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研讨促发展课例学习共成长——四海校区数学组“学习型”教研
2023/3/21 13:52:36 阅读:144 发布者:
课标研讨促发展
课例学习共成长
四海校区数学组“学习型”教研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题记
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继续落实“精·灵”课堂,培养有灵气的学生,塑造灵动的课堂,打造一支灵慧教师队伍。数学组在蒲敏主任的引领下,制定了本期灵慧教师成长计划。以教研为载体使老师们在学习中成长、在研修中成长、在实战中成长。至此,本期四海数学灵慧教师成长系列拉开序幕......
课标研读中“思”
名师课例中“学”
本期,聚焦“结构化”教学,我们进行了两次专题教研学习,理论与课例相结合,让老师们在课标中“思”,在课例中“学”。
首先,蒲主任带领大家从宏观上了解新课标的新变化,落实核心素养,聚焦符号意识,强化了课标育人新导向,提炼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对新版旧版进行具体内容的对比。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标”、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随后,老师们齐聚观摩了苏州市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无痕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斌老师一堂精彩课程《小数计算单元整合课》,老师们深刻体会到新课标内容结构化和运算一致性的理念,以及结构化教学的重要性。徐斌老师的讲座中结合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情况,也给出了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的教学建议,提醒老师们时刻关注数学教学的本质,也为我们今后的研修学习指引方向。
榜样引领中“思”
同伴互助中“学”
在新课标的学习中结合徐斌老师的课例,老师们融合自己对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了交流。骨干教师谭琪,区优秀教师董荔薇,成长型骨干教师修颖,三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享。
谭琪
围绕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谭琪老师谈到需要通过“结构化”来实现,落脚点应该是“三会”。结合课例中的小数的计算学习,结构化的建立不仅在一堂课,不仅在本单元,而应该是从整个数域的角度来建构对数的系统化认知。
董荔薇
围绕学业质量标准,董荔薇老师延伸到我们教学方式改革,给老师们分享了几点方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确保“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有效落实”。整体把握和设计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结构化。选择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修颖
围绕新课标下教学工作,学习计划的落实,修颖老师谈到首先要加强教育和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观念里才能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其次要提高研究数学知识内部联系的意识,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最后反思教学中的不科学、不规范的方面,需要我们借助新课标不断地审视。
三位老师的分享引人深思,更让我们意识到“数学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数学化的实现不应仅是埋头苦干,如何真正做到会教数学,应成为我们教学的必修课。
知行合一中“思”
见贤思齐中“学”
灵慧的教师一直路上,通过学习,教师们纷纷感言,其中唐小姣老师就谈到,在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尤其在低段的时候,很容易重算法而轻算理,应该让学生在整个运算的统筹过程中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老师们的讲解既高屋建瓴,又贴合一线教育实际,让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层层深入,“核心素养”“情景意识”“一致性”“数学的思维”等词语在大家心里逐渐明晰起来。
燃情追梦正当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相信四海全体数学教师们定能在思中悟,悟中行,深耕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为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海数学组全体老师也将在研修中继续成长,灵慧教师成长系列未完待续......
转自:“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