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武汉大学胥国勇课题组揭示翻译调控植物免疫新机制

2023/2/28 13:57:56  阅读:218 发布者: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免疫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和抗性维持平衡。不受控制的表达会直接损害植物的生长发育,我们称之为自免疫autoimmunity,这一现象在人类中同样广泛存在【1,2】。最近的研究表明转录调控对免疫基因的调控是必须的,但不总是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一个翻译调控元件uORF,可以使免疫基因在翻译层面上得到进一步控制【3,4】。植物在遭遇病原菌入侵时,植物细胞中多个分子层面发生重编程和调整以应对病原体的入侵。细胞面临大量免疫转录组快速流入翻译池中,有效的免疫应答要求细胞在全局水平上调控免疫基因的翻译效率。寻找和鉴定植物免疫过程中的全局翻译重编程因子,将解析翻译调控在免疫应答方面的生理意义。

2023216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洪山实验室胥国勇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Plant HEM1 specifies a condensation domain to control immune gene transl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翻译调控植物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鉴定到调控Actin聚合的关键成员HEM1(或NAP1)作为翻译调控的关键因子。进一步通过改良的ribosome footprinting技术证实HEM1限制免疫基因的过度翻译。这一功能独立于传统认识,即HEM1通过WAVE复合体调节Actin的通路,表明HEM1通过其他途径调控翻译。进一步研究发现HEM1与大量的翻译因子互作形成condensates(团聚体),且依赖于植物特有的团聚体结构域LCD。体内体外生化实验证明了HEM1是一个相变蛋白,其通过植物特有的LCD响应免疫信号的刺激。通过开发的CRISPR-walking技术步移敲除HEM1基因C端序列,发现只有精确敲除LCD的突变体不影响植物Actin相关的发育表型,但呈现出与完全缺失突变体hem1相近的翻译调控和免疫反应表型。

综上,在植物ETI免疫中,HEM1通过植物特有的LCD结构域与大量翻译因子互作形成团聚体,这种形成团聚体的机制在植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6,7,8】。HEM1团聚体的形成有效抑制了免疫基因的过度翻译,从而在tissue healthresistance之间进行权衡,以防止植物免疫过度激活引起的组织损伤(tissue damage)。

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周雨露、牛瑞霞和唐枝娟为本文第一作者,胥国勇教授为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杨红春教授、荷兰莱顿大学丁平涛教授参与了该项工作。杜克大学董欣年教授和武汉大学彭雄波教授提供了实验材料。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洪山实验室以及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提供经费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3-01355-7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