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案例:师生共建“绿色课堂”

2023/7/11 11:07:34  阅读:76 发布者:

一、我发现了问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有这样一些灰色现象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镜头一:学生的作业本上被打一个大大的红“×”(也许是作业没有完成,也许是字写得太潦草,也许是没有按时订正,也许……。)

镜头二:学生被剥夺了上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等所谓小三门的课,在老师办公室里补作业、订正试卷等。(也许是因为作业没有完成,也许是为了学生好,能考出好的成绩,也许……。)

镜头三:满堂灌、满堂练,做不完的作业,订正不完的试卷,反复机械的操练,师生苦不堪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无从谈起,也从此埋下厌学的种子。)

我想,不管基于什么样的理由,这些都不应该是老师的行为。什么是师爱,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尊重,什么是教诲?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应在怎样的理念指引下施教呢?应创设怎样的学习氛围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深深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希望有这样一个课堂,时时充盈着和谐、智慧、趣昧,教师不再一言堂。学生,变被动灌为主动学,没有斥责,没有暴怒,更没有无休止的失望。我将这样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

二、我是如何解袂这个问题的

前年9月,我们五(5)班成立了师生共建“绿色课堂”行动课题,我是课题负责人,葛倩倩同学是行动小组组长,全班分成7个小组,各自设立了组长,副组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我们制定了绿色课堂行动目标,行为规则,绿色口号。一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创建绿色课堂而努力。为了让课堂真正“绿”起来,“活”起来,“乐”起来,我们以细微小事为抓手,一点一滴落实推进。从坐姿抓起;从积极举手发言、提问抓起;从作业本的书写工整抓起;从上课预备铃响的准备工作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抓起;从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抓起;从堂堂清,日日清抓起;从不懂马上提问抓起;....一切都在悄悄进行当中,一切都在静静改变当中,那么自然,那么温馨,那么和谐,如小溪轻轻流淌,偶尔泛起小小波澜,侧耳倾听,也是美妙的旋律。

 

下面便是几个实例的回顾。

 ()第一堂数学课的影响

 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第一堂课是新奇的。当我第一次站在教室门口,从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我感觉到了这一切。

 对于我,每接一个新班,第一堂课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数学老师,我的想法很简单,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从此爱上数学这门课程。于是我的做法是:表情自然、态度真诚、语言恳切富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和活力。

首先,我将名字端正地写在黑板上,后面是三个电话号码(办公室、家、手机),然后,我表态:“我将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同学,成为你们的伙伴,你们的朋友,尽我所能,帮助你们,指导你们,也请同学们督促老师,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每天都有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第一堂课唯一的一个家庭作业:向父母详细介绍老师。

自我反思:真诚是开启学生学习动力的第一把钥匙,师生初次见面上的第一堂课,可能影响以后的每一节课,于是我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做的第一个动作,第一个表情都将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里,对此我深信不疑。同时,让家长第一时间从自己的孩子口中得到老师尽量多的信息,从情感上拉近彼此的距离,便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家校联动工作。

 ()向缺点告别仪式

 这是一个倍受学生欢迎的仪式。分期初、期末举行。

 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我让同学们准备好一个信封,一张信纸。第二周的周一,我们举行仪式。我让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写下自己的缺点(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表诀心),各自装进信封,封好。最后依次排队郑重地将这封信放进一个大信封,当场封好,由我保存。

我们约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去改变自己,真正向缺点告别。

 期末,我们再次举行仪式,每一位同学都收到了期初自己写给自己的信,并依饮大声读出自己写下的缺点,如果同学们热烈鼓掌就表示你向缺点已经告别,你取得了成功!那么,你的好朋友会将各这封信撕得粉碎,扔进垃圾箱,也可以将信珍藏,在今后不断鞭策自己。如果你没有得到掌声与读信仪式,那么说明你依然保留着你的缺点和坏习惯,没有真正改变。这封信将不能撕毁,继续留存,等待下一次宣读。老师也一起参与读信仪式,接受同学们的评价。

自我反思:每个人都有缺点,怎样帮助学生去改变,主动地去改变,而不是被迫的,强制性的,于是我借助这样一个仪式,和学生共同参与,写下自己的缺点,一起参加宣读,让学生当评委,老师的缺点改了没有。给学生和老师本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做法。实践后证明,这一举措受到学生一致认可,效果明显。

()作业本封面设计

“我的封面我做主”设计大赛是我们绿色课堂的传统项目,同样备受学生喜欢,有设计、评奖、领奖三个板块,全部由学生主持完成。

第一步:设计。为自己的作业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心,或写上一段话,总之“我的封面我做主”,你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第二步:评奖。由学生推荐,形成评委会,组织评奖。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特别奖、鼓励奖。

第三步:颁奖。举行一个隆重的班级颁奖仪式。

自我反思:一本作业本就是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它真实地记录了每位同学每夭的学习清况。给每一本本子设计一个封面,把自己的决心、信心、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每天激励自己去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日积月累,天天月月年年,这样,好的习惯也便养成了。

 ()串起成功之链

借助一枚枚小小的回形针,将“成功之链”串起来,同时串起来的是师生的自信、快乐、满足,以及不断向上的信念,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充实的每一天,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去迎接新的学期,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

这是绿色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个高度自觉、自律的行为。

 规则是:①在自己房间的一堵墙上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敲一枚图钉。②挂上第一枚红色回形针,这是老师送给每一位同学的一枚代表着特殊意义的回形针。它的名字叫:“信任”。③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你做到了以下几点,便可以自己挂上回形针(颜色自选,但不能为红色)。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上黑板板演、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作业书写工整得八、作业正确得100分、受到老师同学表扬、主动帮助同学、考试100分、卷面上有“进步” 二字等均可一一挂上回形针。④满十个回形针,老师奖一个红色回形针。它的名字叫:“加油”

自我反思: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光表诀心不行,要有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这样才有大成功,大作为。培养学生自律尤为重要。

()两次作业竞赛

在绿色课堂里,大大小小的竟塞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期初和期末的作业竞赛可以说是学生们的最爱。

第一次竞赛,我们把时间定在了教师节前夕,因为意义特殊,同学们尤为重视,一份好的作业是送给给老师最好的节日礼物。

第二次竟赛,我们把时间定在了元旦节前夕,辞旧迎新意义非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整和磨练,再比个高下就更显示出同学们的信心和实力,意义当然非同寻常。

自我反思:绿色课堂的每一项竟赛活动都激励着同学去挑战新的目标,丰富多彩的竟赛活动,充实了显得枯燥的学习生活,每一次比赛,几乎所有同学的作业都贴在了学习园地上。“只要认真去做,我就不会落后”,“你行,我也行”,成了学生们的座右铭。作业竟赛比的是态度、比的是诀心、比的是信心,没有人失败,人人都是好样的。

(六)定期读一篇好文章

让美文走进数学课堂,也是我们绿色课堂的内容之一。

让数学课堂也蒙上文学的神秘面纱,我们约定,在教学进度允许的l清况下,由我定期在课堂上读一篇好文章,分享好故事。

自我反思:这样的做法也许有点牵强,但只要学生喜欢,有这样的需求,我这个数学老师就有这个义务去做好这件事。记得有一次我选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它记录了一个盲人成为一个摄影师的感人故事,学生们无不为之动容,好几个女生在惊叹的同时,眼里啥满了泪水。于是我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困难可以绊住我们,只要有信念,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绿色课堂学生小论文

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如今,孩子们小学毕业了,进入了初中的学习。直至这个暑假的最后一个返校日,我一共收到了22位同学写下的绿色课堂小论文。严格的说是收获,是感想,是怀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论文。

由于事先没有规定写在什么样的纸上,也没有规定论文的字数,以怎样的格式书写,于是我收到了写在各种纸上的文章,大小不一,长短不一,但让我感动的是,学生们一致肯定了绿色课堂里的很多做法。凌淑琴同学是这样写的:“有了绿色课堂,它使我们一直对自己有信心,每天开开心心地学习,亲爱的诸老师,升入初中后,我还是会按绿色课堂上的要求继续学下去。”柳青同学表示:她非常想念那些日子,她将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绿色课堂。金寒冰同学写道:“说来也怪,自从开展了这个活动以后,大家上课都认真听讲了,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了,上课效率明显提高了,有的同学一开始并不喜欢数学,现在也漫慢喜欢了,碰到不懂的地方,就会主动去问老师和同学了。”

自我反思:静下心来回顾曾经发生过的事,把经历过的事,用简朴的语言写下来,同学们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值得我一生珍藏,我相信,绿色课堂的生命之花正绽放在每位同学的心上。我,也被感动着。

三、我们的感悟

我们的绿色课堂是快乐的。我们有自编的脑力操,随时调节我们紧张的神经,我们有自定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言行,我们有绿色口号,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课题实施中,我们不断调整行动计划,跟进绿色行为,逐步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迈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课堂回归生命的本真,让课堂散发着绿色的清香,让课堂洋溢着师生的情谊,那便是我们想要的课堂,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也是我一生追求的课堂。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教学活动充满着师生的激情和责任感,弥漫着人情昧,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这便是绿色课堂的价值所在,将成为我毕生的追求。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收获了信心,收获了自由

本文作者:松江区仓桥学校诸春妹老师。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