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研究】基于范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以“区域位置”为例

2023/5/11 14:19:37  阅读:16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赵群虎生活地理 润泽生命 ,作者赵群虎

摘要: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范例教学模式通过范例性地阐明 “个”、范例性地阐明 “类”、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四个阶段的教学,是一个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范例教学模式、区域位置

范例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及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施腾策尔将范例教学模式实施分为四个步骤:范例性地阐明 “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和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区域认知是人们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认识区域为例,采用范例教学模式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培育实施过程展开论述。

一、选择典型“个”案,范例性的进行阐明“个”

在教育教学中,典型个案的选择要具有范例性。对典型个案的选择前,应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基本性和基础性是教学内容选择应遵守的两大原则,所选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挑一挑能摘到桃子”,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就初中地理来说,基本性是指选择能体现地理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自然规律和地理原理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形成地理知识的基本结构。基础性是指教师所选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初中阶段认知能力和水平是相适应。如,在学习区域位置时,我选择下面案例教学: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主要处于北温带和热带,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中我们知道在学习一个国家的区域位置时主要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进行学习。该范例选择学生熟悉中国的区域位置进行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包含了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区域位置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通过引导学生对此“个”案的学习与探究,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区域位置。接着,学生就会运用世界政区图和国家政区图分析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区域位置,得到了关于认识国家区域位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由“个”到“类”,范例性地阐明 “类”

我在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区域位置的“个”案后,又给学生提供中东、亚洲等一系列的 “类”案,引导学生从所掌握认识国家区域位置的 “个”案中,抓住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将其迁移到地区、大洲“类”的案例中进行探讨,让学生尝试着解决同类问题。

在使用范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该知识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使同类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为整个系统知识学习的一部分。

三、由“类”到“范畴”,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

“类”到“范畴”,该阶段主要是从具体事物中归纳、形成抽象规律的过程。例如,通过运用世界政区图,学生学习了中国区域位置、中东区域位置和亚洲区域位置,归纳出了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位置要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进行认知的方法,形成了区域认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就是学生在国家区域位置“个”案与地区、大洲“类”案的学习中掌握了认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位置,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达到了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四、主客体统一,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

通过学生对不同尺度区域位置的学习,在掌握区域位置的思维方法能力后。这些客观内容转向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步融入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学生在新闻联播中看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建项目时就会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与大国的世界担当,博爱亚洲论坛的举办就会感受到中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发挥重大作用,就能用世界眼光从区域位置视角分析评价其优越性,逐步形成了国际视野。对于俄乌战争、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等世界性问题也能从区域位置视角进行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该阶段强调学生将所获得的规律性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使地理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方寸空间之内,还沟通了理论与实践,连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使学生能自觉地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增强其实践能力。达到了主体和客体相统一。

综上,对于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可以运用范例教学模式通过四个教学阶段,将基础地理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培养、必备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韦志榕,朱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转自:“教育牧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