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留鸟在冬季生活在哪里?| Movement Ecology
2023/4/18 15:56:33 阅读:100 发布者:
发表期刊:Movement Ecology
论文标题:猎物可得性对非繁殖期留鸟猛禽的栖息地选择产生影响(Influence of prey availability on habitat selection during the non-breeding period in a resident bird of prey)
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Roman Bühler
DOI:10.1186/s40462-023-00376-3
发表日期:2023年3月7日
背景
对温带地区的留鸟猛禽而言,寒冷的非繁殖期对其生存和生殖具有重要影响,这对种群动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非繁殖期应得到与其他年度生命周期相同的关注。在集约化农业地区,由于割草、收获和耕种等农业实践,猛禽频繁面临不可预测的栖息地迅速变化。这种动态变化可能会影响猎物的分布和可得性,甚至可能导致捕食者在整个年度周期内栖息地选择的变化。
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量化了在全年周期内不同栖息地的仓鸮的猎物可得性,使用GPS数据量化了仓鸮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间活动范围和位置,评估了与非繁殖期内猎物可得性相关的栖息地选择,以及讨论了非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与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之间的差异。
结果
与繁殖期相比,非繁殖期猎物分布更为分散,导致在非繁殖期间,仓鸮会选择靠近草地的栖息地。仓鸮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活动范围相似,但活动位置有所移动,尤其是在雌性仓鸮中更为明显。猎物可得性的变化导致非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主要朝向草地。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在集约化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和未被破坏的田间地带的重要性。
结论
本研究发现,栖息地类别中不同的猎物可得性可导致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间捕食者栖息地偏好的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集约化农业景观中维持和增强结构多样性的重要性,以有效保护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的猛禽。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