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皮黄里 念白情义深——记增城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高中音乐大单元导向系列专题活动(五)“传统文化素养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2023/6/8 11:46:01 阅读:162 发布者:
相约皮黄里 念白情义深
传统文化素养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2023年5月30日,由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承办的高中音乐教研活动在新塘中学图书馆的三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题发言《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音乐实践探究》,主讲人为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张薇老师;第二部分是课例展示,第一个课例是:多彩的华夏之音——说唱篇《粤剧说唱之“念”》,执教者是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林婷婷老师;第二个课例是《精彩的戏曲》之念白篇——《千斤话白四两唱》,执教者是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饶夕阳老师;第三部分是课例点评。此次活动由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曹敏程老师主持,增城区高中学段音乐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饶夕阳老师、林婷婷老师、张薇老师
活动主持:曹敏程老师
01
第一环节 专题发言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音乐实践探究》
借鉴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观点:“我们必须超越具体知识和技能深入到思维的层面,由具休的方法与策略过渡到一般性思维策略的教学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张老师分别从“审美感知的深度、艺术表现的深度、文化理解的深度”进行说明。在审美感知深度中,感知作品的表现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音乐作品感受、体验能力;超越被动的模仿和照搬,激励自主的思考学习;关注学生主动的聆听和实现自然的积极感悟体验;关怀学生审美情感的转变,处理和反思潜在的问题。在艺术表现的深度中,让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在实践中形成与升华,能对音乐的情绪理解升华到对音乐的情感把握上;能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多听多思考,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赏习惯;能自信富有创造性和美感地组织、创作、排练、表演。在文化理解的深度中指出:音乐是艺术,是文化,需要深度学习的关键。在文化语境和时代精神中,多维度理解音乐背后的丰富内涵及特殊价值;深入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入文化、反思文化;丰富思维和情感、触及心灵,接通人文,启迪智慧。张老师以高中音乐鉴赏“大单元教学”中的深度教学——“华夏民乐之美”大单元教学为例,分别从“提炼重点、把握关键”、“整合资源、重构内容”、“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实践体验、展开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说明,条理清晰,结构性强,为全体教师理解学科视域下的深度教学开辟更广更深的思维角度。
张薇老师
02
第二环节 课例展示
一、多彩的华夏之音——说唱篇《粤剧说唱之“念”》
本节课从有节奏朗诵《荔枝颂》选段导入,初步体验粤语的节奏美、语言美;观赏、模仿、演奏、创编诗白和白榄,加深对粤剧念白中节奏美、语言美、音乐美的体验;在学习中,感受粤剧文化作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并共生保护和传承粤剧艺术的历史重任。
教学过程中,林老师紧扣主题“粤剧念白”,通过对粤剧作品选段《三奏》、《范蠡献西施》的赏、析、仿、奏等实践,感知“诗白”的节奏美和语言美,了解粤剧语言从“戏棚官话”到“广州方言”的演变过程;认识“沙的”和“钵”两种伴奏乐器并准确运用。对比赏析粤剧作品《搜书院》,感知“白榄”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体验“快白榄”和“慢白榄”对于不同人物性格的精妙处理,并认识和感受“卜鱼”在“白榄”中的重要性;最后,林老师提供不同素材,让学生进行知识运用,进一步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整节课,教师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关注课堂生成。从教学设计的呈现,到课堂的把控,充分体现教师对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和推进。
二、《精彩的戏曲》之念白篇——《千斤话白四两唱》
本教学内容将人音版、花城版音乐鉴赏及戏剧表演教材进行整合,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念白进行教学,通过欣赏、模仿、体验、创造,感受京剧四大功夫之念白的独特魅力,逐步引导学生愿意跟随老师体验老生和旦角的韵白,并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京白《游街》的练习;通过学习和体验,认识戏曲当中的三种念白,对比现代京剧念白的区别,感受中国戏曲语言的独特魅力。教师运用扎实的基本功,示范京剧中的京白和韵白,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感,引导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参与。
教学过程中,从复习进行导入,回顾戏曲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而引出课题。通过京剧《游街》的念白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念一念、读一读,体会京白的特点;对比观赏两首传统京剧定场诗,区别其主要特征,感受韵白的主要表演形式;继而聆听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念白片段,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现代京剧念白与传统京剧念白的区别,并尝试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体验;最后,师生用戏剧化的念白道出生活语言,检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课堂教学中,关注教学评一致性的体现,注重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丰富的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03
第三环节 课例点评
首先林婷婷老师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说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国汉语言之丰富,可以用“十里不同音”来形容,每一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调和语言特征,语言是其艺术表现至关重要的基础,可谓“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基于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大单元教学的课程结构,本课时选用“粤剧”说唱中的“念白”,以此感受传统戏剧中“千斤念白四两唱”的艺术魅力,体验说唱艺术中语言的精辟。在课堂的实施环节中,能较好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调控,通过设问、语言激励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学生略显羞涩,不及常规课堂中从容,对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具有一定的难度。
林婷婷老师发言
跟着饶夕阳老师结合学校常规课堂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常规教学中根据大单元的教学理念,设置戏剧模块,分唱、念、做、打四个课时,以此建立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尊敬,向青少年一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在教学过程中,京白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可以提前体验;韵白的音调和行腔比较复杂,在选取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有取舍,选取的两首定场诗在人音版和花城版较常出现,韵白的体验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重要的教学手段是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拉进学生学习京剧的距离,设计节奏练习、念白体验、乐器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学生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转自:“增城区音乐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