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综述玉米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23/2/28 13:58:30 阅读:16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The Crop Journal ,作者编辑部
全球有近10亿公顷盐碱地,近1/4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与此同时,在气候变化、极端气候频发、不合理耕作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农业主产区的耕地盐渍化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盐胁迫是制约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系统研究玉米耐盐的分子遗传机制、培育耐盐碱玉米品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deciphering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 in maize”的综述,全面总结了玉米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耐盐玉米生物育种的前景和亟需的理论支撑。
该文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梳理了提高玉米耐盐性的策略(图1);(2)从Na+吸收、转运调控、渗透胁迫适应、K+和Cl-稳态维持、氧化胁迫抗性等方面总结了玉米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图2和图4);(3)归纳整理了在耐盐玉米品种培育中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图3);(4)展望了耐盐玉米生物育种的前景和亟需的理论支撑。
作者和基金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曹一博博士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周雪雁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曹一博博士和中国农业大学蒋才富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宋慧芳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张鸣也参与了相关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555,32001447,U2106229)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T140060,2020M670537)资助。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