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SCI期刊都有什么特点?如何有效选择目标期刊!

2024/7/26 9:39:35  阅读:382 发布者:

针对目标期刊,无论是自己挑选,还是别人推荐,我们都需要对期刊的一般特征有所了解,以便从中找出最恰当的目标期刊。具有参考价值的特征包括收录范围(scope)、出版频率(frequency)、年发表论文量、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审稿时间(review period)和发表时间、目标读者、收录论文类型、出版方式、论文出版费、期刊分区、SCISCIE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等,本文将就以上特征一一作出详细解读。

收录范围是指期刊希望收录的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如果把论文错误地投到内容不对口的期刊,那么,无论研究意义有多大,新颖性有多高,或论文写得有多好,正常情况下都会被直接拒稿。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期刊会定期更换收录稿件类别,或倾向性地收录某些研究热点的论文,如果所投论文与最新的要求不相符,也可能因收录范围不符而被拒稿。因此,在确定目标期刊之前,仔细研读期刊的收录范围并阅读最新几期的目录几乎是必做的功课之一。

出版频率是指期刊出版刊期的频次,一般分为周刊(weekly)、半月刊(semi monthly)、月刊(monthly)、双月刊(bimonthly)、季刊(quarterly)、年刊(annual)。出版频率越高通常意味着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更多。同等情况(相同专业、影响因子相似)下,年发表论文数越多的期刊对稿源的需求量也越大,投稿难度相对会低一些。

影响因子是科睿唯安每年根据SCI期刊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和前两年期刊发表论文总数计算出来的,是用以衡量SCI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每年科睿唯安通过JCR进行公布。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快速在线发表的动态引用环境,2021年度的JCR中引入了在线发表的内容。大多数论文有一个与最终发表日期处于同一年的在线发表日期,只有少数论文的在线发表日期与最终发表日期不在同一日历年内,对于这种情况,计算引用的年度以在线发表年度为准。一般在每年的6月公布上一年的影响因子。

除了最常用的影响因子外,还有一些反馈期刊情况的影响因子指标,例如实时影响因子(immediacy index)、5年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IF5)、除去自引期刊的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without self citations)。在JCR中,影响因子虽然只是其中一个参数,但显然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也被认为是代表期刊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大部分作者在选择目标期刊时最关心的指标,因此,绝大部分SCI期刊会把其最新的影响因子公布在官方网站上。一般认为,在同一研究领域内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期刊水平也越高,投稿难度越大。

审稿时间和发表时间分别指论文投稿后收到第一次审稿意见的时间,以及论文被发表的最终时间。其中,作者最关心的是审稿时间。审稿时间越短,意味着作者需要等待的时间越短,或尝试多个期刊所需的总时间越短,更有助于保持论文的新颖性和竞争力。不过,对单篇投稿的论文而言,并非反馈时间越短越好,因为一周内获得的反馈往往都是收录范围不符或语言有问题而直接被拒稿或退回的论文,根本没有进入审稿程序。

通常情況下,期刊会选择3~5名审稿人,这些审稿人需要期刊编辑去邀请,这需要1~2周的时间,每位审稿人的审稿时间在1~2个月,因此,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方可收到期刊的决定,这种决定不管是修回还是拒稿,都会伴随着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期刊会在主页上注明处理时效,包括平均审稿时间等。但是,也有很多期刊不会在官网上对审稿时间的长短进行公布,只能通过期刊出版的频率或同行分享的投稿经验,探知这部分期刊的审稿时间。一般来说,周刊、半月刊和月刊的审稿时间更快,1~3个月往往能收到回复,而季刊、年刊的审稿时间相对会更长。可以查阅最近几期期刊,通过看上面发表的论文封面何时投稿(Submitted on…)、何时修回(Revised on…)、何时接受(Accepted on…)来估计审稿时间。

目标读者指可能会阅读该刊物的读者群,一般与期刊的收录方向和内容一致,与收录范围类似。在考虑目标期刊时,作者需要明确以下问题,谁会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更感兴趣?希望谁来阅读本文(本专业同行?跨专业同行?基础研究专家?临床医生?还是所有读者?)以增加作者自己的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期刊的目标读者群是否满足作者的期望?

收录论文类型指期刊接受的论文种类,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原创论著(original article)或短篇报道(short report)、综述(review)、病例报告(case report)、Meta分析(Meta-analysis)、社论(editorial)、述评(commentary)、读者来信(letter to the editor)、图片(image)、研究方案(study protocol)、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等。其中,原创论著最为常见。需要说明的是,越来越多的期刊不再收录病例报告,因此在为病例报告类文稿找目标期刊时,一定要到官网上反复确认是否收录,也有期刊要求病例报告以读者来信形式投递。总之,不论投稿哪种类型的论文,一定要首先确定该期刊收录这种类型,再按照相应的要求准备文稿的格式和内容。

出版方式分为印刷版(可以寄送纸质版期刊给订阅读者)、网络版(通过网络媒体在线出版),以及二者兼备。目前,虽然纯网络版的期刊越来越多,但仍有相当部分期刊同时出版印刷版和网络版,后者一般更加及时且影响力更大;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同时具有印刷版和网络版的期刊,也可能将某些板块(如病例报告部分)只以网络版(online only)形式出版。不过,除非单位有特别要求,否则很少有作者会关心目标期刊的出版方式。

期刊分区主要针对SCI期刊,有两种常见分区:一种是JCR分区,另一种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法均基于SCI期刊的影响因子。JCR的分区是按学科分类,把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按影响因子从高到低排序后,平均四等分,划分为Q1Q2Q3Q4(各占25%)。中科院分区则按期刊学术影响力划分,详见《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升级版(试行)》公告。中科院分区中的1区和2区期刊都很少,基本都属于本领域的顶级期刊,发表难度相对较大。

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每个期刊独有的一组识别号码,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识别代码。根据期刊的出版形式,具体分为print ISSNp-ISSN)、electric ISSNe-ISSN)和linking ISSNISSN-L)。期刊全名经过不同的缩写规范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缩写名。因此有些非SCI期刊投机取巧、鱼目混珠,其缩写名与正规的SCI期刊类似或一致,造成作者误以为其就是SCI期刊。曾经有不少作者因为混淆缩写名而误将论文投至非SCI期刊,造成时间和金钱损失,乃至耽误学业(毕业)和晋升。因此,为避免混淆,建议任何时候都将期刊全名和p-ISSN(如果没有p-ISSN,就用e-ISSN)组合使用,准确区分不同期刊,以避免或减少类似低级错误的发生。

论文版面费指论文被期刊录用后,期刊向论文作者收取的费用。有的SCI期刊不收版面费,但会收彩图费(因为纸质版彩色印刷成本非常高)。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开放获取发表模式,以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的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收费标淮为以每打印页或每篇论文为单位计算收取。期刊收取哪些费用以及分别收多少,在期刊官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

自医学研究与发表 MRP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