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钟启泉|素养本位的教学设计(1):“能力本位教育”(CBE)的设计

2023/2/9 17:36:46  阅读:166 发布者:

一、什么是“能力本位教育”(CBE)设计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的教学设计,是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斯践行“学习者中心的教育”原理而倡导的。CBE不仅界定重要的学习课题,而且界定学习者指向理想的学习成果的框架,从而能够赋予学习者真实的学习经验。换言之,CBE意味着,发现学习者预设的学习期待值究竟在哪里,并追踪学习者获得成功所必需的整个过程。这就使得学习者指向的教学有着高度的透明性。对于学习者而言,明确地传递期待学习者的是什么,同时提供实现该目标的路线图,这种达成核心素养的整个过程得以可视化的系统,有助于学习者更正确地识别业已达成的素养是什么。这样看来,它同如下的见解——“学习只能潜移默化地发生、并借助偶然而拓展”,是针锋相对的。有效的教学不是靠碎片化知识的积累,而是让学习者理解需要达成的素养同其他素养的关系,从而能够更能动地建构自身的教育经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观,成为CBE设计的根基。

二、CBE设计的价值所在

这些价值观就是:

1.聚焦个人与个人的学习成功;

2.学习是可视的且可测的;

3.在确立对于评价的期待上,学习者是重大的要素;

4.揭示学习者既有的理解与学习者需要的理解之间的文化鸿沟,有助于促进学习经验的习得;

5.实验可规避对学习产生干扰的因素;

6.时间是可贵的;

7.单纯地用时间来衡量学习的程度是片面的;

8.教师的作用从信息提供者转型为学习促进者。

这对于师生双方而言,也是健全的。

三、CBE的设计原理

基于上述价值观,CBE的设计原理是:

1.基于对学习者期许的成绩来描述“素养”——作为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其一,对学习者特定的素养描述必须有认知、情意和心智运动技能的实演。其二,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沿着从回忆知识到综合(创造)的分类,界定预期的学习者的成绩。其三,决定测量的境脉,来进行描述。其四,识别学习者完全习得的阈值。其五,期望的成绩同学习者此前的经验与能倾及其性格特征,有着怎样的关联。

2.运用“脚手架”,借以支援“整体素养”的达成——“脚手架”可以提示学习者一系列素养达成的明确路径。

3.寻求“素养”的结构化,借以加速学习——学习者的进步不是基于学习时间,而是基于精致化学习。学习的加速程度,起码依存于能否合乎每一个学习者的既有知识来分配学习内容。CBE本身的结构不宜过分复杂,以免妨碍学习。

4.“素养”的评价宜依据一定的标准,因应个人的特质灵活地实施——传统的评价方法本质上是根据团体标准来判断学习的,用意味着学习的量的评定符号(ABC或者优良可)来评分,让学习者相互比较。与此相反,理想的素养评价不是依据班级、而是合乎个人来设计的。

5.“素养”的描述决定了评价的妥当性——在整体的“素养”描述中涵盖了精致化学习的标准与阈值。换言之,“素养”倘若没有内蕴于其中的评价要素的详细说明,是不可能存在的。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素养与评价标准)的制作,需要费时费力,但回报是巨大的。

6.倡导“素养本位”的评价——在开发学校现场的评价与利用普适评价工具之间取得平衡,但不管用怎样的评价手段或评价手段的组合,评价的课题不能局限于知识、技能的评价指标,应当开发指向更大范围的素养的评价,提升评价的可靠度与可信度。

7.设置CBE追踪系统——追踪“素养”达成的状况,不仅对把握每一个学习者在CBE中是如何进步的,而且对评价CBE整个系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都是重要的。

8.要实现CBE的成功,就得有评价——随着技术革新,在任何场合都需要慎重地评价输入与信息处理、输出及成果。加上“素养”达成倾向的追踪,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是CBE学习经验的持续改进所必须的。

CBE教学设计的实施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能够驾轻就熟地胜任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毕竟凤毛麟角。因此,就教学模式而言,有待于现场教师的慎重选择与深度研修,而“项目学习”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项。

钟启泉,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著作丰厚,近两年的代表作:《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等。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