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土地利用】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提高了草地质量,增加了牧民收入

2023/3/28 16:22:06  阅读:133 发布者:

原文信息

   目: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y in China improves grassland quality and increases herdersincome

   者:Hou Lingling, Xia Fang,Chen Qihui, Huang Jikun, He Yong, Nathan Rose& Scott Rozelle

    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间:2021.8.3

一作单位:China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olicy, School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942-8

+

研究背景

草原覆盖全球20-40%的地表面积,提供了全球约30%的肉类,中国约有1800万牧民生活在草原上;但一半以上的草地正面临退化问题。多国为保护自然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均侧重对农田和林地的保护。当前草原缺乏PES项目似乎是一个大的疏漏。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GECP)是一个罕见的以牧民为重点的生态补偿计划。

+

研究结果

GECP实施后,标准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总体草地质量略有改善,但区域间差异较大。采用DID模型和FE模型评估草地生态补偿计划(GECP)对草地质量的影响(1),发现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影响较小。也发现GECP的支付强度对草地质量的显著影响,支付强度每增加1%NDVI增加0.011%,同样反映到生态上影响较小。

自实施以来,GECP已成为牧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a)。以青海和甘肃为例,2017年两省居民人均收入为13136元,2010(项目实施前一年)家庭人均收入为9100元,其中近90%来自牧区,10%来自非牧区。从这一对比可以看出,2017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4000元左右;其中近90%的增量(3660)来自GECP。尽管GECP总体上增加了牧民的收入,但它似乎加剧了现有的收入不平等。2010年至2017年,高收入群体(2a)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了约7300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增加都可以归因于GECP的支付。相比之下,低收入群体(2c)的家庭人均收入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增加了3250元人民币,其中只有约50%(1600元人民币)来自GECP支付。

此外,探讨GECP可能产生异质影响的几个维度(3)。分析得出,道路密度对GECP有显著影响。密集的道路网络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准入,允许牧民出售牲畜,购买补充饲料,并在非畜牧部门工作。将草地质量分成高中低三组,发现在GECP实施之前,草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县的生态改善最大。低质量县NDVI增加了3.5%,中等县增加了5.5%,高等县增加了2.6%,说明GECP对中度退化草地的保护和改善比濒危草地更有效。同时也发现,除草甸为主的县外,所有县(包括以草地为主、荒漠为主、灌丛为主、草本为主的县)的草地质量均有所提高。

+

编者按

本研究试图根据GECP计划的既定目标对其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GECP仅轻微改善了草地质量,显著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加剧了牧民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在未来,该项政策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项目对草地质量和牧民生计的影响。

转自:“西农RE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