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联动携手行
研讨交流求共赢
——宝安区2023年秋季区级教研展示:滨海小学(集团)主题教研“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观摩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提出“综合与实践”领域要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滨海小学(集团)紧跟教育前沿,对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研究、学习及必要的尝试,为落实新课标要求做出努力。
2023 年 11 月 1 日下午,由宝安区教科院主办,滨海小学(集团)承办,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协办开展宝安区2023年秋季区级教研展示:滨海小学(集团)主题教研“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为研修阵地,由滨海小学罗宜填副主任、数学科组长万崇杰老师和文昌小学数学科组长刘苏老师共同策划并组织开展。滨海小学(集团)全体数学教师、第三学区部分学校的数学教师、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校级领导人才库干部、乌审旗第一小学数学科组教师、河源市龙川县老隆二小数学教师、汕头市朝南区成高小学数学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同时乌审旗第一小学的学生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共同学习,开展了双师大课堂教学。
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展示了滨海小学(集团)上屋小学杜笑笑老师、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洪嘉琳老师两节课例,滨海小学(集团)上屋小学邓庭燕老师、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刘苏老师进行备课分享,滨海小学(集团)万崇杰老师开展数据分析讲座,同时还特别邀请宝安区第三学区数学教研员王会军老师和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小学陈丽霞校长(线上)对课例进行点评,并做专题分享。
01
课例展示
课例一:《什么是周长》
执教人:滨海小学(集团)上屋小学杜笑笑
杜老师以“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为核心问题,以“三强争霸赛”为教学情境,激趣课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尝试、积极交流,通过描、量、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操作中体会边线、一周、周长等概念,学生自然而然理解图形的周长就是具体事物一周的长度,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以“如何测量叶子的周长?”“游戏公平吗?”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开动大脑,借助适当的工具进行探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呈现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乐学、善学。
(乌审旗第一小学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共同学习)
课例二:《比较图形的面积》
执教人: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洪嘉琳
洪老师以“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为核心问题,以校园屋顶农场为背景,引领学生聚焦问题、分层探究。
课堂上,洪老师大胆放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图形间的面积关系,让学生在观、数、剪、拼、比等活动中真正掌握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数格子、重叠法、割补法。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积极参与对校园屋顶农场设计的过程,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感受数学用于生活的魅力。
以下视频来源于
宝安区文昌小学
02
备课分享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一节教研展示课绝不是上课教师一人的所思所想,而是两所学校以及整个集团数学科组的集体智慧。
滨海小学(集团)上屋小学邓庭燕老师对《什么是周长》这一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分享:
一、关注教材。邓老师对比三个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的异同,指出周长是一维空间的内容。杜笑笑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经历了由三维到二维再到一维的过程。
二、关注学生。邓老师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指出既要重视学生对“周”的理解,也不能忽视对“长的体验”,使学生充分感知周长的本质是图形边线长度的累加。
三、关注课堂。注重学科融合,创设了“爬行比赛——动手操作——小小设计师——整体观念”这四个环节。
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刘苏老师对《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分享: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聚焦真实问题,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调整:
第一、教学研究由浅至深。仔细研读、查找文献、联系生活获得真情境——屋顶生态科普社会实践基地。
第二、教学设计从表及里。打造思维碰撞的数学课堂。制作能够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的几何图形学具,力求让学生手、脑、口一致。
第三、教学环节从单一到整体。从以往的传统数学课堂环节变成情境为主线贯穿课堂、问题整合、环环相扣的真数学课堂。
第四、教学思路从封闭到开放。从怕出错,不敢放手,固定好框架,打断学生表达变为放手让学生大胆表达,相信让学生想象创新。
第五、教研模式从个人到团队。从“单打独斗” 变为“团队合作”。
03
数据分析
滨海小学数学科组长万崇杰老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本节课的师生行为、提问类型、反馈情况等做了数据分析。万老师采用每30秒采样1次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个维度的数据通过比较教学师生行为时长占比分析判断两位老师的课堂属于哪一类型的教学模式,模式一般有谈话型、练习型、混合型以及讲授型四类。
两位老师的课堂在教师讲授、师生对话、课堂练习这三个方面占比均衡,属于混合型课堂。
其中,两位老师注重对基本数学思想的发掘,两节课的推理性、创造性、批判性问题都有较高比重。
根据课堂数据情况,反映两位老师的课堂在学生汇报、自主提问方面,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04
专家点评
宝安区第三学区数学教研员王会军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指导,提出以下几点宝贵建议:
王老师肯定了两节课都能关注学生,聚焦问题;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做中学、悟思想、长素养,并结合杜老师《什么是周长》的教学设计与课例、 洪老师《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与课例,梳理出这两节课例的学习路径。
一、《什么是周长》学习路径图:动态情境,引入周长→聚 焦问题,进阶学习→对比思维,理解概念→动手实践,应用内化。
二、《比较图形的面积》学习路径图:创设情境,链接现实 →聚焦问题,分层探究→关联思考,感受原理→实践应用,内化理解。
同时王老师给予了老师们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重视链的形态:创设情境链,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关注联的生态:承前启后,联结知识方法。
三、发展长的样态:感悟转化思想,理解数学本质。
王会军老师认为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跨” 的不仅仅是学科,还“跨”了学校、年段、教龄、进步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融”数学思想、数学思考、数学思维。并寄语未来研究蓄力,抱团成长,借力发展!
05
校长寄语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小学校长陈丽霞女士通过线上平台肯定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从新课标落实到课堂的角度对两位老师进行总结、鼓励,希望集团与学校更多教研,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滨海小学(集团)文昌小学校长魏忠先生热烈欢迎集团学校、学区学校、乌审旗第一小学和河源市龙川县老隆二小的参与,以“感谢”“期待”来总结这次活动:感谢众人的参与、合作,期待未来教研团队更努力,一起进步!
教师介绍
教研活动虽然结束,然而我们为数学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相信在我们认真钻研的路上能够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