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发表中评审意见的应对方法与技能

2024/5/6 16:49:20  阅读:102 发布者: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普遍采取的一种稿件审理机制。从广义上说,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一项知识产品进行评价的活动。目前国内讨论较多的是狭义的同行评议,即作者投稿以后,由刊物主编或纳稿编辑邀请具有专业知识或造诣的学者,评议论文的学术和文字质量,提出意见和判定,主编按评议的结果决定是否适合在本刊发表。

当一篇论文获得修改机会时,作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评审意见,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修改稿?对于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杂志社通常给予30天的修改时间(若作者有合理的延期申请,编辑部会予以延期)。在修改期限内,针对评审意见如何有效回应:

编辑期望审稿人对论文的各个重要方面都进行评估,比如:

方法部分撰写清楚明了;

研究设计合理,方法和分析符合业内标准;

数据质量高、有对照;

结论有据可依。

审稿人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与先前研究的重合之处;

科学进步的程度;

对于本领域的影响;以及

对于未来研究的影响。

编辑会仔细阅读收到的每一份审稿报告。值得注意的是,编辑不数票,而是权衡论点。因此,已提交稿件的未来命运完全掌握在编辑手中。一些作者想知道,如果一篇稿件有两位审稿人持肯定意见,一位持否定意见,编辑凭什么还能拒稿。那可能是因为持否定意见的审稿报告的完整性、专业度和客观性胜过另外两位的。而这应被视作对作者利大于弊。因为这意味着审稿人的意见受到了仔细的考量,最后才达成了编辑决定,这一点对作者是有利的。

编辑决定函

编辑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会给你发送决定函——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失望。如果是前一种情况,编辑会鼓励你根据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在编辑给你发送审稿人意见之前,他们会(希望如此)确保那些意见是公正、客观、有益且清晰的,不会和其他审稿人的意见矛盾。那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编辑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给你发审稿人意见他们只有在认为那些意见有助于你改进稿件的时候,才会发给你。

但是,如果编辑认为你的稿件不适合发表,就会拒稿。拒稿的常见原因包括:

主题与期刊范围不符;

方法不合适或存在缺陷;

缺乏创新或原创性;

研究不完整,只展示了初步发现;或者

伦理问题(比如没有人类被试的知情同意)。

如果被拒,需要了解被拒的原因,以及你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使它达到发表要求。如果编辑没有在拒信里面说清楚,尽管去问他们。大部分编辑都会非常乐意给你一些建议,帮助你,支持你;不过需要记住的一点是,编辑很忙,他们可能不会马上回复你。

关于被拒,我个人可以给出的最好建议是,不要太放心上。他们不是说你是一个糟糕的人或是糟糕的研究者,只是在说你的那项研究不适合在他们的期刊上发表而已。因此,把拒稿当作一次学习经历,学习如何在未来提高发表的成功率。

修改论文

保持良好的心态。假设编辑希望你修改论文后再重新提交,那么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论文摘要

摘要是大多数审稿人看到的第一部分。审稿人首先会收到该期刊的电子邮件,邀请他们考虑评审你的论文。为了决定是否评审你的论文,评审者将会对你的摘要进行阅读。一旦他们接受了评审你的论文,他们才会去看完整的手稿,所以摘要是他们要阅读的第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150-300字的摘要给了审稿人对你论文的第一印象。他们会在你的摘要中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

论文的主题是什么?

论文内容和主题是否相关?

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采用了哪种方法或途径?

作者发现或实现了什么?

本文的主要信息和主要优势是什么?

关于如何编写高质量论文摘要的更多细节,请等待我们下一期文章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摘要

第二步 论文目标

如果你的摘要不够具体,或者审稿人需要更多的细节来完全理解你论文的研究目的,他们会简短的看一下你的引言。但他们不会把整个引言看完,可能只会看最后一段。所以你需要在最后一段中呈现我们论文的目的是……”这样的陈述,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要解决的是哪个研究问题。

在这个阶段,他们首先要判断论文的新颖性和研究意义。想象一下,一个审稿人看了一篇论文,通读过后却发现论文所涉及的问题已经在之前的几篇论文中提到过了。那么,这个审稿人不会认为你的论文可以为这个领域增加任何新的东西,而且可能会认为它的意义不大。

审稿人可能会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

这篇论文要解决的确切研究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什么研究意义?

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为该研究领域做出什么贡献?

因此,一定要在引言的最后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目标,以说服审稿人相信你的论文的新颖性和研究意义。

第三步 论文结论

论文中第三个最有意义的部分是结尾部分,也就是结论部分。结论是论文作者总结从论文结果中所产生的新发现的部分。

审稿人可能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

读者能从这篇论文中学到什么?

与提出的研究目标相关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这篇论文如何引领本研究领域向前进步?

换句话说,审稿人想知道你的论文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如果论文没有信息,没有意义,谁还会有兴趣读它呢?

我们建议始终以清晰的信息来呈现结论,而不仅仅是重复整篇论文。结论可以简短,不需要有惊人的突破,但需要在结尾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

第四步 论文长度

审稿人可能会对你的论文产生兴趣,可能很喜欢你的主题,但也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所以时间是至关重要的。简单地说,一篇长论文要花很长时间去阅读和理解。一篇简短的论文能更快地审阅,而且工作量也更小。

不出意外,审稿人也会看你论文的长度。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读者的利益。长篇稿件需要呈现和传递更有意义的内容,否则会被认为冗长和罗嗦。

写论文的时候,不要把你所做的和发现的一切都写出来。把重点放在真正重要的信息上,并严格遵守期刊的字数限制。

第五步 参考文献

最后要快速查阅的是参考文献部分。绝大部分审稿人这样做不是为了确保他们的作品被引用(尽管有些人可能会喜欢这样)。审稿人通过参考文献来了解你的作品所反映的学术水平,他们想知道你的论文是否在这个领域是最新的。

他们可能会查看参考文献的年代、使用的来源、列出的相关作者或其他能快速告诉他们你的工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指标。

当你写论文时,不要试图用过多的参考资料来打动审稿人——他们可能看不出你论文的意义,期刊也不喜欢太长的参考文献目录,要专注于使用最相关的参考资料。

结论

审稿是审稿人对你的论文逐渐形成专业意见的过程。一些审稿人在这上面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因为大多数审稿人并不一定是为了好玩才去评审论文,而是把控制学术质量作为自己的职责,而且很多审稿人会通过你的论文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上述仅仅是应对评审意见的一些基本方式与策略。实际修改时,需要作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选择。归根到底,要真正解决评阅人的意见与担忧,作者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积累,对评阅人的意见或顾虑做出更为专业、用心的回应。

转自评职称论文发表专著专利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