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青年学者论坛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内地与香港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组织和资助两地青年学者论坛。现开始征集2023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香港研资局青年学者论坛项目(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
一、 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本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1. 地球信息科学(申请代码1须选择D下属代码)。
2. 面向集成电路的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申请代码1须选择F下属代码)。
3. 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申请代码1须选择G下属代码)。
(三)资助强度
资助强度为直接费用不超过20万元/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不超过3项。
(五)资助内容
资助在内地举办会议的交流活动。
(六)项目执行期
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论坛必须在该时间范围内召开,会期不超过3天。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5月17日至2023年5月31日下午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238.htm
港澳台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京港学术交流中心(BHKAEC)为鼓励和支持内地与香港学者之间的交流,现征集2023年度在内地组织召开的内地-香港学术研讨会项目(NSFC-BHKAEC学术研讨会)。
一、 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本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1. 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申请代码1须选择B或T下属代码)。
2. 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申请代码1须选择E或T下属代码)。
(三)资助强度
资助强度为直接费用不超过15万元/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不超过2项。
(五)资助内容
资助在内地举办学术研讨会。
(六)资助期限
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8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会期不超过3天。
二、 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是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三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者需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申请人应该是申请合作交流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
(三)与香港地区研究者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 限项申请规定
(一)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BHKAEC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四)《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5月17日至2023年5月31日下午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237.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理事会(TÜBİTAK)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 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3年度将围绕地震相关研究,在以下6个领域方向(具体领域说明详见附件1)开展跨学科合作,申请代码1只能从相应领域方向对应代码中选择,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1. Post-Disaster Waste Management, Safe Demolitio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isposal and Recycling Technologies for Construction Wastes(申请代码1请选择E0806、E0805、E0502、E1006)。
2.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Models for Seismic Isolation, Engineering Solution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s,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 Technologies and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Studies(申请代码1请选择E0810、E0804、E0805、E0806)。
3. Socio-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Widespread Impacts of the Earthquake(申请代码1请选择G0401、G0409)。
4.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Central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Real-Time Disas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IMS)(申请代码1请选择E0810、F0104、F0106)。
5. Comprehensive Scenario, Foresight and Analysis Studies(申请代码1请选择E0810、F0104、F0105、F0106)。
6. Domestic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Systems that can Directly Contribute to Increasing the Speed and Efficiency of Search & Rescue Operations and Detection of Survivors Under the Rubble During and After a Disaster(申请代码1请选择E0501、F0106、F0309、F0504)。
(二) 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不超过8项。
(三) 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0万元/项(直接费用),土方资助强度为150万里拉/项。
(四) 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4月12日至2023年5月18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17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白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白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BRFFR)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两国研究人员之间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数学和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医学。
申请代码1须选择上述资助领域所对应科学部的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万元/项。
(三)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与白俄罗斯研究人员交流互访所需的国际旅费、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以及小型双边研讨会费用。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一)中方申请人必须正在承担(主持人或参与者)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并必须依托此项目进行申请,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二)白方合作者应符合BRFFR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三)中白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BRFFR递交项目申请,白方项目指南请见:https://fond.bas-net.by/conc_.html,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4月12日至2023年6月15日16时(北京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178.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比利时弗兰德研究基金会(FWO)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两国研究人员之间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数学和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
申请代码1须选择上述资助领域所对应科学部的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0万元/项。
(三)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比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在比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FWO负责资助比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在华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一)中方申请人必须正在承担(主持人或参与者)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并必须依托此项目进行申请,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二)比方合作者应符合FWO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三)根据比方对此类项目的要求,中方申请人和参与者也需在FWO网站完成注册(详见比方项目指南)。
(四)中比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FWO递交项目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五)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4月4日至2023年6月29日16时(北京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101.htm
交叉科学部
关于发布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人工智能的基础科学问题为核心,发展人工智能新方法体系,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支撑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鲁棒性差、可解释性差、对数据的依赖性强等基础科学问题,挖掘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发展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并推动人工智能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针对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的基础科学问题,围绕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一)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深入挖掘深度学习模型对超参数的依赖关系,理解深度学习背后的工作原理,建立深度学习方法的逼近理论、泛化误差分析理论和优化算法的收敛性理论。
(二)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
通过规则与学习结合的方式,建立高精度、可解释、可通用且不依赖大量标注数据的人工智能新方法。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需要的数据库和模型训练平台,完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驱动的基础设施。
(三)面向科学领域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的应用。
发展新物理模型和算法,建设开源科学数据库、知识库、物理模型库和算法库,推动人工智能新方法在解决科学领域复杂问题上的示范性应用。
三、2023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一)培育项目。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拟以培育项目的方式资助探索性强、选题新颖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
1. 深度学习的表示理论和泛化理论。
2. 深度学习的训练方法。
3. 微分方程与机器学习。
4. 隐私保护的机器学习方法。
5. 图神经网络的新方法。
6. 脑科学启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法。
7. 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的人工智能方法。
8. 生物医药领域的人工智能方法。
9. 科学计算领域的人工智能方法。
10. 人工智能驱动的下一代微观科学计算平台。
(二)重点支持项目。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拟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资助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好、对总体科学目标在理论和关键技术上能发挥推动作用、具备产学研用基础的申请项目,研究方向如下:
1. 经典数值方法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 复杂离散优化的人工智能求解器。
3. 开放环境下多智能体协作的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
4. 可通用的专业领域人机交互方法。
5. 下一代多模态数据编程框架。
6. 支持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开放型高质量科学数据库。
7. 高精度、可解释的谱学和影像数据分析方法。
8. 高精度、可解释的生物大分子设计平台。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一)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鼓励基础性和交叉性的前沿探索,优先支持原创性研究。
(二)优先支持面向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新方法或能推动人工智能新方法在科学领域应用的研究项目。
(三)重点支持项目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前期积累,对总体科学目标有直接贡献与支撑。
五、2023年度资助计划
2023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25~30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8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5月8日—5月15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087.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CNR)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两国研究人员之间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1. Green Energy(申请代码1须选择E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2. Sustainable Unrbanization and Smart City(申请代码1须选择G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3. Human Health(申请代码1须选择H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4.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申请代码1须选择C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5.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申请代码1须选择A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不超过5项。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0万元/项;CNR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万欧元/项。
(四)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意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在意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CNR负责资助意方研究人员的相关国际合作费用。
(五)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一)中方申请人必须正在承担(主持人或参与者)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并必须依托此项目进行申请,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二)意方合作者应符合CNR对其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三)中意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CNR递交项目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4月3日至2023年5月30日16时(北京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086.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F)的合作协议和共同商定的工作安排,2023年双方将联合资助中国研究人员与国(境)外合作伙伴在全球健康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一、项目说明
本项目旨在通过支持研发新的监管科学体系、工具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疫苗的研制、注册、生产、预防接种和上市后管理,促进我国疫苗研制和创新,助推疫苗产业高质量发展,保证疫苗的质量和供应。
本项目鼓励申请人组建公共政策、法学、药学等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将确认优先领域的具体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发和验证用于支持疫苗监管决策的新模式、新工具和新方法,以及政策建议整合在一项研究中。项目申请人应聚焦以下领域提交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项目申请书。
1. 提高疫苗治理效能的政策和路径研究;
2. 疫苗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优化研究;
3. 评价疫苗效力、安全性和生产质量的新监管科学工具和新方法研究;
4. 疫苗上市后主动药物警戒的创新研究。
资助领域描述详见附件1。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项目公告详见盖茨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二)申请代码
申请人请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管理科学部代码作为申请代码1填写中文申请书。领域1请选择G0401,领域2、领域3、领域4请选择G0405。
(三)资助规模
本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为8项。
(四)资助强度
双方将共同资助中国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双方资助经费均将拨付给中方申请人,由中方申请人根据合作研究需要统筹安排。
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经费不超过75万元,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中文申请书的预算编报应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额度编制,即预算总额不超过75万元/项,并同时阐明盖茨基金会资助经费的使用计划。
盖茨基金会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2.5万美元,包括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交流费用以及与外方合作者开展研究活动的费用。盖茨基金会的资助款项,将按付款日即时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支付予受资助者依托单位的国内人民币账户。英文申请书的项目预算应按双方机构总资助金额编制。
(五)申报要求
1.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2. 国内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 中方申请人须分别向NSFC和BMGF递交申请,外方合作者无需向NSFC和BMGF递交申请。仅向单方机构递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4. 涉及科技伦理与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并按要求上传相应附件材料的电子扫描件。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5月31日下午16时(北京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9057.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比利时法语区基础研究基金会(FNRS)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度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两国研究人员之间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数学和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
申请代码1须选择上述资助领域所对应科学部的下属申请代码,建议选择到最后一级。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0万元/项;FNRS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5万欧元/项。
(三)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比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在比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FNRS负责资助比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在华期间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人条件
(一)中方申请人必须正在承担(主持人或参与者)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并必须依托此项目进行申请,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二)比方合作者应符合FNRS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三)中比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FNRS递交项目申请,对于单方提交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4月14日-4月20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919.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中欧人才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双边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3年双方将继续共同资助“中欧人才项目”,促进中欧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项目说明
(一)合作内容
本项目支持中国研究人员加入已获得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资助的欧盟项目团队进行3至12个月的研究访问(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项目清单见附件1,根据欧盟法律要求,附件1中未提供欧方联系方式,申请人可以向项目联系人咨询欧方联系方式)。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不超过3万元/项(直接费用,本项目无间接费用),仅限用于中国研究人员访欧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中国研究人员赴欧期间的生活费用与研究经费由欧盟项目团队支付。
(三)资助期限
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9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是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资助期限为3年及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申请人应联系同意接收中国研究人员的欧盟项目团队,就访问时长、研究内容、赴欧期间生活费用及研究经费等内容达成一致,取得对方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的接收函(参考范本见附件2)。
(三)更多中方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 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5月16日16时(北京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612.htm
原创探索项目
关于发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的通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继续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完善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原创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以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加速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一、资助定位
原创项目资助科研人员提出原创学术思想、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如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或揭示新规律等,旨在培育或产出从无到有的引领性原创成果,解决科学难题、引领研究方向或开拓研究领域,深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二、资助模式
(一)项目类型。
原创项目分为专家推荐类和指南引导类两种类型。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统一发布年度申请指南,提出相关申请要求,不限研究领域或方向。申请人经推荐人推荐可随时提出项目申请,相关科学部受理并分批组织审查和评审。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通过征集科学家建议、学术论坛讨论或专家论证等形式,形成项目指南并适时发布。项目指南包括研究领域或方向、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申请人提出申请时不需要推荐人推荐,相关科学部受理申请并组织审查和评审。
(二)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原创项目采用灵活的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1—3年,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年。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选择资助期限和提出资金需求。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由项目指南确定。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条件。
依托单位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原创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不能与正在执行或处于评审阶段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重复。
(二)申请方式。
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每个项目申请需要2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且在国内或国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或2名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包含1名固定编制项目主任和1名科学部负责人)推荐。除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部负责人外,每位推荐人每年只可推荐1项原创项目申请。推荐人应针对项目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科学性和潜在影响力提出详细的推荐意见。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申请无需专家推荐。
(三)申请时间。
2023年2月1日以后,专家推荐类原创项目申请人可随时提出项目申请。
指南引导类原创项目申请人应根据项目指南时间要求提出项目申请。
(四)限项申请规定。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项目(含预申请)。
2. 原创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申报截止日期: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8482.htm
转自:“乐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