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要点探析

2023/4/4 15:26:33  阅读:87 发布者: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3,36(1) 徐灵灵, 徐贝贝, 孙伟, .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某三甲医院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以及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关原因分析与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的规范化进行,提高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质量。

方法

通过介绍某三甲医院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分析横向科研项目与纵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要点的不同,从而梳理出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可能的原因,进而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果

基于横向科研项目的特点,与纵向科研项目相比,伦理审查时需重点关注其科学与社会价值、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受试者权益保护以及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目前尚存在项目数量较多,研究价值较高的项目却不是很多、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伦理审查意见未能有效执行等问题。

结论

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制度,多专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立项审批,设置伦理专员,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强化伦理宣传教育,提高研究者的伦理意识,从而充分保护受试者权益,促进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横向科研项目逐渐增多,为确保充分的科学性审查与伦理审查,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促进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根据相关政策制度要求[],以及横向科研项目的特点、伦理审查经验和日常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完善了科研项目伦理审查标准操作规程。本文通过介绍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以及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关原因分析与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提供借鉴。

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

1.1 横向科研项目的科学与社会价值

横向科研项目[]是指医院承接境内外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委托进行的非财政拨款性质的科学研究项目,以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主要分为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委托课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非回顾性研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回顾性研究)、研究生开题课题以及细胞治疗相关试验。纵向科研项目[]是指由各级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或部门代表政府立项的课题,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在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横向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各种研究类型齐驱并进,例如临床数据或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治疗或检查手段的比较及基因治疗等。然而依据医院伦理审查经验发现,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结果较少,研究设计欠佳,研究的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有待提高。因此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过程是关键,研究的科学性与社会价值需准确把关。针对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特点,相比纵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时需重点关注其科学性与社会价值。例如研究内容依据是否充分,研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方案实施细节是否可行(例如研究设计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试验药与对照药外观、颜色、味道等方面差别很大,双盲如何实施),受试者入排标准是否科学,是否公平公正,样本量统计方法是否正确,样本量是否充足,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设定是否合理等。如果前期动物实验过程中疾病造模没有区分轻中重度,研究设计时则受试者人群不能选择中重度类型病人,前期研究结果不足以支撑目前的研究内容,研究依据不充分,科学性与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障。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回顾性研究),例如临床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如不合适,样本量不充足,则研究结果科学性将会受到质疑。针对横向科研项目中的高风险研究,例如细胞治疗、未上市器械前期探索性研究等,其科学性与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伦理审查时需重点审核前期研究结果是否充足,产品安全性检测是否合格,潜在的风险与受益是否恰当,研究项目所涉及的风险是否列明,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是否制定且完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安全监查等内容是否完善,以进一步评估项目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规避风险的发生,充分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因此,应充分围绕受试者风险收益比这一核心理念审查项目的科学性,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

1.2 利益冲突

横向科研项目类型繁多,相比纵向科研项目,与公司或者基金会合作课题较多,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影响随之愈演愈烈。利益冲突是指个人(自然人或法人)在接受委托代表他人做出判断时,其自身利益会干扰他在这个关系中做出合适判断的倾向[]。研究利益冲突的存在,可能导致研究者在研究问题和方法的选择、受试者的招募、数据的解释和发布等方面,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突出试验产品有效的方向努力[]。不仅可能损害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也可能影响研究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针对此类问题,伦理审查时需重点关注课题是否涉及合作公司,研究发起方是医疗机构还是公司,合作公司于课题中承担的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试验产品的营销行为与广告宣传效应,研究者及近亲属是否与临床研究存在经济利益等。伦理审查时需正确识别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并要求研究者主动声明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例如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研究数据的安全监察等,以弱化利益冲突带来的风险,提高项目的可信度与科学性。

1.3 受试者权益保护

随着横向科研项目的日益增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也随之增多,相比纵向科研项目,这类研究多数没有经费支持,如何在保障受试者权益与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中保持平衡,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伦理审查时需关注受试者临床研究中相应的检验检查和药物、药品、器械是否免费、是否给予受试者一定的补偿、如发生与研究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是否可以获得治疗和相应的赔偿。同时随着高风险项目不断增多,伦理审查时需关注是否购买临床试验保险,实施风险最小化措施。相比纵向科研项目,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回顾性研究)的知情同意问题则比较突出,伦理审查时需关注如果利用可识别身份信息的人体材料或者数据进行研究,已无法找到该受试者,且研究项目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利益的,或者生物样本捐献者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所捐献样本及相关信息可用于所有医学研究的,符合知情同意豁免的特殊情况的,需要申请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伦理审查重点为知情同意告知方式以及隐私保护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回顾性研究的期限和需要分析的样本量。如果是对近期的少量病例进行分析,则不符合免除知情同意。如果部分病例涉及对出生缺陷进行研究,需要对家系数据进行分析,伦理审查还应当关注受试者的隐私保护是否合理。如果可以联系到受试者,且受试者已离院,无法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需要申请免除知情同意签字,口头告知受试者研究相关内容,告知过程需详细记录在案,留有音像资料等证明文件,且应有知情同意书见证人的声明及签字,知情同意告知内容需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1.4 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

相比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一旦立项批准开展后,则可能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缺乏临床研究管理部门系统性的监督管理与跟踪管理。然而横向科研项目是我国医学科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与科研产出,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伦理委员会应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伦理审查时应重点关注提醒研究者按时递交研究进展报告、违背报告、修正方案报告与安全性报告等跟踪审查报告,评估项目开展过程中研究者的方案执行力、受试者风险收益是否发生变化、是否依据方案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情况或者安全性事件及时修改方案等,以充分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依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经验和日常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医院完善了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开展科学性审查与伦理审查,严格把关临床研究实施全过程的伦理管理。然而由于横向科研项目类型较复杂,数量较多,研究者伦理审查意识淡薄,伦理审查过程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亟需解决。

2.1 项目数量较多,研究价值较高的项目却不是很多

横向科研项目逐渐增多,尤其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日益增多,然而高水平院企合作项目、优质临床研究与基础-临床研究项目较少,科研产出不高。部分课题研究依据不充分,研究设计欠佳。作者统计了医院20132020年的伦理获批后的横向科研项目200项,35项终止,其中37%的终止原因是不可抗拒力(疫情)32%的终止原因是研究设计实施较困难、17%的终止原因是合作协议签署不成功、9%的终止原因是经费不足、5%的终止原因是其他,包括研究人员资质不足、研究统计结果无意义等。终止的项目不仅浪费了医院资源,也增加了伦理委员会的无效审查。究其原因发现立项过程可能存在把关不到位的问题,包括审核专家专业数量不足、专业不全面、理论知识有限等。

2.2 过程管理不到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2022)[]明确指出要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相比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在职称晋升、科研奖励与绩效考核中处于次要位置,临床研究管理部门以及研究人员对横向科研项目关注度较低,该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中期考核,结题验收等评审,缺乏规范、系统地管理[]。同时针对伦理审查批准的项目,由于临床监查员、学生等研究人员队伍变动频繁、工作衔接不完善,研究者伦理审查意识薄弱[12]等原因,造成研究开展过程中年度跟踪报告、违背方案报告、方案修正、安全性信息报告、结题报告等不能及时递交,过程管理不到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责任主体是医院,如果发生方案违背,发现不及时,一旦发生风险很难界定是否与临床研究相关,更无法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以规避风险的发生。

2.3 伦理审查意见未能有效执行

在部分多中心横向科研项目中,医院为参与单位,本中心的伦理审查意见未能有效执行,多数反馈组长单位伦理审查已通过,如果修改方案则需所有中心重新申请方案修正,然而咨询医院研究者,得知没有收到申办者或者CRO公司关于修改方案的反馈。针对以上情况医院分析得出伦理委员会与研究者、申办者之间存在沟通不及时,传达不到位的问题。希望引起伦理委员会、研究者与申办者的共同关注,重视双方的沟通协调,从项目的科学性与伦理性的角度思考,而不要一味关注项目进度,项目开展前进行充分的科学性审查与伦理审查,可有效促进研究的顺利进行,可有效避免开展过程中方案的反复修改。

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改进建议

3.1 多专家、多角度、全方位立项审批

进一步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制度,如果是通过遴选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委托课题,可直接受理立项。如果为未通过遴选的课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与细胞治疗相关试验,需通过学术委员会的立项审批,包括多名相关专业专家及方法学专家,且均要求为外院专家,同时建议邀请伦理委员会专家参加,从项目的科学性,方法学、伦理学角度全方位进行立项审查。立项阶段加入伦理专家审批,可以从伦理学角度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提高方案的可行度。同时纳入财务审核相关的经费支出,以满足项目开展的需要。横向科研项目获得临床研究管理部门立项批准后,方可申请伦理立项审批。伦理立项审批时如遇不确定因素,可通过会议审查的方式,必要时聘请独立顾问进行审核,提高立项审批质量(立项管理流程见图1)

图片

图片

3.2 设置伦理专员

为进一步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医院可设置科室伦理专员,协助管理本科室的研究者开展的横向科研项目,协助伦理委员会对项目的质量把关与跟踪审查管理。伦理专员选拔要求伦理专员学习伦理审查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审查程序及规范,协助研究者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伦理审查申请。医院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举办伦理专员培训会、邀请伦理专员参与会议审查、伦理绩效考核等,进一步强化伦理专员的伦理意识,使得伦理专员更加了解伦理审查要点,便于与伦理委员会、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协调。目前医院已设置81名科室伦理专员,举办6次伦理专员培训会,组织数次伦理专员参与会议审查,并将伦理专员工作表现纳入年底绩效考核中。伦理专员积极参与,并督促、协助研究者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推动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3.3 加强伦理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的规范化开展,提高研究者的伦理意识,医院应加强伦理宣传教育,包括制定伦理宣传册分发各科室,强化伦理宣教;定期举办伦理相关培训,并纳入研究者开展项目的资质审核范围内;针对开展项目较多科室,医院伦理委员会可组织委员入科室进行针对性培训等。例如医院伦理委员会就研究设计、伦理审查、研究风险规避方案等方面对院内科室进行培训,培训后研究者伦理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普遍反馈接受培训后更加熟悉伦理审查相关内容与制度规范。

小结

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更好地激发横向科研项目的优势,促进医院临床研究的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需不断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管理,研究项目只有进行充分的科学性审查与伦理审查,才能有效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促进医学的健康发展。医院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也是各医疗机构的共性问题,伦理审查中对国家制度把握不准的地方,有待临床研究管理各部门、各医疗机构进一步讨论、分析、汇总、反馈,从而不断完善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制度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创新型、研究型医院建设。

转自:“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