袭、对付作业、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品行;作业过易,极易导致学生形成应付作业、轻视作业或老师、完成不认真甚至潦草的不良品行。

疫情突袭,城市封闭,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个人的生活及内心都受到极大地冲击。面对此种状况,有逆行而上的“大白”,有坚守岗位的警察,有深夜送菜的志愿者,有居家的市民。众志成城,守望我城!作为西安市民,请你在以下任务中选择完成2个。  

1.请为我们的城市抗疫拟写宣传口号或者设计一张公益海报并说明海报的内容。  

2.天气寒冷,但是我们天天却被感动着、温暖着。作为新闻记者或者普通市民请讲述在抗疫中令人感动的人或者事。(可以是自己亲眼所见,也可以是新闻报道。)  

3.录制一段小视频,表现西安人民的抗疫精神,用自己或者他人的视频公众号发布。要求有画面、有音乐、有解说,并记录下你制作的过程,说说你是如何构思与选材的以及制作后的感受。  

4.每天确诊数据的通报都牵动着大家的心。作为一名流调人员请从12~9日通报的确诊人数及病例详情中选择一组进行统计分析,请给防疫部门写建议书或者给西安市民写一封信。  

5.居家坚守而能知天下事。我们要感谢顶着风雪,冒着危险采访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假如在未来的抗击疫情表彰会上,推荐选择优秀新闻作品,你会推荐哪一个视频或者海报,请说明理由并撰写颁奖词。  

这一组作业设计,层次分明,时代感强,从语用到文章,从叙述到鉴赏,从写宣传语到解说词到建议书再到颁奖词,形式多样,能力层级分明,便于学生个性化选择与创新,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与个性化。最重要的是,这组作业让学生确定某种身份,把学生放在具体的真实的或者接近于真实的环境当中,易于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比如第一个作业写宣传语,就是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与创作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作为市民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  

1.作业设计,科学考虑

要发挥作业难度在学生作业品德形成上的积极作业,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一要注意作业难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二要注意作业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三要注意作业要有梯度和层次,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四是要注意确保作业能让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

2.巧用试做,把握难度

在作业设计时,要处理好难度,还要考虑作业品德这一维度。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试做的方式,科学把握作业难度。这里的试做,是教师试做作业。一方面,教师试做作业,可以强化作业实战与题目研究,另一方面,教师试做作业,可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在试做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进一步调控作业难度,设计出分层次、高质量的作业,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热情,并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

版权声明 | 内容源于《高质量作业设计的10个标准》,作者苏进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