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Adem ÖZDER||高中生如何看待“地图”的概念:来自伊斯坦布尔的一个案例研究

2023/2/10 8:47:37  阅读:120 发布者: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运用隐喻的方法调查学生关于“地图”概念的理解。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这些私立学校中约有338名学生接受了这项研究。研究数据来源于学生的以下陈述:“地图就像.......,因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根据研究结果,面向被试学生产生了49种不同的、可接受的与地图概念相关的隐喻。这些隐喻根据其共同特征经过仔细研究后,被分为10个不同的概念类别。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地图是一张显示国家、方向、地点、地形、省和地区的工具,而其中一些学生则强调了这些地图是如何制作和转移到2D版面中的。然而,一些学生的观点表明,他们认为这些地图是有用的教学工具。

关键词:地图, 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

介绍

地图的词汇意义是用比例尺将一个区域传播到一个平面上。地图是最实用和最有效的工具,它可以指导人们提高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地图是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它被定义为“对地球表面特征的清晰的地理表现”(坎贝尔,2001)。

人们普遍认为,地图的基本原理是在史前时代被创造出来的。手语在那个时期很常用。他们用手语在岩石或地面上形成地图。事实上,谁发明了第一张地图是未知的,因为原件被丢失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史前时代的地图是静态的,如墙壁、洞穴墙、岩石,或陶器、皮革、皮革和骨头的表面。或在可移动的物品上被发现(Akkus1995)。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和不断增加的地理发现受到了全球制图的积极影响。“一般来说,所有的地球或某一部分的情况,通过在平面或草案所述平面上绘制的一定比例最小化”(Unlu etal.2002)。地图阅读和口译技能是小学和中学的地理课程和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GESP199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国家都看到了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并反映在教育项目中,以内容、教学方法、教科书和教师教育不可避免的改革形式出现(哈德威克和霍尔特格里夫,1996年)。在这些发展之后出现的以标准为基础的教学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是教学项目目标、愿景和任务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地理教育标准项目[GESP] 1994;资格和课程管理局[QCA] 2007;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RCGS]2001;土耳其国家教育部[MEB] 2005)。地图技能使地理学家能够回答他们提出的基本问题,因为这些技能帮助他们可视化和解释自然和人类环境中的过程和模式(哈德威克和霍尔特格里夫,1996年)。

方法学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被公认为一种具有现象学科学模式的定性研究方法。内容分析的目的是理解解释所获得的数据的概念和关系。特别是关于这些问题的信息;什么是地图?如何定义它?使用地图、隐喻研究及其对教学的贡献的好处是通过对包括书籍和论文在内的关键出版物的内容分析获得的。利用描述性分析中通过调查的解释和大纲过程所获得的数据,以这种方式发现了新的主题和概念。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将类似的数据根据概念和主题进行分类,并组织和解释它们,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理解(YıldırımSimsek2003)。

为了保持这些目标,研究围绕以下研究问题展开:

1)学生如何看待“地图”的概念;

2)他们对“地图”有什么误解吗;

3)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在地图上的感知。

研究者在伊斯坦布尔城市中心邀请了两家私立学校的338名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338名学生中有177人是女学生,161名学生是男学生(表1)。

1:按性别划分的学生人数的频率和百分比

为了调查学生对“地图”概念的看法,学生们被要求完成以下陈述:“地图就像……;因为............”。在一张发下去的空白的纸上,学生们被要求通过集中精力只用一个比喻来写出他们的想法(下称为论文)。学生们引入的隐喻分五个阶段进行组织和解释。这些级别包括:(1)编码阶段,(2)分类阶段,(3)类别开发阶段,(4)有效性和可靠性阶段,(5)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的阶段。那些没有任何隐喻的论文就被排除在外了。其中13篇论文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了。

通过使用隐喻分析和内容分析技术,每个隐喻都被10个类别中的一个包含在内。同时也发现了与其他隐喻相似的观点。对学生陈述的目标隐喻进行逐一控制,(1)隐喻主题,(2)他们的来源,(3)主题与隐喻来源之间的联系。

在本研究中,由于部分论文没有隐喻,少数论文被学生留空,而且近5篇论文中内容与隐喻来源的关系不相关,总共删除了13篇论文。在剔除包含弱结构隐喻的回答表后,发现了49个有效的隐喻。在一个例子中,一个学生提供了:“地图是一个类似的颜色,因为……”。它被认为是无效的,因为这个句子不完整,也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解。

在这个层次上,学生由于被调查的相似特征而开发的隐喻。在整个过程中,研究了学生们提出的49个不同的隐喻,并发现了与特定主题相关的10个不同的概念类别。

调查结果

在研究中,哪些隐喻被可以用来解释学生对“地图”概念的看法?研究者发现有49种不同的有效的心理图像,属于“地图”的概念。(见表2

2:由学生们开发的关于“地图”概念的有效隐喻

研究者对中学生使用的“地图”概念的隐喻进行了10类归纳。在这些类别中,隐喻频率最高的一个是“它是一张纸或一张图像,显示了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该类别共包含64个隐喻,如一张纸(12)、国家(11)、图像(9)、工具(4)、边界(4)、位置(4)……这些比喻是由64名学生提出的。其他的类别的详情见表3

3:私立学校学生使用的关于“地图”概念的隐喻和相关的概念类别

概念类别

1类:它是一张小页纸或一张图像,显示了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

这一类别有64个隐喻由64个学生开发。该类隐喻的频率如下:符号(1)、国家(11)、图纸(4)、一张纸(12)、图像(9)、有用工具(1)、工具(4)、地理条件(1)、边界(4)、地点(4)、省(2)、距离(1)、指南(1)、形状(1)、表面积(1)、视觉(1)、最小化率(1)、土耳其(1)、一块土地(1)、地理(1)、查找方向(1)、百科全书(1)

以下是这类学生所写的例子:

“地图是一张

,因为它显示的是我们国家的位置。

“地图是一幅画,因为它代表了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

2类:这是一张用来找出方向的纸

这一类别中有62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62名学生提出的。当研究这类隐喻的分布时,最常见的是;方向(10),一张纸(14),寻找方向(4),工具(9)、位置(8)、地球(2)。下面的例子是由这类学生给出的:

“地图就像一个方向,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地图就像一个图像,因为它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地方的位置。”

3类:它是一个告诉我们关于这些地方的工具

在这一类别中有45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45名学生提出的。当检查这类隐喻的分布时,频率分布最高的那些是工具(9)、区域(1)、最小化率(2)、比例(1)、地点(9)、国家(9)、图纸(4)、国家(1)、形状(2)

(3)、素描(2)、一张纸(3)、地球(2)。以下是这类学生所举的例子:

“地图就像地球一样,因为这个工具可以告知这些地方。”

“地图就像一个地方,因为它显示了一个地区的位置。”

4类:它是一种告知地球地形的工具

这一类别中有36个隐喻。当我们研究这些隐喻的分布时,每个学生都产生了一个隐喻,比如;地球(7),国家、工具(2),山(1),边界(1),图纸(2),一张纸(7),表(2),发现(2),最小化率(1)。这类学生的陈述如下:

“地图就像一座山,因为它显示了地理区域的形状。”

“地图是一个地区,因为它提供了关于河流形状的信息。”

5类:它是一个显示省份位置的工具

这一类别包含36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36名学生提出的。当我们研究这类隐喻的分布时,最常见的是被视为:位置(9)、工具(5)、省(7)、形状(1)、一张纸(8)、比例(1)、物体(1)地球(1)、地理图(1)、边界(1)。这类学生的陈述如下:

“地图就像地球一样,因为它显示了这些省份的位置。”

“地图是一张纸,因为它提供了有关省份地理位置的信息。”

6类:它是通过使用一个尺度将地球表面转移到一个平面上

这一类别中有32个隐喻。这些隐喻是由32名学生开发的。当我们检查这个类别中隐喻的分布时,每个学生都产生了一个隐喻,如下:边界(2)、边界(2)、地球(3)、图纸(2)、最小化率(13)、位置(5)、图(1)、工具(1)、指南(1)、曲面(1)。以下是这类学生的陈述:

“地图是一种最小化速率,因为它是对地球的一种转移。”

“地图是一个地方,因为它在纸上显示了这些国家的位置。”

7类:这是一个告知我们周围地方的工具

这一类别中,有24个隐喻,由24名学生产生。此类别中的频率分布如下:

(3)、政治划分(1)、图像(1)、位置(5)、草图(2)、国家(2)、工具(1)、图纸(3)、文件(1)、材料(1)、边框(1)。以下是这类学生所提供的例子:

“地图是一个图像,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地图是一个地方,因为它提供了有关居民区的信息。”

8类:它是一个显示区域位置的工具

这一类别中有17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17名学生提出的。当研究这类隐喻的分布时,最常见的是;最小化率(2)、画(2)、一张纸(4)、区域(4)、一块土地(1)、发现(1)、发现(1)、平面(1)、地点(1)、比例(1)。以下是这类学生所举的例子:

“地图是一张纸,因为它最小化了任何地区的图纸。”

“地图就像最小化率,因为它显示了这些区域的位置。”

9类:它是在课程中使用的一种教育工具

在这一类别中有13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13名学生提出的。当考察这类隐喻的分布时,最常见的分布被视为;寻找方向(3)、一张纸张(1)、区域(1)、工具(2)、历史(2)、主题(1)、地点(1)、地理(1)、量表(1)。以下是这类学生所提供的例子:

“地图是一个工具,因为我们在地理课程中使用这个工具。”

“地图就像历史一样,因为我们可以学习历史遗迹。”

10类:这是对地球的最小化作用

这一类别包含了9个隐喻。这些比喻是由9名学生提出的。当我们研究这类隐喻的分布时,最常见的情况是:最小化率(4),百科全书(1),表(1)、地点(1)、地球(1)、省(1)。这类学生的陈述如下:

“地图是一本百科全书,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地球上的各个省份。”

“地图就像最小化率,因为它提供了关于地球的信息。”

讨论和结论

隐喻是教学和学习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教学指的是教师向学习者传递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做,我们不能避免投射这些信息的“意义”的形象。在教育研究中,隐喻可以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以帮助确定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使用隐喻来提高他们的知识或技能,同时,课时安排、活动设计或教育材料准备可以根据这些科学的发现来做出调整。

这项研究是基于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检验私立学校的学生产生的关于“地图”的隐喻。这些隐喻展示了这些学生对“地图”概念的理解方法,因此他们的思想被分成了几个组。所有的隐喻都是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的。该研究说明,许多学生对“地图”的概念有很好的印象,大多数学生说“地图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向我们展示了地球上地方的位置。这些概念表明,学生通过隐喻来反映他们的经验。

根据这项研究,可以看到“这是一张纸或一张用来显示世界上国家位置的图像”类别最高(f=64),这可能揭示了私立学校的学生对“地图”的这一功能影响较深。另一个类别“这是一张用来找到方向的纸”(f=62),说明在地图上找方向已经形成习惯。在“它是在课程中使用的一种教育工具”这一类别中,反映学生从教育的角度对地图工具的重要性认识较淡薄(f=13)。最后一类是“这是对地球的最小化”,9个隐喻的频率强调了地球如何最小化并转移到2D版面中,频率较低的原因,也许涉及技术问题,学生较为生疏。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学生如何感知“地图”的线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看法、隐喻和概念类别来组织课程。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教师有机会通过隐喻的帮助制定和发展自己的课堂议程来解释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基于这一想法,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隐喻研究,这样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发展新的想法和方法,并更好地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准备课程文案、设计教学项目和选择参考书。

(作者单位:苏莱曼萨赫大学,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Ozder A. How Do High-School Students Perceive the Concept of Map: A Case Study from Istanbul.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 2013;8(16):1392-1398.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