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发布《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303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函》),回应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唐文红代表提出关于组建广西林业大学的建议。
该《函》中提到:我局认为组建广西林业大学的建议是可行的且十分有必要的;唐文红代表关于依托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林科院桂北分院、桂林林科所、茶科所、特色作物所等优势科研资源,重新组建成广西林业大学的建议是可以考虑的。
近些年,高校合并动作频频。
引人注目的是,高校合并已不仅仅是院校之间的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牵手合并的例子已越来越多。
高校牵手科研院所,一轮新型合并潮来了!
谈到高校与科研院所牵的“牵手”,不得不提到山东省。该省的合并案例已有数个,可以说是推动科研院所与高校资源整合力度最大的省份。
2016年4月份,山东省印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按照学科分类,整合省属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科研资源,集聚资源优势,形成发展合力,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2016年选择2所学科特点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所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据同年11月25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吹风会消息,山东省第一家科研院所并入高等院校的试点完成,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
此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同样整建制并入青岛科技大学;撤销原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的建制,其编制、人员、资产债权债务整体划入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不仅仅是山东省,近些年来,山西、浙江、江苏、河北等多个省份,均提出整合省内高教资源,把一些大学与科研院所合并,成立新大学。
合并,向一流大学迈进!
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并,结果如何?
从已完成的合并案例来看,两者合并已成为各省提升区域内高教资源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可使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发生跨越式变化。
“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有利于整合双方科技资源与技术资质,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叠加,优势互补。”时任山东省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处处长的郑耀武表示。
整合后的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则被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从教育部网站公示的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来看,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已通过审核,拟获批准。这成为该校发展历程中的一大里程碑式跨越。
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019年正式合并组建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2020年时已顺利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实现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化工研究院并入青岛科技大学后,双方将在产学研融合、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研究生培养、一流学科培育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助力青岛科技大学的“双一流”建设。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并,实现了两者发展的双赢。科研院所能为高校的综合实力、科研力量助力,高校则能为科研院所的生存发展提供支持。
合并潮,还在持续进行中!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并潮流,必将持续。
“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到。
同年5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推进资源整合和合作帮扶,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
一些高职院校也在筹划与科研院所的牵手。
2022年11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托管了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这被视为是其即将合并的前奏。
该举既是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医学教育发展,也是助力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学校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显著的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赋能。
不过需指出的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并,并非易事。
2022年5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加快新余学院合并升格江西工业大学建设步伐”,建议将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新余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公立科研院校合并升格为江西工业大学。
对此江西省教育厅回复,“合并升格‘江西工业大学’并未申报纳入‘十四五’院校设置规划,相关部门无法受理”,且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新余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公立科研院校合并升格为“江西工业大学”暂不符合相关工作要求。
只有合理的合并,才能有效配置高教资源,推动高校实力的飞跃提升。愿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并能顺利推行,合作过程之中能够趋利避害。我们拭目以待更多新大学的到来!
转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