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生”之源 寻“物”之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生物学大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研讨会在26中举行
2023/4/14 10:13:27 阅读:141 发布者:
“一树殷红报花信,满山樱花紧相随”。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践行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3月29日下午,青岛市初中生物教学研讨会在青岛第二十六中学(京山校区)顺利举行。青岛市教科院初中生物教研员张玉坤老师、市南区生物教研员关茜、青岛各区骨干教师代表及市南区全体生物教师共计120人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会议由关茜主持。
第一环节:复习课寻求突破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的程利老师执教《专题复习生物的多样性》,以新课程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微项目式学习成果及问题生成为主要情境,通过26中学与63中学两个学校之间学生的对话互助学习,任务驱动生疑解惑,达成本节课的重要概念。整节课按照情景解析→归纳点睛→原题重现→拓展变式的学习流程,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从中考原题到拓展提升,引导学生尝试从做题者到编题者的思维转换,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的钱雅梅老师执教《专题复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钱老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授课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以皮影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将学生带入百花苑的真实情景,以学校门前百花苑中的樱花、蜜蜂传粉、蜻蜓点水、青蛙养殖、鸟卵的结构等情景将整个专题知识点串联起来,每环节做到一反馈,由学生讲解,学生点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生命课堂。
第二环节:观摩点评再升华
市南区海信学校的赵婧对程老师的课进行点评:从规范书写的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教学情景体现了课堂的“新”。程老师通过由学生“做题、想题、出题”一些列的引导,最后生成检索表,从而获得系统的知识。程老师评价语言特别丰富,鼓励学生更好的深入学习。
青岛六十二中胡芮老师对钱老师的课进行点评:从研学的四个站点“落英缤纷”“野蜂飞舞”“蛙声一片”“莺歌燕舞”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分析问题,讲解问题。课堂采用学生讲解、实验汇报、自我生成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动力。
第三环节:专业指导再提高
市南区生物教研员关茜就“如何上好复习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设计具有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指导。关老师指出复习课要带着驱动力构建知识体系,要将知识点用在生活中,梳理学习方法和知识规律,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将以往的教学目标变为现在的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掌握的能力。
青岛市教科院初中生物教研员张玉坤对生物复习课堂进行指导,明确指出目前考查较多的题目都是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现阶段教师需要加强中考复习规律性的应用,需要有分段教学意识:一轮复习聚焦知识点,掌握知识体系,注意“双基”的落实;二轮复习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重能力提升和视解题方法的培养,需要精准练习,讲练结合,讲考结合;三轮融汇贯通重策略,特别关注基础较弱学生的落实。
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明确了日常教学中需要带入真情实景,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让教师持续发展,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达成复习课的学习目标。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