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霸有话说
今天聊一聊考研复试这个话题:复试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你上不了岸,真的以为是自己考的不行吗?
1
我们先来看看,复试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简单来说,导师肯定是喜欢有学术潜力或者研究能力的学生啦!有同学会冷笑两声,这还用你说吗?我早就知道了,然后巴拉巴拉说一通,学生要怎么跟着老师做课题,怎么帮老师做项目。
但我想说的是:既然大家都知道,那么你为啥么有表现出来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每年考新闻传播学的考生乌泱泱数不清,有多少真的最后走上学术道路了?
老师们也希望自己每年带的学生恨不得比自己还强。但现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可能80%的学生,写篇论文连句话都说通顺,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对,连基本格式都搞得昏天黑地。
你得承认,人家清北人师招到的学生真的是好学生有能力有潜力。但恐怕除了那么顶尖的十来所新闻传播学院之外,大部分学校招到的大部分研究生,也不过如此罢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有人心里不舒服,要抬杠。别抬杠,抬杠你就输了。
你会跟我抬杠,你也会跟你自己本科院校的老师抬杠,你会跟本科老师抬杠,你也会跟研究生老师抬杠。
抬杠,是一种典型的不成熟、低情商的表现。
所以,复试的老师会喜欢你?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大多数老师喜欢的未必是高智商的学生(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或许在情景剧中很受欢迎,你把他拉到现实生活中来,他不知道被打死多少次了),但绝大多数老师一定喜欢高情商的学生。
短期来看,导师觉得你入学这两三年能够做一个靠谱的学生。长期来看,导师觉得你毕了业后劲足有职业发展前景,毕业五年十年之后还能跟导师联系联系。就不错了!
夫复何求?
2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复试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表现出很靠谱同时做事情也的确很靠谱,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能力!完全没有!
有个朋友吐槽过一个学生,就是因为这个吐槽,差点让这个学生没有过面试这一关。
朋友说这个学生哪都好,成绩好,长相好,家境也好,但就是人太聪明了,她用的到你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自己的老师,她用不到你的时候,在校园里走对面都会装作看不见或者不认识的样子。
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而听者当中就有一个她要面试的学校的老师。这位老师犹豫再三最后没有发表任何不利于那位学生的言论。
还有一位考生,他的本科老师跟他要报考的学校的老师,关系非常好。这些信息他都清楚得很,所以他跟自己的老师走得很近,他的目的也很明确,我希望能够获得更一手的有关于这个学校的新鲜资讯以更利于自己备考。
当然,谁都不会冒着自己职位不保的风险泄题给他,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听说过不下十来起高校考研舞弊案了,跟他讲的很多信息也都是全院乃至在网上能够搜罗到的材料。很幸运的是,这个学生最后考上了。
或许这两位老师提供的信息有价值,也或许没价值。但令人不解的是,考上之后这位学生连一句谢谢都没跟两位老师说一声。
我有时候觉得,老师这个职业的人,真的挺“卑微”的,舍得为自己的学生去求别人,但到最后学生逢年过节也未必给你发一条微信说声节日祝福。
3
当然有那些别有所图才帮学生的老师,比如这两天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某开大学的导师,录取之前先要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这是呵呵了。但这样的老师绝对是极少的败类。
大多数的老师,你以为他图你啥,真是错了!
你以为他希望你跟着他做做课题写写论文,但说实在话,他给你改东西的那个时间,都够他自己写出两倍内容的时间了。
这个年头,还真的愿意看你写的烂东西的人,除了你的爸妈你的男女朋友,可能只有你的导师了。
学硕还勉勉强强能给导师分担一点科研压力,这个必须承认。但大部分的专硕,你不给导师添麻烦,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你说学院的所有老师招你进来干吗呢?你还抬杠。他们何苦请一个天天聪明得不行的爷爷来供在那里,还动不动学院这不行,老师那不好,还动不动举报,还动不动跳楼。
老师们也很忙,所以,如果非要给复试招学生定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甚至低得都不好意思,那就是——靠谱就行!
而靠谱的人,往往不是聪明人,不是智商高到249的人。
就像是当年菩提祖师跟孙悟空说的,“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师父说出来就行了,从今往后不准你说是我的徒弟,我也不再见你。”
当然了,日后惹出祸好歹他已经毕业了,导师担心的是你在读研的这两三年里惹出祸来,而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所谓的聪明人更容易给老师、学院、学校惹出祸来。他太聪明了,聪明到他觉得谁都有可能在骗他。
4
事实上,多年的经验告诉面试的老师们,那些看上去很聪明的学生,往往都是小聪明。那些把精明写在脸上的学生,往往会做很多的傻事。
而这年头,踏踏实实,做事靠谱,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你也不要觉得自己能的不行,为啥老师不要我?
能不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我听说过一个考生,初试的时候分数是第一名,复试之后老师们一致把她排在了最后一名。甚至都没有商量,不约而同的。
为啥呢?她回答问题不比别的考生差,差就差在她给人的印象上了,她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他是一个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样的人未必不好,但作为老师,他们总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是那种敦厚笃定的人,是那种眼里有光的人,是那种现在靠谱、未来靠谱、永远都靠谱的人。
复试,未必你把所有的聪明都写在脸上,但一定要把靠谱的气质从全身散发出来!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