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生态兴则文明兴——评姚婷《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2023/3/1 10:30:45 阅读:134 发布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
——评姚婷《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作者:刘社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其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在党章中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内容,2018年3月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均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1
一头连着减污
一头连着降碳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固体废物作为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利用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在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良好成就。但是受工业固体废物新老问题叠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约33亿吨呈逐年增长态势,历年堆存工业固体废物总量超过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已成为阻碍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
正是由于固体资源废物利用的重要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大宗固体废物年利用量要达到40亿吨左右,2030年要达到45亿吨左右。《“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也提出,“十四五”末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20年4月29日第二次修订发布。2021年4月到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充分以法治理念推进固体资源废物利用。
虽然国家在推进固体资源废物利用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为实现“十四五”期间推进固体资源废物利用的目标,仍存在较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影响固体资源废物利用的障碍,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措施。姚婷博士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就是这样一部著作。
2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姚婷 著
该专著立足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治理现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在考察固体废物治理发展历史变迁的基础上,重点深入研究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过程中各方主体博弈的制度安排、政策工具使用以及规制效率等问题,并通过参考借鉴国外有关经验与启示,重点从政策工具运用与制度构建视角为下一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具体而言,作者首先运用多种理论工具,厘清了工业固体废物的属性。先知其源而后解其结。对工业固体废物属性溯源、分析定位是决定治理路径和治理成效的关键所在。专著深入挖掘了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的双重属性及其外部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两种属性间的转化机制,进而为政策和法律的健全完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从制度供给层面以政策工具为切入点,考察了现有制度框架下政策工具的使用状况,针对当前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存在的难点与痛点问题,以政策工具精准供给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再次,该专著具备鲜明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在法律经济学视角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方法,将法学中的政策法律作为变量引入效率测度,在创新研究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结论的可靠程度,通过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规制效率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提升规制效率的路径。
综观全书,作者在写作行文之间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厚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正是如此作者方能投入巨大的精力与热忱投入研究。而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保持了足够的清醒,特别强调指出为解决固体废物问题是诸种博弈主体竭诚合作的结果,而不是仅依靠某个主体。正如作者如言,政府对企业的补偿力度要适中,力度不足不可,但过犹不及,过度补偿并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通过多种资源化利用奖励、降低资源化利用成本等积极实现最优决策,是诸博弈主体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总体而言,该专著对于推进固体工业废物资源化的有效利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实现“生态兴则文明兴”,无疑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以上文章原刊载于
《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2期
转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