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op Journal | 南通大学揭示同源多倍体甘蔗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规律
2023/4/12 10:01:14 阅读:13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The Crop Journal
多倍体植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包括小麦、棉花在内的众多农作物均为多倍体物种。多倍体根据演化方式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两类。以往认为异源多倍体具有更好的进化优势,存在更为广泛。但最近研究显示,同源多倍体具有与异源多倍体相当的进化优势,且在植物中普遍存在。以往对同源多倍体的演化进程关注较少,其演化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近日,南通大学联合波兰Silesia大学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meiotic chromosome behavior in the autopolyploid Saccharum spontaneum reveals preferential chromosome pairing without distinct DNA sequence variation”的研究论文。作者借助高通量寡核苷酸(oligo)合成技术开发同源多倍体甘蔗染色体涂染探针,并采用oligo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oligo-FISH)对同源四倍体、八倍体及十倍体甘蔗染色体减数分裂各时期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研究发现,不同倍性甘蔗减数分裂I染色体均呈现稳定的二价体配对(图1)。有趣的是,多个同源染色体中长度相似的染色体总是倾向于联会配对在一起(图1)。序列分析显示,不同的同源染色体拷贝间并不存在明显的DNA序列差异。这一结果暗示,甘蔗中存在未知的不依赖于DNA差异的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稳定配对机制。这一工作为同源多倍体物种染色体稳定遗传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新线索,对作物同源多倍体化育种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和基金项目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鑫,福建农林大学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孟状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南通大学王凯教授和波兰Silesia大学Robert Hasterok教授为共同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南通大学引进人才计划项目(0308307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0863)资助。
本文转载自The Crop Journal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