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343——网络传播下国际传播新特点

2023/6/25 11:41:41  阅读:88 发布者:

信息交流不平衡的扩大

长期以来,国际信息传播始终处于不平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操纵了国际信息流通,而其他不发达和欠发达的国家则只能被动接受流入的信息以及被扭曲了的报道。

媒介格局整体变迁,传统国际传播秩序面临挑战: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核心所建构的世界舆论格局。

传统媒体时代,西方国家凭借强大资本和媒介资源,通过全球媒体和跨国媒介集团控制着国际舆论场,又通过产业和政策壁垒对其他国家媒体的落地进行限制。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开辟了新的空间,网络传播为打破既有的国际传播秩序提供了机遇。尽管“西强东弱”的格局难以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传播环境带来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培育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势在必行。

从更深层面来看,以技术为驱动的媒介融合恰好与世界政治经济权力转型的过程形成耦合,由此加深了当前国际传播媒体格局重构过程的复杂性。

文化冲突日益加剧,网络传播在促进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的同时带来了全球范围的文化冲突。

因特网使全世界的国家和民族空前接近,网络空间信息流动的自由使民族文化发生剧烈碰撞,不同的性质的文化交流时也就产生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文化冲撞。

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 掌握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传播环境深度重构:

首先,传播渠道的泛化带来媒介接触时间、场景的碎片化。无处不在的媒介接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交织在一起,随时产生着“在场”影响,持续不断地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其次,媒介融合带来了媒介系统开放性的增加,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国际传播相关信息生产、话题建构和公共决策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国界限制,提高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增加了对舆论走向把握和控制的难度。

最后,技术竞争更加激烈。融媒体时代的媒介系统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传播平台和工作平台。

价值期待更加多元:

界限消弭”是媒介融合的特征之一,例如媒介形态的融合、传媒与通信行业的融合等。

事实上,媒介融合也使得国际传播与国家信息安全、外交等重要工作的关系更加紧密,国家和公众也因此对国际传播工作有了更加多元的价值期待。一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二是国家外交需求。三是人文交流功能。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