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邢宪玉:作业设计如何提质增效?掌握这四种方法,更好发挥作业功效

2024/1/5 13:36:10  阅读:62 发布者: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如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启发学生思维、创新作业形式更是优化作业设计过程中老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让作业设计起到提质的效果?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有时,不合理的作业布置可能会导致安排不科学,可能还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阻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因此,在“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要具备科学、新颖、有趣、开放的特点,要能起到提质效果。

1作业有“方”,减轻课业负担

俗话说,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我们每一次作业都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每一次作业都有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对症下药,即把握好每一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将这个“方子”作为作业设计的“导航仪”,让作业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现在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作业越多越好,能熟能生巧。其做法就是搞题海战术,结果学生整天被埋在作业堆里,久而久之便对作业感到厌倦了,就更无兴趣可言了。所以,我们设计的作业要投其所好,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比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计算本小组同学平均身高的题目。从计算本组平均身高,到利用计算后的结果进行判断,再到联系生活让学生进行辨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个个奋勇争先,学得更扎实、有效。

2作业有“味”, 调节学习心情

人们常说,再好吃的东西常吃也会吃腻。学生的作业何尝不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变换作业的“生活味、娱乐味、人情味、人文味、思考味”,处处调动着学生的“胃口”,百“吃”不厌,能把做作业看作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生活味的作业,能让学生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之美;娱乐味的作业,能让学生兴趣陡增,享受情趣之乐;人情味的作业,能让学生情感升华,享受和谐之美;人文味的作业,能让学生感悟文明,享受情怀之广;思考味的作业,能让学生开动脑筋,享受思考之乐。所以,我们要设计有“味”的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有积极的学习心情,其效果也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比如把题目计算的结果和历史事件的日期联系在一起。既让学生巩固了刚学过的数学知识,又需要结合历史进行一些简单推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作业有“层”,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优良之分,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但面对这些有差异的学生,假如我们搞“一刀切”、“齐步走”,就会造成一些学生“饿着”、一些学生“撑着”的现象。所以在作业设计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阶梯状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对“号”入座,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品尝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在设计作业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题,人人必做;二是提高题,七八成的学生要做:三是拓展题,让那些学有余力、兴致极高的学生做。总之就一个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习能力更突出者有“露一手”的机会。

4作业有“时”,确保最佳效果

有句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们给学生设计的作业也要抓住时机,在学生遗忘知识之前做作业,以确保做作业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后这样设计作业:

1.做一做: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圆柱体。

2.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发现了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3.说一说:与同学交流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4.涂一涂:在自己制作的圆柱体表面上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写一写:写下自己学习“圆柱和圆锥”后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说、所感、所悟。

总之,要在培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认真落实好“双减”政策,让作业设计少点形式主义,多些实质性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最大程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来源于“人民教育”,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实验小学 邢宪玉)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